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前四拍技战术特点分析

2014-04-25 03:13犁,陈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谌龙李宗伟接发球

蔡 犁,陈 斌

(1.上海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上海 200438;2.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2)

世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前四拍技战术特点分析

蔡 犁1,陈 斌2

(1.上海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上海 200438;2.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2)

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3年的国际和国内重大比赛中优秀男单选手“从发球到接发球的前四拍”和发球区域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发接发前四拍”以及发球区域技战术的高低,对下一拍击球的主动或者被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运动员“发接发前四拍”技术的链接有待提高。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前四拍

1 前言

现在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主要以“进攻型”打法为主,这个打法已经成为世界羽毛球的技术发展潮流,主要强调“快”“狠”“准”“活”为主要作战思想,对体能、速度、力量要求越来越高,网前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发球强攻技战术成为主流,要求运动员全面发展,技术更加细腻,有多拍击球的能力,更加重视每一拍的击球质量、落点以及链接。

羽毛球比赛中,发接发技术以及第三、四拍击球技术控制的好,可在比赛过程中占取主动位置,否则反之。戴金彪认为,跟十五分制比赛相比,比赛时间缩短了,但是整个比赛的节奏和速度加快了,对运动员的体能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发球抢攻的打法越来越重要,后场打法主要以下压为主,对于网前球和抽挡技术用的越来越多[1]。张博对发球、接发球以及落点区域进行了解释并概括,运动员在场上根据战术需要,选择合理的步伐进行击球并回动,控制整个比赛的主动权[2]。周斌指出男子单打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主要以下压抢网打法为主,迫使对方起高球,然后需找机会突击;另外一种是在比赛过程中运用拉吊技术,调动对方,迫使对方出现空位,变速突击得分[3]。马志洋指出,必须首先抓好接发球技术环节的质量、稳定性、连贯与意识,才能较好地把握比赛的节奏,直接得分占得先机。接发球时要以快、稳为主[4]。

对现在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前四拍”技战术特点更为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来讨论我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前四拍”技战术水平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前四拍”技战术特征,旨在为我国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在新老交替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制定相应的训练对策,为我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前四拍技术特点。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

从选题到研究对象的确定,咨询了部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概念界定和采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向专家进行了咨询。

2.2.2 录像统计

利用上海体育学院羽网教研室开发的“羽毛球技战术采集系统”软件,对2013年的36场国际和国内重大比赛的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李宗伟、林丹、谌龙、杜鹏宇、田儿贤一、约根森)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

2.2.3 数理统计

利用Excel软件对要统计各项技术设计好数据采集表格,然后对所获得的各项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发球技术特征分析

发球技术是羽毛球运动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之一,也是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球质量、落点和弧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回合比赛的主动和被动。因此,掌握好羽毛球发球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震慑效果,对比赛的胜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1.1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发球技术情况分析

表1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发球技术分析(N=1795)

由表1数据可知:当今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主要以发网前球为主,占到89.42%;其次平高球占到8.19%;平射球的比例比较少,为2.40%。与发高远球技术相比,发网前球技术优势在于球飞行的距离短,整个球飞过网后直接落在前发球线附近,有利于下一拍击球的进攻,具有进攻性和威胁性。所以,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个回合比赛的开端与结果,发球技术战术需要灵活多变,利用平高球和平射球技战术配合,不断改变发球的路线和落点,为第三拍击球做准备。

通过对上述六名选手的发球个体技术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今世界优秀男单选手主要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林丹、谌龙和杜鹏宇相比发现,主要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比例分别为91.6%、98.83%、97.26%;其中林丹运用平高球技术,比例为8.4%;谌龙运用平射球技术,比例为1.17%;杜鹏宇运用平高球技术,比例为1.37%。通过对中国三位选手发球技术统计相比可以看出林丹和杜鹏宇发球特点有点相似,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平高球为辅;谌龙身高比林丹和杜鹏宇高,配合身体素质和战术的需要,主要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平射球为辅。三位外国选手田儿贤一、李宗伟和约根森相比发现,田儿贤一和李宗伟主要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约根森主要以正手发球为主;田儿贤一发球技术统计中发现,主要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比例为87.5%,其次平高球,比例为11.22%,最后平射球运用的比例比较少,为0.96%。李宗伟发球主要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比例为86.4%,其次是平高球,比例为9.67%,最后是平射球,比例为3.32%。约根森发球技术统计中发现主要以正手发网前球为主,比例为78.9%;其次正手平高球技术,比例为14.79%;最后正手平射球技术,比例为6.3%。

通过与中国三位选手发球技术相比,外国三位选手发球技术运用的比较丰富,其中田儿贤一和李宗伟主要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反手平高球和平射球为辅,突击性强,多变。相反,中国三位选手主要反手发网前球为主,以平高球或平射球为辅,发球技术运用少,灵活性不够。与正手发球技术相比,反手发球优点在于动作小,隐蔽性强,具有攻击性,为第三拍击球做准备,赢得下一拍击球的主动。由于这6位选手对于对手都彼此的了解,所以发球需要灵活多变,根据场上情况,来选择有利于本方的发球技术,林丹和李宗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让对方猜不透发球技战术,给予对方选手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打乱对方的作战意图。

3.1.2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发球区域分析

为了能形象的描述和统计运动员发球的落点,人为的把场地划分为6块区域,在前发球线,靠近中线的是1号区域;靠近边线的是2号区域;5号区域在1号和2号区域之间;在端线附近,靠近中线的是3号区域,靠近边线的是4号区域,6号区域在3号和4号区域之间。

表2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发球区域分析

从表2数据可知,当今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发球区域主要集中在1号区域,为65.63%,其次是5号区域,为20.63%。排在第三的是6号区域,其它区域比例比较小;随着羽毛球发球技术的进步,高水平运动员发球主要以网前球为主,以后场突击为辅。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接网前球的能力,而且要提高接后场袭击球的能力。

通过对上述六名选手的发球区域个体技术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李宗伟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1号,占75.45%;林丹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1号、5号区域,分别为48.13%、29.88%;谌龙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1号、5号区域,分别为58.19%,31.77%;杜鹏宇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5号、1号区域,分别为45.24%、39.68%;田儿贤一主要落点主要集中1号区域,为99.68%;约根森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1号、5号、6号区域,分别为63.06%、16.39%、15.8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几位选手发球落点都差不多,都集中在1号和5号区域,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强1号区域和5号区域位置的发球练习,为第三拍击球创造有利条件。

3.2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羽毛球接发球技术指运动员根据对手发球的质量和落点,选择合理的接发球技战术,为第四拍击球做准备。接发球技术根据发球的落点的不同,在前场可以用搓、放、推、扑等技术;在中场可以用抽、推等技术;在后场可以用高、吊、杀等技术。接发球队员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接发技术,把被动转化为主动,把被控制转为控制对方,使得对方陷入我方技战术意图。

从表3数据可知:当今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接发球技术主要以挑球为主;其次放球;排在三、四位是推和搓放。后场主要吊杀为主;以前前场接发球主要强调以搓放为主,让很多初学者苦练前场封网技术,而忽视后场接发球能力的练习,随着选手们前场技术的提高,现在前场接球技术逐渐以挑球、推球为主。这就是为什么挑球会占到24.9%的原因。因此我们在练习接发球能力,不仅要加强前场接发球技术练习,而且还要加强后场接发球技术。

表3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通过对接发球个体技术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田儿贤一、李宗伟和杜鹏宇在前场技术有点相似,谌龙和约根森有点相似,一种是以搓放、推为主,对于球的落点和击球的质量比较高,迫使对方起高球;另外一种是通过起高球,通过多拍,控制球的落点,然后找时机突击得分。后场接发球技术相似,都是以高、吊、杀为主。总之,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在前场战术不轻易起高球,主要是以搓、放、推和勾为主,后场主要以进攻性为主,所以在平时训练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球训练,不断加强网前控球能力和后场进攻能力。

3.3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发接发后的技术分析

羽毛球第三拍击球技术指发球运动员发球之后,第一次击球称为第三拍击球技术。羽毛球第三拍击球技术在发接发中至关重要,第三拍击球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到第五拍击球,否则会一直受对方控制,无法摆脱对方战术意图。第三拍击球技术在发球未发好的情况下,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下一拍击球做准备,从被控制转为控制对方,让对方陷入我方的作战意图中。同时,第三拍击球处理的好,可以保持主动,起到组织,进攻对方的机会,打乱对方的击球节奏,赢得比赛的胜利。

表4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第三拍击球技术分析

由表4数据可知,6名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第三拍击球使用技术最多是挑球技术,为22.01%;其次是杀球、高吊、搓放技术,比例分别为11.95%、11.58%、11.54%;其他技术从高到低排列是放、推、反手吊、挡、抽、平高球、低吊、点杀、高远球,分别为6.83%、5.95%、5.31%、4.94%、4.43%、3.14%、2.91%、2.77%、2.68%。像其他技术,比如封网、扑球、拦截等技术用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接发球运动员的接发能力比较强,回球质量和落点比较好,使得发球员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回球只能以挑球为居多,其次是搓放,起高球来过渡或者回放网前球为下一拍做准备;后场第三拍击球技术以吊球居多,说明接发球员的接发能力比较强,使得发球员在第三拍击球技术中只能用吊球来过渡。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发球和第三拍击球能力的训练,提高第三拍击球能力,把被动转为主动,积极的为下一拍做准备。并且发球技术和第三拍击球技术链接要连贯,发球的落点和质量要加强,根据场上的比赛情况和运动员的站位,选择发球技术,前场发球技术和后场发球技术相连接,使得发球有前有后,灵活多变,这样发球隐蔽性增强,积极为第三拍主动击球创造条件。

通过对上述六名选手的第三拍击球个体技术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前场第三拍击球技术使用情况:搓放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约根森,比例为20.06%,其它依次为李宗伟、林丹、杜鹏宇、田儿贤一、谌龙,比例分别为14.29%、13.17%、10.94%、4.93%、4.58%;挑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田儿贤一,比例为27.46%,其次为李宗伟,比例为27.21%,其它依次为林丹、约根森、杜鹏宇、谌龙,比例分别为24.69%、22.19%、20.98%、9.58%。勾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约根森,比例为2.74%,其它依次是李宗伟、谌龙、杜鹏宇、田儿贤一,比例分别为1.7%、1.25%、1.03%、0.35%;推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谌龙,比例为17.50%,其它依次为杜鹏宇、林丹、田儿贤一、李宗伟、约根森,比例分别为7.72%、5.35%、2.11%、1.7%、0.91%;放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谌龙,比例为17.08%,其它依次为杜鹏宇、田儿贤一、李宗伟、约根森、林丹,比例分别为7.59%、7.39%、4.42%、2.74%、2.06%。

中场第三拍击球使用情况:抽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林丹,为10.29%,其它依次为杜鹏宇、李宗伟、田儿贤一、谌龙,分别为5.79%、5.1%、2.11%、2.08%;拦截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技术是约根森,为2.13%,其它依次为田儿贤一、李宗伟和杜鹏宇,分别为2.11%、0.68%、0.26%。

后场技术使用情况:杀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谌龙,为22.08%,其它依次为约根森、杜鹏宇、田儿贤一、李宗伟、林丹,分别为16.72%、11.33%、9.86%、7.82%、4.94%;高吊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是李宗伟,为17.69%,其它依次为杜鹏宇、林丹、约根森、谌龙、田儿贤一,分别为12.74%、10.70%、9.42%、8.75%、7.75%;反手吊球使用次数最多的是林丹,为10.70%,其它依次为田儿贤一、杜鹏宇、谌龙、约根森、李宗伟,分别为8.1%、5.53%、5.42%、1.82%、1.36%。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前场,林丹和田儿贤一发球后抢攻意识很强,谌龙第三拍击球技术主要以推为主,李宗伟主要以搓放为主,迫使对方起高球。林丹在中场使用抽球技术比较多,来摆脱被动。后场中,谌龙突击比较强。

3.4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第四拍技术分析

羽毛球第四拍技术就是指接发球员接发后的第二拍击球动作,如果对方第三拍回球质量不高,那么第四拍击球就可以突击得分;如果对方第三拍回球质量和落点比较好,那么正确处理好第四拍击球,过渡到主动。

表5 6名世界优秀男单选手第四拍击球技术分析

从表5数据可知:羽毛球第四拍击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挡球和杀球技术,分别为18.78%、15.02%。其它依次为挑球、放球、吊球,分别为13.4%、10.82%、10.16,随后是搓放、推、勾、扑、高、抽、拦球技术,分别为6.92%、3.68%、3.46%、3.17%、3.02%、2.87%、2.21%。最后为平高球、点杀、反手吊,分别为1.69%、1.55%、1.1%。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第四拍击球技术里,挡球和杀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发球方发球质量比较好,接发球员回球质量不到位,那么发球方第三拍击球可能用杀球、扑球等具有进攻性的击球技术,导致第四拍接球处在不利状态;第二,发球方第三拍回球质量不高,接发球员第四拍会杀球进行回击,不给对方喘气的机会。通过对接发球员第四拍技术使用次数的统计,我们可以判断出接发球员击球的状态,以及发球员发球的质量如何。

通过对上述六名选手的第四拍击球个体技术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6位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处理第四拍击球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挑球技术使用最多是杜鹏宇和田儿贤一,比例分别为20.64%、18.29%;其它依次为李宗伟、约根森、林丹、谌龙,比例分别为16.36%、10.66%、6.12%、5.96%;杀球技术使用最多的是约根森,比例为20.46%,其它依次为李宗伟、谌龙、田儿贤一、杜鹏宇、林丹,比例分别为16.36%、14.47%、12.6%、12.39%、6.12%;挡球技术使用最多的是谌龙,比例为30.64%,其它依次林丹、约根森、杜鹏宇、李宗伟、田儿贤一,比例分别分别为23.47%、17.29%、15.6%、14.95%、13.82%;吊球使用最多的是杜鹏宇,为15.14%,其它依次为谌龙、林丹、约根森、李宗伟、田二贤一,分别为11.06%、10.2%、9.51%、8.88%、6.91%;搓放技术使用最多的是杜鹏宇,为12.39%,其次是李宗伟,为10.75%,其它依次是林丹、约根森、田儿贤一、谌龙,分别为10.2%、6.34%、3.66%、1.28%;其它技术使用情况差不多。从以上数据可知:李宗伟、谌龙、杜鹏宇和田儿贤一在第四拍击球技术中使用过渡球比较多,通过球的落点和质量来控制对方,寻求突破的机会,而不是急于强攻;在第四拍被动的时候,谌龙喜欢用抽球和挡球技术来过渡,其它更倾向于挡球技术。

4 结论

(1)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发球主要以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其次就是平高球,最后是平射球;接发球主要以挑、放、搓放、推为主。

(2)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主要发球区域集中在1号区域,其次是5号区域,排在第三位的是6号区域,其它区域比例比较小。

(3)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第三拍击球技术主要以挑球为主,其次是高吊、杀、搓放;第四拍技术主要以挡为主,其次是杀、挑、放。中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在发接发前四拍技术运用上有待提高,通过提高前四拍的击球能力,使得前四拍击球链接上更加流畅、协调。

[1]戴金彪,管颖,卢志泉,等.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87-89.

[2]张博.羽毛球单打位置回动新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2,(1):20-21.

[3]周斌.论羽毛球拉吊进攻和变速突击[J].辽宁体育科技, 2003,25(2):23.

[4]马志洋.对羽毛球新规则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6,(5):61.

Analysis of the Technique Features of First Four Bats of World Excellent Men Single Badm inton Players

CAILi1,CHEN Bin2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 2.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Fujian,350002)

Depending on video observation statistics,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ompare the players'first four bats from service to return service and their service areas at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mpetitions in 2013.The results reveal that“serving and receiving in the first four bats”and the skill level in“Service area”directly influence the next batting's activeness or passiveness.The skill of Chinese players in“serving and receiving in the first four shoot”is still to be improved.

badminton;men's singles;techniques and tactics;first four bats

G847

:A

:1001-9154(2014)12-0063-05

G847

:A

:1001-9154(2014)12-0063-05

蔡犁(1961-),男,江苏宿迁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2014-09-29

猜你喜欢
谌龙李宗伟接发球
谌龙:老将的坚守与坦然
一个谌龙球迷的内心独白
谌龙: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谌龙: 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