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2014-04-24 08:45刘金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达标率

刘金霞

(桃源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常德 415700)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刘金霞

(桃源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常德 415700)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西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和对照组(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各39例,联系干预12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PG、HbA1c的变化,并记录血糖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1c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1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7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略优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治疗,不良反应亦略低。

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格列本脲;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多发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紊乱综合征。患者一旦患病则需终身治疗,给其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若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产生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为口服降糖药,而药物种类繁多,如磺酸腺类、双肌类、糖原异生抑制剂、醛糖还原抑制剂等,如何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尤为重要[2]。西格列汀作为国内上市的第一个吡咯烷类二肽基肽酶抑制药,它能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且能改善β细胞数量与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等[3]。为探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部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空腹血糖在7.2~12.0 mmol/L,且排除以下患者:伴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及严重心、肝、脑疾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磺脲类药原发性或继发性失效患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最后纳入观察患者78例,年龄35~70岁,男43例,女35例。按照纳入观察先后排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西格列汀+格列本脲组)39例,组中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48.7± 11.5)岁,男22例,女17例;对照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组)39例,组中患者年龄36~70岁,平均(49.5±12.2)岁,男21例,女18例。经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护理和兼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格列汀(杭州默沙东分装)100毫克/次,1次/天,格列本脲(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2.5 mg,1次/天,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肌(信谊制药厂)500毫克/次,3次/天,格列本脲使用同治疗组,共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和三大常规,并记录血糖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达标率以FBG:4.4~6.1 mmol/L,2hPG 4.4~7.8 mmol/L,HbA1c<7.0%的例数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1c 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组出现腹痛1例次、咳嗽1例次、低血糖反应1例次;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次,头痛1例次、低血糖反应4例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15.3%,但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0,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32例,达标率为82.1%,观察组血糖达标28例,达标率为72.8%,但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6,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组别 检查项目 FBG(mmol/L)2hPG(mmol/L) HbA1c(%)治疗组n=39 治疗前 9.7±2.1 15.1±2.8 8.5±1.8治疗后 6.1±1.3▲ 7.8±1.9▲ 6.2±1.1▲对照组n=39 治疗前 9.9±2.3 15.3±2.9 8.4±1.9治疗后 6.5±1.6▲ 8.1±2.1▲ 6.9±1.3▲

3 讨 论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有2.8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患病总人数将超过4.35亿,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也已达到4320万,这一巨大的数字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4]。其中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β细胞功能均已下降50%以上,任何单一治疗手段均难于控制血糖长期在良好的水平上。因此,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联合用药,以控制血糖和相关指标,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5]。

二甲双胍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为胰岛素增效剂,能降低血糖;格列本腺为第2代磺脲类降糖药,可刺激胰岛素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血糖,二者联合其主要特点为廉价高效,且作用时间较长[6]。

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口服抗高血糖药物,其能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释放并降低胰高糖素水平,且其具很强的靶向特异性,患者血糖正常时该药物没有活性,但血糖愈高,其降糖作用愈强,因而可安全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7]。

本研究结果显示,西格列汀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略优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治疗,不良反应亦略低,但从统计学结果分析,差异并无意义,这可能与笔者观察样本量较小有关;另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照组则更为价廉,适合基层首选。

[1] 张建柱.2型糖尿病三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5(2):337-339.

[2] 张敏,袁鹰,付正菊,等.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2):716-719.

[3] 傅海东.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0例[J].中国药业,2012,21(7):41-42.

[4] 刘英,江霞,周子宁,等.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2):1741-1742.

[5] 季晓珍.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口服药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36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9):16-17.

[6] 李育红.玉米油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机制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68-6470,6476.

[7] 钟淑云.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分别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19-20.

R587.1

B

1671-8194(2014)17-0148-02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达标率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漫长的旅途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命悬一线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