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体育竞赛表演与城市经营发展问题研究

2014-04-18 10:33王超
价值工程 2014年25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陕北体育

王超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安710062)

0 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城市经营被认为是盘活城市资产的现实选择。在城市经营中,需要有社会其他方面的积极参与。体育竞赛表演已在很多城市发展比较成熟,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体育竞赛表演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城市乃至国家民族的文化,为文化的保护、推进、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体育竞赛表演不仅能够反映当地、当时的文化和历史,更够反映人们的精神风貌。陕西陕北地区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下辖25个县、区。国土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耕地约2000万亩,人口约526万[1],其文化、经济发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如陕北文化和延安精神,榆林市被誉为中国的“能源城”。由于体育竞赛表演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的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为了打造陕北城市品牌,推动文化、经济进一步发展,对陕北体育竞赛表演与城市经营发展进行思考。

1 陕北城市经营的文化现状

1.1 文化的共存——陕北古代与现代文化特征

①古代陕北文化。陕北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中心。黄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陕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曾经匈奴、突厥、鲜卑、蒙、羌、汉各族等在这里大融合;中原、江南和西域乃至阿拉伯、印度的文化在此会聚,形成了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陕北文化。陕北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三极之一。陕北民歌、塞外的诗词总量令世人惊叹。更有陕北秧歌、榆林小曲、陕北道情以及唢呐、腰鼓、皮影、二人台、跑驴等;剪纸、麻绣、薰画、布堆画、石版画等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

②现代陕北文化。陕北文化在中华主体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把陕北文化推向巅峰时期,鲁艺和陕北民间文化的结合,产生了《东方红》《王贵与李香香》《南泥湾》《绣金匾》《兄妹开荒》等一批史诗性作品。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新文艺运动的中心,陕北文化成为中华先进民族文化的代表。改革开放初期,榆林民间艺术团在欧洲十多个国家演出,引起轰动,被媒体评为“一股西北高原风”。在现代陕北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挂红灯》《走进延安》《山歌情》《米脂婆姨绥德汉》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甚至有的赴京参加迎奥运演出,而且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2 文化的创新——溶“古”携“今”的城市经营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可理解为:将创意融合于文化元素,通过科技和智力创造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进而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这是一种文化、科技与经济互相渗透、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是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交互发展的结果[2]。随着陕北经济的快速发展,陕北的体育竞技表演也快速发展,安塞腰鼓走出了陕北,走向全国,以一种新的形势在全国快速发展,带着黄土高原的厚重文化和泥土气息,在全国蔓延,同时陕北又引进了现代体育文化,如足球、篮球文化等,进一步充实了陕北的体育文化,使其正向着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快速发展,又凝注了陕北人民对体育的执着与激情,并将其作为生活与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在进一步地推进。在发展本土体育文化的同时,陕北又注意体育人才的引进,体育品牌的引进,为陕北体育文化的发展,城市形象的经营注入了新生力量,这势必推进陕北的快速发展。

2 陕北体育竞赛表演各子要素分析

2.1 生产要素

①体育赛事资源。体育赛事资源是一个复杂的资源体系,它是多种生产要素的集合体,是对体育赛事运作所需的各种类型、不同特质资源的总称。它经由人们的开发、利用可以创造出社会财富,从而满足参与体育赛事运作各方的利益诉求。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当今社会的特殊事件,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旅游和经济各个领域产生冲击影响[4]。陕北现有的体育赛事有,民间红色运动会,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以及厂矿企业的各种联赛,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

②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陕北的人力资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当地农民,其中很大一部分农民对陕北固有的体育竞技表演非常精通,同时参与过大型的比赛与表演,如60年大庆安塞腰鼓表演等;二是来自于事企业单位的新青年,传承了民间体育和引进了现代体育。

③场馆资源。近二十年里,陕北各大厂矿企业都相继建设体育场馆,城市里也相继建设和修缮体育文化宫,如神华集团建设的篮球馆和小球馆,可以接待国际性大型比赛;同时还建设了大量体育休闲广场,为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④社会体育文化资源。统计数字表明,陕北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多达400余种,其中陕北民歌万余首,民间舞蹈150种,民间器乐曲牌1000余首,传统戏曲脚本300多部,曲艺节目及单曲上千个,各类民间工艺美术作品5万余件[3]。全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项,其中,民间舞蹈、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横山老腰鼓、靖边跑驴等都属于体育文化范畴[4]。

2.2 需求要素 人的需求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物质需求,另一类为精神需求,同样城市经营的需求也如此,即城市的GDP提高与发展和城市形象品牌的经营与发展,而城市形象与品牌的经营是依托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文化的经营,在快速增长的经济状况下,陕北更应注重城市的文化经营,文化经营的良性化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城市的品牌是文化经营成功的标志,而体育竞技表演在城市文化经营及城市品牌打造中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加之陕北的体育文化遗产及现行的各种竞赛表演为城市品牌的打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非物质文化的体育遗产,延安的红色运动会。城市品牌打造的同时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的发展,贸易的繁荣,也为引进人才打下基础。

2.3 政治要素 强化政策驱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营商成本,注重突出个性化特色的资源配置和营造普惠性的商业投机引力,既营造城市佳景,又营销城市魅力,全力构筑城市资源的流入和资产经营的竞争,充分激活存量资产,增强城市资产的流动性与增值性。一般地县级城市应结合本土资源特征,适度发展城市规模,不求最大,但求最优最美。在适当时期,城市政府应从以空间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人口规模集聚和经济能量集聚、文化业态集聚为主的政策运作,不断优化人力资源与人文资源结构,特别是要注重引聚以人才带动为主的多元文化流。

3 陕北体育竞赛表演整体空间布局设计

基于陕北发展的现状,笔者对陕北的竞技表演空间布局进行设计:分为三个区域,第一,红色延安——“红色运动会”;第二,新兴榆林——现代竞技体育表演中心;第三,传统县乡——民族、民间体育。

3.1 红色延安——“红色运动会”党中央在延安生活战斗的十三年,培育出“延安精神”。期间,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都服从于抗战,体育也不例外。毛泽东同志曾在1942年首届体育节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成为当时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边区把体育当作一项重要的革命工作来做。如今的延安在党的关怀下,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延安精神,并推广发扬光大,在延安推起“红色运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红色运动会”。“红色运动会”是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将农民的劳作融入到体育竞赛当中,如纺线线,挑扁担,运军粮等比赛,进行全民健身。举办“红色运动会”,是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延续,同时还会进一步促进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红色运动会不仅为群众打造出喜闻乐见的运动参与平台,同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清晰诠释出红色政权在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壮大,并且在和平时期代代传承的核心原因和理念。

3.2 新兴榆林——现代竞技体育表演中心 目前榆林市已发现8大类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在国内外都罕见。榆林人均GDP、农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净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等五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榆林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榆林近些年引进大量青年人才,为了满足工人以及民众的健身需求和竞技表演欣赏,榆林市建成许多体育健身场所和大型体育场馆,以现代体育为主,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其中乒乓球场还是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这种竞技表演与健身融为一体的新兴现代体育在榆林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竞技表演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个现代能源城市的标志,“榆林——现代竞技体育表演中心”。

3.3 传统县乡——民族、民间体育 陕北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基本都散布在县乡。从绥德、米脂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亦有投壶、狩猎以及骑马、射箭的画面。陕北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主要在逢年过节期间表演,其中有打毛猴(陀螺)、踢毽子、跳绳、摔跤、冰雪活动、举石锁、大秧歌、猴舞、踢鼓子、跑驴、跑骆驼、狮子舞、花鼓等百余种。陕北民俗民间活动相当丰富,群众基础非常好。其中被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收录的有洛川蹩鼓、安塞腰鼓、陕北秧歌;进入陕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有壶口斗鼓、宜川胸鼓、洛川老秧歌、延川大秧歌、黄陵老秧歌、靖边跑驴、横山老腰鼓等。

4 未来陕北体育竞赛表演展望

未来陕北,在“三维一体”的发展模式(①红色延安——“红色运动会”;②新兴榆林——现代竞技体育表演中心;③传统县乡——民族、民间体育)下,体育竞技表演会取得长足发展。人们对延安的评价是红色延安,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与民同乐,普天同庆;对榆林的评价是陕北现代竞技表演中心,“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的展示与欣赏;乐不思蜀的民族体育在民间尽情绽放。在“三维一体”的城市发展模式下,体育竞赛表演的社会功能将进一步彰显城市的魅力,竞技表演也会成为城市的名片,同时,城市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参与者、消费者,将是见证者和城市经济的带动者,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城市的经济链条更加放大,带动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大步幅前进。以城市文化为依托,借助体育竞技表演与周边进行经济与文化交流,与西安进行首尾呼应,进一步扩大影响,进而辐射全国,形成具有陕北特色的竞赛表演、文化交流、学习、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和旅游文化交流区——新生代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弘扬陕北文化和延安精神。

[1]张义,宋日辉.以文化经营打造城市竞争力hppt://gov.finance.com.cn/2007-08-22/795.html.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战略性调整中起步的中国文化产业[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1-37.

[3]李雄梧,陈四长.陕北民间文化如何变为富民产业[J].西部大开发,2008(11):19-22.

[4]张盈.陕北写意[R].陕北文化概述,2005-10-17.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陕北体育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对大学生健康干预机制的研究
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