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向型经济竞争力研究及提升路径探讨

2014-04-28 03:05王飞
经济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广东省出口

●王飞

广东外向型经济竞争力研究及提升路径探讨

●王飞

自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就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珠三角人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直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前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现,广东省如何继续保持其原有优势并不断提升其经济的外向度就成为了该地区今后能否成功应对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的关键。

外向型经济 外贸依存度 直接投资

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来引导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经济,其核心内容就是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发展外向型产业。选择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自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走的就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经济的外向度在全国居于首位,不断深化该省的经济外向度对于继续发挥外贸和外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发动机作用及对其它地区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东省外向经济竞争力现状与问题

1.从对外贸易在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当今世界,外贸依存度往往被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是否从事外向型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总所占的比重。外贸依存度越高,国际化程度也越高,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紧密,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量也越大。从2012年广东省的外贸依存度状况来看,达到了109%的水平,要远高于全国的47%。与2002年相比,2012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45倍,同期GDP增长了4.23倍,与2009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增加了1.61倍,同期GDP增加了1.45倍,广东省表现出了明显的外贸优先发展的趋势。

2.从对外经贸往来的地理分布来看。随着广东省对外开放程度的纵深发展,其对外贸易伙伴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的国际交往日益活跃,合作领域和渠道进一步拓宽,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离贸易往来关系,前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但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无论是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还比较集中于个别的国家和地区。

就2012年广东省的外贸进出口市场的结构来看,其前两名为中国香港和美国,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2276.48亿美元、1093.31亿美元,集中度为34.25%,欧盟、日本以及东盟也占据了较大比重;就其利用外资来看,2012年,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广东投资。合同外资金额349.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5.49亿美元。其中来自我国港澳地区的合同外资金额248.80亿美元,占总量的71.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0.43亿美元,占总量的63.9%。这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来源比较单一,同时随着国际上离岸贸易的盛行,珠江三角洲也不甘人后,大力发展离岸贸易;就珠江三角洲企业跨国经营来看,同样也存在着上述问题。虽遍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但却过分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广东省的境外企业,约70%设在我国港澳地区。尽管在我国港澳地区设立境外企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设在我国港澳地区的境外企业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跨国经营、投资。珠江三角洲这种对外贸易的集中性虽体现了其重点外贸伙伴的重要地位,但过于集中却容易形成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依赖性,不利于其外贸经济体的健康发展。

3.从利用外资的方式上看。广东省在利用外资上以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及外商的其它投资为主要方式,其中又以外商的直接投资为重,这包括了合资、合作、独资及外商投资股份制和少量的合作开发项目。而近年来,随着各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广东省在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上亦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外商投资股份制逐渐发展壮大。但总的来说,国外流行的以发行股票,债券及其它有价证券的方式来吸引外交的证券融资方式还不常见,跨国并购的规模亦十分有限,其利用外资的方式还是比较落后单一的,仅仅依靠合作、合资、独资等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资本流动的要求,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

4.从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状况上看。外向型产业是指以国际市场为主要产品销售地的产业(国外称之为“出口导向型产业”)。广东省在开放初期的外向型产业结构,以电子、家用电器、化纤纺织、建材、饮料、玩具、鞋类等为代表的轻工业结构及出口创汇农业为主。其产业的定位主要是参与世界产业分工,将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因各种原因转移出来的产业加以承接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龙头,广东省大力提倡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业。目前,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近些年来,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比较高的平均速度递增。在珠江东西岸,分别形成了两大经济簇群。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3894.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机电产品有交叉,下同)2213.8亿美元,分别增长9.3%和12.3%,增幅均高于全省出口总体。高新技术产品中,光电技术产品出口152.7亿美元、电子技术产品出口316.4亿美元,分别大幅增长48.3%和58.1%;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1693.2亿美元,仅增4.3%。主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14.2亿美元,出口额与上年持平;鞋类出口137.7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12.3亿美元、箱包出口70.0亿美元,分别下降3.6%、0.4%和1.9%;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54.1亿美元、塑料制品出口76.5亿美元、玩具出口78.4亿美元,分别增长3.3%、7.6%和3.0%。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是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2012年共出口1693.2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78.31%。这一情况改变了过去单纯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品模式,其取得的进展无疑是喜人的,但通过以上不同产业的数据比较,从总体上来看,广东省的外向型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虽然工业产品总体上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远超过初级产品的这一指数,但其中起主要贡献力量的是机电产品,科技含量高的光电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还一般,说明这些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还基本上处于水平型的分工阶段。广东省的产业内的分工与协调也存在联系不紧密的状况,还没有形成大型的跨国企业和国际性的拳头产品,真正的外向型优势产业以及由之诱发的有特色的、对一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优势产业群亦未真正形成。

二、广东外向经济状况的成因分析

1.资源禀赋与地缘因素。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广东省在发展对外经贸往来的过程中,也充分注意到了其在资源方面的优劣势之所在,在开放的初期,凭借着优廉的劳动力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我国港澳台资企业来此办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经济起步的首选产业。

同时,由于广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中国大陆南部,南临海洋,大陆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历史上就是我国通往世界各国的“南大门”,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使得广东对外贸易起步早,并带动了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经贸往来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因而表现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地处东南亚地区,毗邻我国港澳,周边邻近日本、东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对外往来易于节省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同宗同族的文化传统也使得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伙伴比较集中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2.工业化发展阶段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主导型的,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总是伴随着经济的总量扩张和发展水平及阶段的提高而发生转换的。根据库茨涅兹的统计结果,并按当年的汇率折算成美元。

表1 S.库兹涅茨统计分析表

1984年广东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时期资金比较匮乏,技术水平低下,由于资源供给的结构性短缺,迫使产业结构状态服从短缺约束资源使用效率的“木桶原理”,造成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状态。这一时期的广东为了达到迅速发展经济的目的,就只能先承接转移产业,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到2001年广东省的人均GDP达到了1658.2美元,经过了近20年的经济发展,目前已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无论是在资金积累上,还是在技术实力上都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使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可能,科学技术日益更新进步促进了现代化的新兴生产领域,新的技术密集度高的产品的出现,并进而形成相应的新兴产业和产业群。广东省的电子工业和新材料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但由于起点、资金、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广东省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于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3.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因素。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越多,产业内贸易额就越大,所体现出来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就越大。而对东道国而言,虽然吸引垂直型跨国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从短期来说对一国外贸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总是接受前一轮被淘汰的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能代表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如服装、纺织、皮革、文化用品等。20世纪90年代后,外资开始加强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如家用电器、机电等。这些外资的投资主体,尤其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具备完善的全球销售网络和减少贸易壁垒、将中国产业纳入其内部垂直分工体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广东省的外贸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强化,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使其空间展布的力度和广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部分仍然放在本国的母公司完成,转移过来的部分仍属于技术层次较低的部分,经济规模还不够大,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只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17.2%,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形成经济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多,只有42.5%是由企业自行研究开发实现的,技术来源于国外及我国港澳台的产品产值比例达44.1%,关键的核心技术,中间产品大部分要靠进口,产业、产品增加值低,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生存发展空间。因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广东省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仍具竞争劣势。

三、提升广东外向经济竞争力的路径

1.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支持体系,提高开放经济体的竞争实力,为充分利用和分享世界经济一体化利益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当前,广东省要进一步提升对外经贸往来的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度先行,要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与市场规则来构建本省的外经贸宏观调控体系,即一套科学可行的政府支持体系。包括通过法律手段为外经贸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符合国际经贸规范的外经贸管理体制和出口支持服务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寻求完全取消出口补贴后的替代政策,以避免企业竞争力的下降;进一步完善对出口的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贷特别是买方信贷的规模;继续改善相关法规体系,不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的力度和质量,继续扩大和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确立本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现实和潜在竞争力的产业,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做好对产业规划,布局的宏观调控,从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引导企业,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

2.鼓励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外资利用方式的多渠道化,促进更广阔范围内的对外经贸往来。长期来看,我国港澳台地区仍是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战场,在原有的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基础上,要以高新产业为主导,以“三高”农业和服务贸易为新的增长点,通过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双向流动,促使粤港澳台经贸关系从垂直型的产业转移向混合型的多元经济合作过渡,将粤港澳台地区建设成为集生产、营销、服务、管理、创新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经贸合作区域,充分发挥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广东省更应建立新形势下的发展模式,鼓励境外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地积极吸引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统计,全球有6.3万家跨国公司通过70万家海外子公司,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产业,控制着45%的产出,60%的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以上的直接投资。鼓励跨国公司进入珠江三角洲市场,不仅会带来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更重要的是会带来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与经营理念,这恰是我国台港澳中小型加工类企业所欠缺的。同时,在引资方式上应该多多尝试国际上流行的方式,如允许进行协议并购,允许进入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并购,允许进入股票市场开展并购,允许合资企业外方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方式并购等多种并购方式,此外,还可以尝试基金投资、证券投资、BOT及TOT投资等外商投资方式。同时,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对外投资实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应积极发展集约式的跨国经营,走集团化、联合化的道路,以增强外贸公司竞争力,获取规模效益。

3.优化出口结构,以科技进步带动外贸产业升级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品牌经营的步伐,在吸取国际跨国公司经验的同时,充分调动本省企业争创国际品牌的积极性,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企业及产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创造广东省名牌出口商品。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积极发展全工序的加工贸易,增强内资企业的配套能力。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和各类开发区的区位、体制、功能、产业和人才等优势,因势利导,培植和强化珠江三角洲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工业园的技术开发龙头作用。坚持引进外资以引进发达工业国家的关键技术为主的方针,引进的重点以区内力量薄弱及关键部门的技术为主,引进的方式以购买专利和图纸为主,并通过国内的科研制造与引进技术结合的试验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创新,以生产制造出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对于粤西、粤北山区则主要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三高”农业、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1]卢少辉,蔡国栋.外向型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樊勇明.中国的工业化与外国直接投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陈乔之,黄滋生.外向型经济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4]王光振,张炳申.珠江三角洲经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5]张元元,韩兆洲.构造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区:珠江三角洲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广州 510320)

(责编:贾伟)

F127

A

1004-4914(2014)05-177-03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广东省出口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
广东省今后5年将投7226亿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