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协同医疗服务费用结算方式研究

2014-04-18 08:59黄应斌徐红霞王涤非闫凯平
中国医院 2014年12期
关键词:计费一卡通远程

■黄应斌 徐红霞 王涤非 闫凯平

远程协同医疗服务费用结算方式研究

■黄应斌①徐红霞①王涤非①闫凯平①

301一卡通 医院付费系统 远程医疗

远程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是一种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它主要通过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跨越空间的限制,远距离地实施医疗、保健、教学和医学信息服务。根据远程医学服务产品特性和军地医院协同需求,利用301模式就医一卡通系统平台,以银行卡为媒介,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系统强大的服务网络和功能,就远程医学运行中所涉及的各种费用结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Author’s address:Hospital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Medical Affai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NO. 28, Fux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853, PRC

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入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将在医疗、保健、咨询、教学、新技术交流、院际间合作、社区服务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远程医学所涉及的费用管理因种种原因未得到妥善解决,特别是远程会诊实时结算无法实现,导致医疗资源付出未能得到及时回报,如医生劳务费用和系统运行费用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使远程医学难以走向良性运行,确保其健康和长远发展。

1 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设计

远程医疗服务是借助远程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远距离疾病诊断、治疗和健康护理等多种医学功能及活动的医疗模式。为了高效、准确地核算、清分远程医疗服务费用的各项标准和收入,就远程医学服务产品特性和军地医院协同需求,结合301模式就医一卡通系统结算理念,提出远程医疗服务费用清算系统(简称“费用清算系统”)设计方案。

图1 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基本结构

1.1 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服务需求

随着患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级医院之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型医院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提供面向军地医院的跨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及时解决边远地区及社区患者就医难问题,可满足患者就近享受全国范围内高端同质的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并可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患者之间的共赢。

1.2 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设计目标

远程医疗费用结算服务平台在军地跨区域协同服务平台中,主要定位于后台计费、清分结算服务,并提供前端的查询、对账、结算划拨等服务。计费系统和计费分系统依照“统一服务、分级管理”的思路,管理各自范围内的计费规则、提供计费服务、完成资金结算。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基本结构如图1。

图2 基于中心平台本级医疗服务的计费处理总体流程

1.3 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基本内容

1.3.1 核算主体。费用清算系统核算主体主要包括申请方、接诊方以及第三方运营公司。申请方是指提交远程服务请求的个人或医疗机构;接诊方是指经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确认,具备相关医疗和会诊资质的医疗机构;第三方运营公司是指负责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整体网络建设,提供相关信息技术支持,并为平台正常运营提供资金保证的第三方公司。

1.3.2 主要流程。由于协同医疗服务平台有中心和分中心两个层次,所以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具体流程有所区别。基于中心平台本级医疗服务的计费处理总体流程如图2。

(1)资格申请与审验。构建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的跨区域协同是双向受益模式,所有参与的会员医疗机构同时享受申请和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权利。因此,加入该平台的会员医疗机构,需要进行会员资格申请,并对其资质进行严格审验,方可以参与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授权的相关医疗活动。

(2)保证金制度的设立、使用与管理。当前,为保证远程医疗服务结算的安全、高效、便捷,在财务处主账户下设立远程医疗服务相关科目进行相关费用核算使用,便于远程医疗服务收入核算与各核算主体分成,并建立保证金制度。即会员医疗机构按照约定,预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且该保证金可作为信用周转金使用,在发生远程医疗服务业务时,按周核算各项医疗收入,由保证金账户总额进行垫付给各核算主体。这仅是一种付费模式,随着远程医疗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借鉴301模式就医一卡通清算模式,可以直接刷卡结算并分成,同时做到各协作方和患者等即时结算。

(3)申请方提交会诊申请,确认收入。会员医疗机构需要进行远程医疗服务时,需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填写会诊申请单,注明相关信息及项目,填写上传患者病历、会诊资料等健康电子档案,经接诊方会诊确认后,费用清算系统按照约定比例分成,对各核算主体的相应会诊项目自动进行科目核算记账。

(4)核算与结算。接诊方提供会诊服务,每周进行核算,按月汇总对账,进行清算。保障各医疗机构及参与医务人员的权益,建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长效机制,促进远程医疗平稳较快发展。

2 协同医疗技术实施方案

2.1 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的技术难点

上述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在当前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如下:(1)301模式就医一卡通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系统,首先要解决付费标准和接口问题。远程医学运行方式决定付费方式。首先将各种远程运行方式进行标准化处理,测算成本量,再制定付费标准和付费方式。(2)能够将卫星通信渠道、有线网络渠道、无线网络渠道和银行专线系统整合,并形成统一的付费标准、统一技术接口,最后形成统一的结算平台是保证该项技术顺利投入使用的关键点。

2.2 技术方案和创新点

2.2.1 技术方案。远程付费账务处理系统主要是以301模式就医一卡通系统平台为基础,制定远程医学各种服务产品功能定位及相关远程医学服务产品付费方式的接口,进行其读取设备研发。通过对HIS系统程序进行升级优化,将301模式就医一卡通的3种付费方式整合为一个平台,形成便捷、精准、安全的付费系统,在医院、患者和金融系统进行自动账务处理。技术方案见图3。

图3 远程付费账务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2.2.2 创新点。(1)以301模式就医一卡通为平台,将银行金融服务系统、有线网络付费系统、无线网络付费系统三者结合,创建全新的远程协同医疗费用结算服务系统。(2)为患者和公众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即预付费制、前置付费制、和即时付费制等,保证付费现金流的快速、精准和安全。(3)创建了远程医学服务产品付费管理模式、标准付费方式和服务费用计算公式和标准。对各种远程服务的收费项目、费用标准、付费模式、利益分配模式和不同患者类型收费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制定标准化执行方案,经不断优化完善,努力成为行业或国家标准。

3 预期成果及业务功能

3.1 预期成果

3.1.1 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远程医学技术和服务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以301模式就医一卡通付费账务管理系统为基础开发应用软件。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银行金融专线、有线网络专线和无线网络专线等在内的远程医学产品标准付费方式。只要有远程医学服务网络,就可以得到复制应用,使其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2 可推广性强。以卫生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搭建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区域医疗服务共享平台,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以解放军总医院作为示范基地,带动国内3600多个相关协作单位,在系统试运行后进一步检验、完善,在确保便捷、通畅、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向国内其它地区推广,大大推动数字化医院建设、电子病历推广应用、IC卡、物联网等医疗信息化工程。

3.2 业务功能

3.2.1 服务购买。协同医疗服务系统设计的计费规则由运营方根据实际经营需求,可以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资源,组合不同的收费方式,计费规则模块提供给运营方一个灵活设置计费规则的功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由发起端医疗机构直接收取患者费用,并开具当地医疗机构结算票据。有关患者医保费用支付政策,按医疗机构所在地相关政策执行。(2)根据合作协议规定,发起端将所收会诊收入扣除自己留存比例后,按月核对帐务无误后,将剩余款项支付给第三方。(3)资金结算时,第三方接收到发起端支付的款项后,根据每月远程医疗执行情况及合作协议规定,扣除第三方留存比例后,财会人员将余款由平台保证金账户按月汇入接收端医疗机构的指定帐户,服务提供方向第三方公司开具发票。

3.2.2 资金预缴。计费系统面向中心业务平台,提供预授权和实时扣费方式的收费业务。中心平台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调用不同的收费模式,完成扣费动作。

(1)预授权。预授权操作采用先记录后确认方式,其基本流程如图4。整个记账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在用户申请服务时,首先进行记账预处理,用户服务完成时,中心平台进行实际记账操作,并根据清分规则进行账务清分。结算时,根据清分结果和结算周期完成资金统计和账务划拨。已经预授权而未确认交易,不参与交易结算。

(2)实时扣费。即实时记账的账务操作,基本流程如图5。由中心平台向计费系统发起记账请求,计费系统实时进行记账操作,并根据清分规则进行账务清分。收费业务目前支持先使用后结算,即服务申请方先使用服务,计费系统记录消费流水,日终时根据消费流水对账、结算。结算时,根据清分结果进行资金统计,参考结算周期完成汇总及账务划拨。

图4 预授权操作基本流程

图5 实时扣费基本流程

3.3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3.1 系统运营复合型管理人才缺失。远程医疗和付费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技术复杂 、多层级多学科人才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医疗服务系统。在目前运营实践中,常常把科研开发、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混为一谈,存在管理层级定位不准、分工欠明确和责任不清等问题。该系统正常运行至少需要3方面人才,一是远程医学项目设计与研发团队,二是市场营销管理团队,三是高级管理团队。只有这3方面工作团队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动作高效才能支撑这一平台正常运行。

3.3.2 医疗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当前远程医疗服务中有以下方面需要努力在短期内实现突破:一是远程医疗服务项目标准化,二是收费项目标准化,三是结算与付费方式标准。以上3方面下一步研究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实现远程医学服务长期目标的决定性条件。

[1] 陈力,杨雅各.门诊"银医一卡通"项目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9,4(2):70-72.

[2] 鲍应麟,张红卫.基于门诊电子病历充值式一卡通的软件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07,11(2):46-48.

[3] 张英时,钰淇.以市民卡为基础的医院“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0,5(9):68-70.

[4] 刘仁富.福建:13家省属医院就诊一卡通[J].健康大视野,2010,7(16):21-21.

[5] 李创.深圳:“居民健康卡”就医“一卡通”[J].中国卫生,2011(1):32-32.

[6] 黄春红.“医卡通”的应用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9,9(17):171-172.

Research on payment method for telemedicine medical service

HUANG Yingbin, XU Hongxia, WANG Difei, YAN Kaiping// Chinese Hospitals. -2014,18(12):8-10

one card pass developed by 301 hospital, hospital payment system, telemedicine

Telemedicine is a new type of medical service pattern that combines modern medicine, computer science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mainly uses tele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breakthrough the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 so that to carry out remote medical treatment, healthcare, teaching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lemedicine service product and needs of healthcare collaboration between hospitals, using convenience medical card platform developed and managed by 301 hospital and full playing the medium role of bank, payment related problems of telemedicine are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d.

2014-09-29](责任编辑 王远美)

解放军总后勤部2012年度卫勤理论研究计划课题(12WQZ17);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11kmm48)

①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医院管理研究所,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徐红霞: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挂号收费科主任

E-mail:xuhongxia301@sohu.com

猜你喜欢
计费一卡通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5G网络独立组网中融合计费方案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高速公路计费系统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远程诈骗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一卡通为新农合基金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