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4-24 08:4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妇科状况康复

钱 瑜

(宜兴市肿瘤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6)

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钱 瑜

(宜兴市肿瘤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6)

目的分析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心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有一定程度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推进患者康复进程,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妇科肿瘤;心理护理;临床疗效

现阶段,妇科肿瘤患者多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康复进程及康复效果影响较低[1]。临床研究发现,基于妇科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妇科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要点与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一定标准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子宫肌瘤患者158例,子宫内膜癌10例,宫颈癌前病变4例,卵巢囊肿4例,畸胎瘤2例,宫颈癌2例,所有患者临床病症均符合妇科肿瘤疾病诊断标准,排除认知障碍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等。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33.4±5.7)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75岁,平均年龄为(34.6± 6.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参照常规临床护理规范与方法进行护理[2],研究组患者先行心理评估,后基于评估结果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 手术前心理护理

通常情况下,患者住院后会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先通过基本的心理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必要性;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妇科肿瘤患者存在性格、文化程度、职业、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也存在个性化特点[3],护理工作开展前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具有必要性;结合心理状况评估结果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方案,着重向患者讲解肿瘤治疗方法及麻醉方法,并结合手术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等负性情绪。针对妇科肿瘤患者心理问题指导其家属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为手术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机体及心理准备。术前心理护理指导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态度热情、耐心,并注意倾听患者倾诉,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帮助其消除恐惧心理。

1.2.2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心理护理工作开展难度相对较大,更需要护理人员耐心。术后麻醉药效退去后患者疼痛会加剧,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发热、伤口发红及瘙痒等不良反应,要告知患者这些不良反应的科学性,引导患者不必担心,以免影响康复。术后伴有各种并发症,患者心理问题会加剧,严重的还会辱骂、急躁,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控制情绪。术后还要定时告知患者切口康复情况,并结合科学的饮食指导引导患者放松心情,消除疑虑[4]。术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思维习惯对于康复进程的推进积极意义突出;还可以借助音乐疗法、转移疗法缓解患者并发症疼痛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心理改善状况: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量(EPQ)表对患者心理状况急性评量,并观察两组患者负性心理因子改善效果。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比较(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计量资料记作(均值±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有一定程度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妇女作为社会一大特殊群体,在家庭与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趋势的发展,广大女性群体承受的社会压力不断增加,面临多种压力女性群体不仅要承受照顾家庭的重任,还要应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压力,女性群体身心健康问题不断增加,各种妇科疾病发生率更是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妇科肿瘤疾病作为妇科一种常见、多发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当前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关键性问题。本文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临床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对妇科肿瘤患者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进而推进患者康复进程,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5]。

现阶段,妇科肿瘤患者多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间患者心理上会伴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如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的会直接降低患者配合积极性或依从性[6],中断治疗,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基于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具有必要性。本文研究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其中包括心理指导、健康宣教引导、术后以并发症为中心的心理护理等措施,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情绪稳定性明显提升,患者心理纾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妇科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直接有助于推进患者肿瘤术后康复进程,心理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1] 周琴.心理护理措施对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J].北方药学,2013,24(10):166-167.

[2] 赵运福.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6(19):13-14.

[3] 周莉萍.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0, 15(11):67-67,148.

[4] 曹静威,李玉凤,刘世新.心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37(34):65-66.

[5] 钱慧.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34(1):80-82.

[6] 王春香.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25(5):44-45.

R473.73

B

1671-8194(2014)17-0339-02

猜你喜欢
妇科状况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