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

2014-04-23 18:52黄忠瑶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学习型辅导员

黄忠瑶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但在现实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多为“保姆型”,难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能力。高校根据实际构建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能够综合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迅速提升。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辅导员自身发展和完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习型;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90-03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在新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路径,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以下四点:第一,建立共同愿景,增强队伍的凝聚力;第二,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方位学习的良好氛围;第三,提升思想,正确认识自我;第四,完善和超越自我,增强学习创新能力。

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内涵

探析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内涵,首先要对其两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即组织进行学习和组织促进学习。从个人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与辅导员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辅导员可以阶段性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超越自我;组织促进学习体现在组织层次与社会层次上。“从组织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的学习目的是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共享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社会层次上看,学习型辅导员能够认识和理解自身从事工作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高。”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指一支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队伍。队伍里的每个成员都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奋斗目标,他们能够不断增强自己学习能力,通过将学习和工作融合在一起,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二、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1.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不断,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先决力量,掌握最新知识就掌握了制胜权。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高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重要作用。辅导员必须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这些都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巨大的影响,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严峻的挑战。高校要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必须建立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辅导员能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应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游刃有余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学习型社会是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产物,其本质特点是善于不断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等。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示范效应,培养学习型人才,引导全社会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而高校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因为学习型辅导员同学习型学生的塑造、学习型高校的创建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学习型辅导员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核心的导向作用。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又是培养学习型学生的摇篮,学习型学生走向社会必然极大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方面,“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时期,思想行为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但思想不够成熟,认识事物不够全面,容易冲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受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腐朽的、反动的思想对大学生产生恶劣的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相关理论,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帮助学生走出误区,纠正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

4.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要求

培养人才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培养“什么样” 的人才成为高校首要的、核心的问题。“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在中央16号文件中对高校提出的育人要求,同时指出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仅与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载体有关,更与教育的“人”有关。前教育部长周济指出,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能否创建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高校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辅导员专业不对口,辅导员队伍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工资待遇低等,这些都制约着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endprint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路径

1.建立共同愿景,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全体成员个人愿景的整合,体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共同愿景是全体辅导员对未来所持有的共同愿望和奋 斗目标,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对辅导员个人和队伍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一个组织的共同愿景,应该由每位成员的个人愿景汇聚而成,通过汇聚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所以,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必须激励每个辅导员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鼓励每位辅导员根据自身的特长、知识水平、能力等情况,给自己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个人愿景。在此基础上,辅导员队伍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学习交流,促进辅导员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不断调整并完善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断融合每个辅导员的个人愿景,逐渐融合成整个队伍的共同愿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既要善于在汇聚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形成共同愿景,又要能够将队伍的共同愿景转化为每个辅导员的奋斗目标。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共同愿景转化成每个辅导员都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个人愿景时,该队伍内部就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辅导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也会增强,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个人价值也会不断明确,整个队伍充满生机活力。

2.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方位学习的良好氛围

全员学习,主要体现在学习主体的全面性上。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中每个人都 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是受教育的客体,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在学习型社会的生存之道。全方位学习,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辅导员要将学习看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诚地与别人分享经验,从而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所以,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要求改革辅导员队伍的学习观念,使他们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辅导员队伍之间也要加强团队学习,“团队是学习的最佳单位,团队成员的合作学习具有令人吃惊的能量,集体可以比个人更具有洞察力,团队的智商远远大于个人的智商。”在团体中每个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经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绩效大幅度提升,每个成员得到更快地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提升思想,正确认识自我

首先,学会系统思考。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处理学生各种心理、学习、生活等问题。要想顺利地处理这些问题,准确掌握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及其相互联系,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全局综合和长远考虑问题的能力。所谓系统思考,就是要求树立全局的观念,运用系统的思维看待问题,即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习型辅导员队伍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渐改革辅导员的思维模式,学会系统思考,以促进辅导员更好地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和自身的工作能力。

其次,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由于惯性思维,许多好的建议在辅导员与学生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没有被采纳。所以,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把镜子转向辅导员自己,不断反省自己,客观地审视自己,逐渐发掘真实的自己,并尝试换位思考,了解别人的思考过程和具体想法,虚心地学习、借鉴别人的心智模式。高校辅导员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个人,以开放、包容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注重与领导、同事、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4.完善和超越自我,增强创新能力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一个鼓励高校辅导员不断自我超越的组织。自我超越的实现是学习型组织的最后一个修炼,它的实现以前四项修炼为基础。自我超越需要团体成员通过学习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通过团队学习,相互学习交流,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形成共同愿景,并不断地进行系统思考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集中精力,客观地看待现实,并在这过程中要不断创新。

高校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必须把学习贯穿于整个队伍和工作之中,转变辅导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促使其积极参加团队学习,在团队学习中不断自我开拓,进行系统思考,将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将事业和家庭融为一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进行自我超越,逐渐凸显个人价值,不断满足个人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陈清华.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2] 钟健雄.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探析——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3] 宁曼荣,旷勇.论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4] 胡绍君,马立敏.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硅谷,2009,(11).

[5] 高世杰.学习型团队——加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2).

[6] 刘永琴.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08,(5).

[7] 陈旭华,黄章文.高校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8] 郑华丽.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0,(9).

[9] 丁兆明,焦阳,王玮.学习型辅导员成长路径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2).

[10] 张雪梅.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与特征[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

[11] 葛振.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12] 林成华.走向善治——基于治理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9-52.

[13] 陈建波.创建高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设想[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10,(5).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学习型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