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2014-04-17 08:17■王
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口算笔者家长

■王 倩

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王 倩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口算又是贯穿一年级数学教学始终的重中之重。所以,口算教学在小学阶段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口算。由此可见,如果一年级能培养起学生较强的口算能力,将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发现问题

参加工作以来,笔者一直任教小学中段数学的教学。在教学中年级学生时,笔者深刻体会到,在低年级能打下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多么重要。它就像盖高楼,计算教学是高楼的地基部分之一,如果地基能夯实,高楼就会盖得既结实又迅速。

虽知道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一直没有机会实际体验过。直到去年任教了一年级数学,才真正体会到低年级口算训练的任重道远。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口算上。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了很多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口算速度慢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口算方法掌握不熟练,或者说根本没有掌握有效的口算方法。例如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口算20以内加减法时,没有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的学生还是用最原始的数手指头的方法,这就导致学生口算的速度总提不上去。

易出错 原因有两个,一是有不良的口算习惯,如看错数字或符号、脑子里算出得数可落笔却成了另一个数。二是一年级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分心,这样就容易扰乱思路而算错得数。

问题成因

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教师在口算教学的课堂上,方式方法太死板,缺乏灵活性,没有设计操作环节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参与到理解口算算理的过程中去,导致学生机械记忆、思维僵化,只会盲目接受,不会思考和质疑。二是一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往往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想的不能很好的统一。然而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能够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育和年龄特点进行教学,练习形式单一化,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疲于埋头做题,所以看错数或符号。三是家长经常反应学生做题的时候“粗心大意”:自己做错后,经过家长或老师的提醒就能改对。其实这些现象不能单纯的归过于粗心,其实这些都是缺乏老师的鼓励、奖励或是学习自信心的培养的表现。

培养方法

课堂上理解和掌握算理,提高口算质量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笔者的主要途径是先让学生理解算理,这是重中之重。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9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解决的方法。有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先摆12根小棒,再拿掉9根;有的在摆小棒时发现:12根小棒可以摆成10根和2根,这样用10根小棒去减9,就好算多了。教师这时适时点出,其实这种办法就是“破十法”。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我先想9+3=12,所以12-9=3”。通过说算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在这时,笔者再适时地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来,一起讨论哪种方法能快速口算,就是将算法最优化。就这样,学生充分理解了20以内口算的算理,并自己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算法,经过巩固练习后就能提高速度和对题率。

课下进行“车轮式滚动训练法”,提高口算速度 在学生理解算理之后,接下来该培养的就是口算速度了。数学课上的时间有限,笔者就发动家长配合自己一起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了能让家长有目标和高效的进行训练,笔者设计了“车轮式滚动训练法”,即每周为一个训练周期,每个周期15道统一的口算题,家长根据笔者在每期出好的口算题,制作成口算卡,每天在家里进行口算练习。练习的形式为家长出示口算卡,学生读题口算,练习的次数定在每天3次以上。在每个训练周期的最后一天,笔者会进行检查,检查的题目和本周训练的口算题目一致。检查要求是口算又快又对即为通过。家长们在笔者的详细解释和发动下,都很支持笔者的这项训练。每周期的“过关检查”后,笔者都会向家长公布检查结果和奖励过关的学生,家长们看到了努力的成果,更加积极支持笔者的工作了。这样几轮下来,班上93.8%的学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了一大截。

评价方式多样,提高学生积极性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基于这一想法,笔者制定多种形式的评价制度。如针对“车轮式滚动训练法”,笔者会用自制的“学习币”奖励每位过关的学生,学生可以积攒学习币,用来换取“喜报”和各种奖品;班内还定期举行口算大赛,选举“口算小明星” “口算进步之星”等各种奖项;在学期末,笔者还会选出“最佳家长”来鼓励家长们对学生学习的关心和对教师工作的支持。这些奖项在班里掀起了一股口算高潮,激起了学生们的口算欲望,带给他们口算的自信,让他们的口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都说一年级教师很累,很费心。累在一年级是夯实学生能力基础的时候,费心在培养这些能力的时候,需要教师用心去思考各种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虽然笔者的这些方法还不够成熟,但是笔者会继续努力,带领学生们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和自信地走在数学的大道上,越行越远……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杨庄小学)

猜你喜欢
口算笔者家长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老师,别走……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