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

2014-04-23 03:01高姝珍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影响因素重要性

高姝珍

摘 要: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高速发展之中也孕育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不科学、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通过从现状、重要性、影响因素、策略等四个层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重要性;影响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154-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不仅是在经济总量、外汇储备总量方面,更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上。由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中的“细胞”正以核裂变的速度在不断繁衍、扩张,但是,经济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那就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一、现状

按照融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可将其现状分为两类:内源融资状况和外源融资状况。

1.内源融资状况。为了适应市场风云的变幻莫测,中小企业必须具有经营灵活、变化快捷的特点,因而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对资金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企业自身提高积累能力,以对市场变化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同时,创办中小企业也必须有一定量的资本,这是一个经济学常识。如果连一点本钱都没有,或者仅有极少量的创业资本而把大量的资金需求量寄托于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那么企业的生命力也是难以持久的。

2.外源融资状况。外源融资形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尚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众所周知,证券市场自建立至今,已经被赋予了为国有大型企业服务的一项特定功能,尤其是前几年国有大型企业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为使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重新焕发活力;股票市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宗旨,重点扶持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在政策如此严重倾斜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基本上未向中小企业开放。

二、重要性

企业的资本实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发展,如果财力不足,何谈经营?所以,但凡企业都很重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安全性,并在此二者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投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企业的融资能力是企业的生命线,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基础、发展能力、经营水平、投资效率和效益。

三、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企业都非常重视。总体而言,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企业的性质。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性质作为影响企业融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由于中国政策的影响,从税收方面能够体现国家的政策倾斜,并能够使一些国家鼓励或者支持的行业和企业在政策制度保护下享受到其他同等竞争条件下所不能享有的优待,从而使其能够降低生存的压力,即使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可能是被淘汰的企业,也可能在此政策保护下生存并呈异状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使用托收承付的形式,托收承付,只适用于仅有的几个行业,而托收承付这一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信用缓冲,给企业提供资金。

2.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规模,作为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一个因素。银行借贷,会根据借贷主体的资信情况、性质、规模、信用等级、信用担保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是否同意借贷,或者同意借贷的金额大小。所以,企业的规模,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效果。在同等条件下,中型企业的贷款能力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能力,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3.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是一个影响市场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的经济主体,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国家(下转171页)(上接154页)的政治和政策倾向,决定了金融市场的环境。

4.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周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在经济繁荣阶段,投资者对实体经济具备充分的信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会偏高,将会较易融资;相反地,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对实体经济普遍信心不足,呈观望态度,所以,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将会更难融资。

5.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将会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效果。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社会的闲置资金总量将会越多,才能有可能有这个能力去进行投资,而非仅足以运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将会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效能。

6.文化传统。文化传统,能够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效能。由于文化传统对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根深蒂固的,对企业的内外源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文化传统对融资效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融资策略

中小企业的融资效能受到以下六个因素的影响: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

企业首先要根据商业环境确定自己的业务发展战略,然后再确定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的具体原则和标准。在现实金融市场[1]环境下,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策略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根据金融市场有效性状况,利用税法等政策环境,借助高水平的财务顾问,运用现代金融原理和金融工程技术,进行融资产品创新。

具体地,一要重视管理制度建设,以制度提升业绩。二要分析各种融资渠道的利弊,高效地进行取舍,从而选择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三要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管理。尤其是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的高效管理,能够使企业免于资金困境,相当于取得一部分融资。第一要规范应付账款的会计核算,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第二要建立供应商基础信息档案;第三要创建应付账款的自动分析系统;第四要建立供应商分类管理体系,运用ABC分类法,规范结算条件类别,规范结算流程;第五要规范采购合同文本;第六要建立供应商信用评级制度。

总之,中小企业要提高融资效能,就必须运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有机整合各种资源,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融资制度,从而实现高效融资。

参考文献:

[1] 关于企业融资.企业融资知识内容.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影响因素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