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成果及开发利用

2014-04-18 11:41任晓旭赵大勇董月兰翟淑芹董月琴马守顺
防护林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白刺柽柳东营市

任晓旭,赵大勇,董月兰,翟淑芹,董月琴,马守顺

(东营市林木种苗站,山东 东营257091)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地理位置为36°55′—38°10′N,118°07′—119°10′E。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 km,东西最大横距74 km,总面积7 923 km2。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位于暖温带,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东营境内土壤划分盐土(45.31% )、潮土(36.9% )、褐土(4.01% )、砂浆黑土(0.54% )、水稻土(0.15% )等。其中土壤盐渍化面积达376 56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2.46% 。其中含量0.1% ~0.2% 的占25.8% ;0.2% ~0.4% 的占20.5% ;0.4% ~0.8% 的占3.74% 。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613.6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926.0 mm[1]。为了掌握东营市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状况的本底资料,对东营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这对更好地保护东营市森林植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建立和完善东营市优良种质资源管理保护利用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东营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

1.1 调查方法及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及《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规定和要求,2010年5月到2013年9月,东营市对本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东营市范围内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主要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古树名木和引进树种(品种)种质资源等林木种质资源(主要是木本植物)的类别、数量与分布,为客观反映林木种质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动态,分析与评价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今后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的工作建议,可为建立东营市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1.2 主要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

全市共有林木种质资源426种,栽培树种占95% 以上,涉及79科,149属,古树名木86株。经调查发现,全市栽培树种74科、139属、368个树种,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类:

1.2.1 经济树种 苹果、李、杏、桃、梨、柿子、君迁子、枣、葡萄等。

1.2.2 庭院栽培树种 多花蔷薇、淡竹、美国凌霄、木瓜、月季、玫瑰、猕猴桃、牡丹、芍药、蜡梅、连翘、葡萄、石榴等。

1.2.3 道旁绿化树种 垂柳、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旱柳、日本晚樱、悬铃木、元宝枫、白蜡、海棠、杨树、红叶石楠、榆叶梅、玉兰、锦带花、黄连木、金叶女贞、紫荆、紫藤、紫丁香、紫叶碧桃、紫叶李、紫薇、紫叶小檗、黄金槐、龙柏、龙爪槐、金银木等。

1.2.4 村野树种 国槐、刺槐、白榆、杜仲、枫杨、兰考泡桐、毛泡桐、香椿、山荆子、皂荚、酸枣、楸树、灰楸、火炬树、苦楝、爬山虎、桑树、黄荆、紫穗槐等。

1.3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

通过调查统计,目前全市主要野生林木树种共有16科21属27个树种。其中主要树种有甘蒙柽柳、中国柽柳、旱柳、馒头柳、银芽柳、杞柳、乌柳、小果白刺等。东营市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在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的沿海区域,东营区、广饶县等沿海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及开发的影响,野生林木种质资源逐年减少。河口区在此次调查发现珍稀濒危树种1种——小果白刺。东营区的柽柳曾被视为其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野生种质资源,但随着城市的开发,大面积的柽柳林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偶尔能见零星分布。广饶县内几乎没有发现。垦利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2个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天然柳林和天然柽柳林,另外龙爪柳在垦利县的林业资源各类调查中从无记录,本次调查仅发现2株。利津县唯一的珍稀濒危林木种质是小果白刺,仅在汀罗镇东北部远郊靠近罗孤路两侧未开发的荒地内发现。

1.4 古树名木种质资源

本次古树名木调查在全市范围内共发现86株,树种主要以国槐、枣树、甘蒙柽柳、文冠果、牡丹、西府海棠、皂荚、毛白杨、柳树、接骨木、酸枣、龙爪枣、沙枣、柘树等为主的多株古树名木。其中国槐59株,枣树9株,甘蒙柽柳1株,文冠果1株,皂荚4株,接骨木1株,柳树2株,牡丹1株,西府海棠1株,酸枣1株,毛白杨2株,龙爪枣1株,沙枣1株,柘树2株。东营市内还包括李斗古柳群和广北古树群2个古树群。其中大部分生长势良好,但也有少数因为前期人为管护较少,加之生长立地条件较差,出现轻度或重度病虫害现象,生长势较差,个别单株濒临死亡。

1.5 引进树种种质资源

东营市本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中发现引种树种较少,且大部分集中在苗圃内,大部分没有引种成熟,不超过5年时间,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和观察。其中主要引种树种有6种,包括美国黑核桃、红果椿、茶条槭、水蜡、沙冬青、小叶锦鸡儿。其中美国黑核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佳的硬阔材树种之一,是经济价值最高的材果兼优树种。东营市美国黑核桃主要集中在县区各大公园内,生长势旺盛,可以正常开花结果,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抗虫性和抗盐碱性。但结果比较少。另外,在本次对东营市各地进行调查时,发现白桦、蒙古栎、花木蓝、新疆核桃等新品种,同时发现白蜡、国槐、杨树、接骨木在全市范围内分布极为广泛,几乎遍布所有乡镇。

2 林木种质资源特点和分布规律

根据对东营市种质资源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东营市种质资源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常见树种种类多、分布广

在东营市内,地处鲁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偏碱性,由于近几十年来东营市对绿化重视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树种大量引进,并进行了成功栽植。目前常见的树种在东营市内都有,而且分布较广。本次种质资源调查中发现,蔷薇科树种最多,其中包括苹果、梨、桃、月季、玫瑰、海棠、樱花、樱桃、杏梅、蔷薇、山楂、石楠等多种植物;稀少树种为花木蓝、白桦、蒙古栎等;栓皮栎、蒙古栎、苏格兰金莲、天目琼花、海州常山、白皮松、华山松等都是公园、园林绿化树种;板栗、木瓜家庭种植较为普遍,因为其寓意较好;美国凌霄、爬山虎等攀爬类植物在本市生长状态良好,美国爬山虎相对本地爬山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是攀爬能力较差;黄栌、白蜡、五角槭、三角槭生长状态良好,云杉、鸡爪槭状态一般;火炬树适应性较强,生长状态良好;接骨木、构树、杨、柳、榆、槐分布广泛,较为普遍,生长较好;银杏栽植较为普遍,但是还没有结果实。本市土地大部分偏碱性,松柏类树种相对较少,云杉等的生长状况一般。白蜡、柽柳、柳树、苦楝、臭椿等耐盐碱品种主要分部在我市小清河以北地区,其中小清河以北的杨树生长不良,淡水边杨树的长势相对较好;杨树、毛白杨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境内,其他主要栽培树种在小清河以南长势均呈现良好态势;刺槐近年来几乎没有育苗的了,植树的更少,主要原因是销路不畅和形态不好,目前主要作为绿篱树木栽植。

2.2 经济林树种种类较多、数量减少

经济林有34种,主要栽培的品种有:苹果19个,梨18个,葡萄10个,山楂3个,桃12个,枣6个。在果树生产上,1987年广饶县选送的红富士苹果,被省林业厅授予“优质果品”称号。多年来栽培苹果、梨的果农数量增加,但是由于近年来水果市场价格的下降、人工劳力费用的升高,经济林栽培面积减少。

2.3 林木种质资源种类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全市1984年调查统计,共有木本植物44科79属136种。现有木本植物中,以蔷薇科、杨柳科为多,木犀科和豆科次之。用材树种36种主要有刺槐、旱柳、白榆、泡桐、杨树、臭椿等;经济树种34种,主要有枣、苹果、梨、桃、葡萄、山楂等。木本花卉、常绿观赏树木35种。野生灌木3种。与本次调查结果86科158属432种比对可见,当前我市林木种质增加了35个科70个属290个种。由于历史资料仅公布了科、属、种的总量,无法逐一比对。但从总体上分析,增加的科主要是从1985年以后进行陆地栽培的经济林种质和城镇园林绿化、植树造林的新品种等种质,由于城镇绿化栽培可以改土,更有利于引进品种生境的改善。减少的品种多为品种选育改良中淘汰或农业开发过程中破坏的乡土树种(品种)。

3 林木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

3.1 对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3.1.1 对柽柳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证,历史上黄河三角洲地区曾有大面积的柽柳林。在近代天然柽柳灌丛约5.3万hm2,对维持本区域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04年年底,东营市境内有郁闭度在0.2以上的天然柽柳林4.67万hm2。柽柳是盐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它不但为盐碱地造林、村庄绿化、街道绿化提供很好的苗木,而且它还能够延缓海潮对泥岸的侵蚀,扩大湿地支撑系统,改善区域小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很好的繁殖场所。柽柳嫩枝、叶可入药,亦可做饲料,枝条可编筐、篓等用具。柽柳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用其花酿造的蜜为一级蜜。同时柽柳也可制作盆景,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其烧制的木炭质量好,市场广阔。

东营是中国柽柳的大本营,面积大,而且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花色变异。同时近几年我们从新疆、内蒙古等地引进了10余个柽柳品种,也丰富了本地区的柽柳资源。应进一步汇集柽柳种子资源,建立柽柳采种基地。

3.1.2 对小果白刺的开发和利用 小果白刺是东营市利津县发现的唯一的珍稀濒危林木种质。白刺属植物具有耐旱、耐盐碱的特性。小果白刺比其他种类的白刺更抗盐碱,而唐古特白刺和齿叶白刺则更抗干旱且喜沙。小果白刺作为东营地区的乡土品种,在适应性方面也具有天然的优势,加上其抗旱和耐盐碱的特性,可以作为东营地区的盐碱地绿化和植被恢复的优良苗木,为大面积栽植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小果白刺是珍稀濒危物种,大面积栽植后能更好地保存其物种和基因,为下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源库。此外,小果白刺也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白刺果实的营养成分和含量较丰富,干样品的总糖量54% ,Vc含量313.20 mg(100 g)-1,蛋白质含量17.34% ,在微量元素中,铁、硼、锌、镁的含量也均较高,是饮料、果汁的优良原料。可以通过推广示范,进行大面积栽植,为发展绿色林业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更能为林农提供新的经济收入来源。

3.2 加大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与重要战略资源。东营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明确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目的、意义。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对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市民自觉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责任心。

3.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繁育技术研究;加大良种选育、引进、推广力度,找出扩大种群的最佳方法;加快新品种开发,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原地和异地保护区建设,构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并使之成为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研究的基地。

3.4 规范林木种质资源的管理

一方面要通过开展资源调查,加大对乡土种质资源的收集及保护力度,组织力量积极进行开发利用研究,使其尽快在林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确定各类林木资源名录,掌握资源消长动态,进行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对近年来引进的树种、品种进行认真梳理,搞好深度观察和研究,筛选良种,进行推广应用,为东营市有计划地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管理、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东营市林业志编纂委员会.东营市林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杨超.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形势与任务[J].中国花卉园艺,2013(19):20-22

[3]李呈杰,蹇兆忠,张鹏远,等.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利用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2(2):67-69

[4]李鹏.山东省柽柳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3(4):51-52

[5]张胜景,杜卫军,王文成.西伯利亚白刺耐盐性鉴定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37-38

[6]李作民,马继龙,张希武,等.盐碱滩的珍果——西伯利亚白刺[J].落叶果树,1991(3):32-34

猜你喜欢
白刺柽柳东营市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柽柳不同种(品种)在秦皇岛地区的引种适生性分析
钠盐胁迫对5种白刺种子耐盐性影响对比分析
唐古特白刺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柽柳盆景欣赏
柽柳盆景欣赏
不同种源比拉底白刺(Nitraria billardieri)水分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