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2014-04-22 07:06张焕香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外语大学素养

张焕香,白 浩,高 平,范 洪,江 勇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务处,北京 100083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张焕香1,白 浩2,高 平1,范 洪1,江 勇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务处,北京 100083

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围绕信息素养的四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了解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认识层面上还是技术层面上,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这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本文从高校组织培训、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学习、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实践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信息资源;外语教师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并对于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明确的阐述:“充分运用优质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推动高校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教学新模式和研究建立网络考试系统”。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语言实验室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大转变,设备的集成度和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它们在具备传统语音室基本功能的同时,还集成了其他应用平台,如:互动语言学习平台、智能测试平台、多媒体资源点播平台、师生交流平台、资源管理及发布平台等等。另外,为了满足自主学习的要求,外语教学资源库也在很多高校应运而生。然而,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信息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信息流资源)的利用率并不太高,原因之一在于平台和资源库的构架不太合理,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信息意识不强,同时也不具备相应的信息能力对这些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很多学校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工作,注重技术平台的搭建,对提高广大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却重视不够,致使外语教师信息素养适应不了现代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本科生必修课,一直以来在本科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4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中推行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改革模式,随后很多高校在课内或课外实行了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满堂灌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这说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不容忽视的革命性影响,更意味着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尽快具备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扎实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敏锐的探索研究意识,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信息素养是识别、获取、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有效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1]。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在信息化社会中,为了适应信息化要求而必须具备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与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处理信息化给学生带来的各种问题的综合素质。简单而言,教师信息素养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二是信息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是教师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余丽等认为,网络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information awareness),信息知识(information knowledge),信息能力(informationcompetence),信息和课程整合能力(integration competence)和信息伦理(information ethic),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五个方面[2]。我们认为,相对于信息伦理而言,前四项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师网络教学及自主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尤显重要,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信息意识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教师们应能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信息知识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如,信息技术的原理、软硬件知识等。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指教师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传递信息,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创造性使用能力[3]。信息和课程整合能力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最终目标,指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按照教学原则,利用必要的信息技术设计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4]。

二、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必要的语言能力素养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这种技术素养不仅包括必要的运用技术的能力,以便得心应手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语料资源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而且应该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对于技术的特殊态度及价值取向。那么,如何评价教师是否具有必要的信息素养?

为了了解目前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状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国10所高等院校的254名大学教师中展开调查。调查问卷为封闭式,包括25个题目,涉及信息素养的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和课程整合能力)。问卷是大学英语老师们在暑期培训课程上课前的10分钟内填写完成的,教师们积极认真,共收回有效问卷244份,回收率为96%,问卷分析真实可靠。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教师的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技术理解片面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概念认识不深,在备选的多选项(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设备、远程教育平台、教学软件平台及自主学习系统)中,62.7%的教师认为,教学信息技术指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只有13.5%的教师将教学软件平台、自主学习系统包含在内。关于“信息化教学对高校外语教师的要求”,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他们只需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并不认为“对信息的价值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对网上的海量信息去粗取精”重要,也有极少数(4.2%)教师只选择了“能上网查资料即可”(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外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认识

然而,大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都认识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什么?”,90%以上的教师选择了“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少数教师选择了“应付检查或参加示范观摩课”或“替代自己上课”。问及“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选择“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师备课投入的精力较大”的人数差不多,达到参加问卷调查人数的2/3,只有近10%的教师选择了“由于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感觉利用信息技术不方便”或“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我们对选择这两个选项的教师进行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些基本上是年龄在51岁以上的教师,由于计算机能力较低,他们对信息技术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

大学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片面或不正确理解阻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2.教师的信息知识比较缺乏

问及“你是否从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时,近70%的教师选择了“是”,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推行了网络自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但在回答问题“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是如何实现的”时,有65%以上的教师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新理念’或‘新视野’学习系统”,只有3.4%的教师表示“通过服务器端、管理员端、教师端和学生端”。在问及对自主学习平台是否了解时,84.2%的教师表示“听说过,但不太了解”(见表1),这充分说明教师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对出版社构建的几个网络学习系统(属于自主学习平台)有了一些认识,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自主学习平台是一个综合体系,是教师、学生、管理员、服务器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的。

表1 对网络教学构件的认识

在“外语资源库建设”方面,绝大多数教师对此有一定的了解(见表1),在回答“外语资源库应具备的特征”时,在多选项中,均有一半以上的教师选择了“适用性”、“易检性”、 “准确性”(见表2),虽然教师们认为“适用性”和“易检性”更为重要,但是在外语资源库建设中这些因素都应考虑在内。

表2 外语资源库应具备的特征

同时,我们还发现,虽然教师对硬件的原理认识不足,但教师对语言实验室的硬件有一定的认识,主要指计算机、语音设备、投影仪等看得到的设备,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不断培训下,对这些硬件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软件,教师们比较熟悉的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件”等,对于“软件语言实验室”、“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教学平台”的认识还很粗浅,需要进一步提升。

3.教师的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能力急需提高

我们可以将信息能力分成三个方面:计算机基本信息能力、多媒体信息能力及网络信息能力。计算机基本信息能力指教师掌握的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 Point的制作等方面。调查中,我们发现 ,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初步具备了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和管理教学的能力,他们能利用网络寻找所需的一些资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见表3)。但是,很少有教师能使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的课件中以文字为主,很大一部分教师不能将声音、动画、图像等有机地结合在教学课件中,也不能利用excel制作复杂的表格和进行一些复杂的运算。

表3 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基本信息能力

关于网络素养,大多数教师能够利用图书馆、百度、谷歌以及其他搜索引擎查找所需教学资料,但只有19.1%的教师会利用电子图书馆、网络语料库等查找资源。因教师大多缺乏声音、动画等资源搜集的能力,在教学中,多种媒体并用的情况很少。为了推动网络教学及自主学习的发展,教师的多媒体信息能力及网络信息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4.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

大学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31.6%的教师认为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余的教师有的认为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的认为是计算机辅助学习,有的认为是利用信息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影响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30.7%的教师觉得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2.1%的教师认为是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21.3%的教师则认为是数字化学习资源,而有25.9% 的教师则表示他们不清楚外语课程应该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见图2)。问及“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的态度”,绝大多数教师是被动的,86.2%的教师选择了“配合学校教学的需要”,6.5%的教师表示要根据时间的充裕度来决定。

图2 影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因素

三、提高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由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知表明,无论是认识层面上还是技术层面上,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影响到信息技术在外语课程中的有效使用。那么,为了更好地使信息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我们应当努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身学习、教师参与外语资源建设及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等方面来达到这一目标。

1.高校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及相关活动

教师信息素养的薄弱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和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发展。何高大认为[5],一个真正的网络英语教学专家应当是网络技术专家和语言专家,而且首先应当是语言专家,因此,大学英语网络及自主学习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英语教师的技术问题,要通过有效的技术培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能力。

在问卷中我们也设计了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问题。针对 “如何能有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的问题,选择“学校的定期培训”及“高教系统各层次培训”的教师超过60%,显然,教师较强烈地要求有关部门能够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加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培训。在培训的内容方面,教师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包括:信息技术理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系统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这就要求高校根据教师的需求制定有效的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方案,考虑到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应坚持以在岗学习、业余学习、短期学习为主,高校还应组织骨干教师到有条件的高校教学短信培训。与此同时,高校通过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比赛活动,如课件制作大赛、课堂信息化技术比赛等,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备、软件等生产商了解新信息技术,并邀请技术人员为教师进行新技术方面的培训,这样教师不仅能尽快熟悉语言实验室的新设备和软件,同时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

2.教师自身的学习

问卷调查中,有近40%的教师表示,可以通过自学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阅读等途径,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和信息能力结构,吸收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在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新教育理论更新速度很快,要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随时学习,学习现代教学技术理论,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常用软件(如Foxpro,Photoshop等)的使用,音视频资源的剪接、编辑技术、网络查询、网络通讯及网络教学的方法与技能等等。

3.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的最终价值体现在信息的应用上,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教学科研中的问题。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实践活动也是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6]。首先,教师应积极参与高校外语资源及资源库建设。教师自身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们对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知识需求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对资源的查找、剪接、编辑等,不仅增强了教师对信息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教师对信息判断、选择、整理及处理的能力,以及对新信息的创造开发和传递能力。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准备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通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对进行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科学高速发展,也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能顺利地适应这些变化,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环境中实现角色的转换,一线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只有具备了高信息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谈得上建立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促进信息化教学快速发展。

[1] 潘爱武.高校教师亟待提升信息素养[N].光明日报,2011-01-30(7).

[2] 余丽,王建武,曾小珊.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J].外语电化教学,2009,(5):70-74.

[3] 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22-125.

[4] 张雁玲,郑新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外语教师信念探究[J].外语教学,2011,(4):52-56.

[5] 何高大.中国网络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6):154-156.

[6] 戴炜栋,王雪梅.信息化环境中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6):8-13.

Title:O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un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Author(s):ZHANG Huan-xiang, BAI Hao, GAO Ping, FAN Hong, JIANG Y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G640

A

1006-9372(2014)03-0055-04

2014-07-02;

2014-08-25。

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BCA110020)的子课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GYB-201219);2014年度北京市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慕课时代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的阶段性成果。

张焕香,女,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教学及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外语大学素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