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四十二次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目录

2014-05-02 07:16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自育羊肚自交系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第七届八次会议,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5个,其中小麦12个,油菜6个,玉米7个;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1个,其中荞麦2个,花生3个,食用菌8个,果树10个,茶树2个,茉莉1个,桑树5个。本刊将陆续刊出品种简介,欲引种的读者可与育种单位或当地种子公司联系。

主要农作物品种

种类 序号 品种名称 选育(引进)单位选育(引进)单位 品种来源小 麦1 绵麦1618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275-1//内2938/99-15222 西科麦8号 西南科技大学 97-392/云225747-53 南麦618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2001-43-1/攀早抗4 川麦6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98-1231//贵农21/生核32955 蜀麦5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N711/N24016 特研麦南88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绵阳市特研种业有限公司 16-1/攀早抗7 川双麦1号 四川省良种繁育中心 绵阳96-5/辽春10号//绵阳98-351/云46725-28 内麦316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R 57/品59 蜀麦969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SHW-L 1/SW8188//川育18/3/川麦4210 川麦6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01-3570/R 13811 川麦6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仲帮种业有限公司 川麦42/川农16油 菜12 昌麦30 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 3511/96051 龙庭100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南A7×37R(质三系杂交种)2 国豪油8号 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绵12 MA-2×绵恢6 R(核三系杂交种)3 德仲油1号 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 716 AB×C 18-15R 4 邡牌油600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邡牌种业有限公司 S 13×R 286(三系杂交种)5 川油4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JA72×JR 03 T(三系杂交种)6 德新油88 四川同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E17 AB×18R(两系杂交种)玉米1 B玉678 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用外引自交系698-3作母本,与自育自交系Z 78作父本组配育成2 华凯2号 重庆帮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自育自交系HY-362作母本、自育自交系24322-2作父本组配育成3 华白玉9号 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自育自交系5331-2作母本,自育自交系6908-1作父本组配育成4 仲玉2号 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自育自交系仲156-1作母本,与从河北引进的自交系联87作父本组配育成5 北玉16 沈阳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自育自交系BY 022作母本,自育自交系BY 021-2作父本组配育成6 北玉10号 沈阳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自育自交系BY 013作母本,自育自交系BY 008作父本组配育成7 康玉1号 甘孜州农科所 用从绵阳市引进的642-5作母本,与自育自交系94-13作父本组配育成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种类 序号 品种名称 选育(引进)单位选育(引进)单位 品种来源1 西荞4号 西昌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西昌航飞苦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地方苦荞麦品种“米苦荞”为原始材料,用60 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 西荞5号 西昌学院、西昌航飞苦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师范大学以地方苦荞麦品种“旱苦荞”为原始材料,用60 CO-γ射线500 GY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1 云花2号 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91-3-4/92-1-112 天府27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995-5-3/994-21-43 天府28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92系-66/中花9号1 金什1号猕猴桃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品种是利用在江西奉新县采集的野生猕猴桃种子(编号JXFX-CK 04136),经实生选育而成2 红什2号猕猴桃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德阳市猕猴桃专家大院以“红阳”为母本,SF 0612 M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红肉猕猴桃新品种3 龙山猕猴桃 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 从都江堰野生美味猕猴桃变种彩色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var.coloris)中实生选育而成4 春红血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意大利塔罗科血橙珠心系变异,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5 晚红血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意大利塔罗科血橙珠心系变异,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6 早红血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意大利塔罗科血橙珠心系变异,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7 胭脂脆桃 双流县天元农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山东省引进的桃品种中发现的一个优变单株经多年系选而成8 晚湖景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市嘉彩园艺有限公司从江苏省引进的上海水蜜桃自然实生后代‘晚湖景’地方桃品种,经过优选单株而来9 拉宾斯甜樱桃 四川农业大学、汉源县农业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林业局原产加拿大,1995年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经多年多点试验选育而成10 真龙柚 泸州市经济作物站、合江县甜橙项目办公室合江县经济作物站 沙田柚无核、早熟芽变而成1 川茶2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1999年从峨眉山市普兴乡青春村的四川中小叶茶树群体品种茶园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 川茶3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1995年在峨眉山市普兴乡青春村的四川中小叶茶树群体品种茶园中,发现一株发芽特早的变异单株,经连续多年单株定向无性繁殖培育而成1 金犍茉莉 犍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省清溪茶业有限公司犍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年从犍为地方茉莉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桑树1 蜀椹2号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蚕业所以塔桑二倍体为母本,纳溪桑二倍体为父本,其F 1二倍体实生桑幼苗经秋水仙碱人工诱导,选出挂果多的优良单株TNZH-07,经系统选育而成2 川桑83-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以743-1×激7681的F 1代杂交苗经过秋水仙碱处理其茎尖生长点后,通过系统选育而成3 团桑6号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于2000年用0.2%秋水仙碱溶液处理二倍体塘10×伦109的F 1代实生幼苗子叶展开期生长点,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四倍体叶桑品种4 团桑11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 于2001年从浙江引进的国桑21号同源四倍体植株中选出的强株品系,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四倍体叶桑品种5 川桑48-3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1991年用远缘抗性实生材料北一号作母本,以川桑603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多年单株定向无性繁殖培育而成荞麦 花 生果 树茶树茉莉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种类 序号 品种名称 选育(引进)单位选育(引进)单位 品种来源1 川金10号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以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的黄金金针菇F 9792和黄色金针菇川金6号为亲本,利用双单杂交育种技术构建的杂交菌株2 川金1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以分别来自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和河北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黄色金针菇“金丝”和白色金针菇F 40为亲本,采用双单杂交方法构建杂交菌株,经自交获得F 2带菌株,从中筛选出的优良菌株3 川金1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以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的白色金针菇FJ91和韩国白色金针菇F 111为亲本,利用双单杂交方法构建的杂交菌株4 川金1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以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的黄色金针菇川金6号和黄色金针菇F 629为亲本,利用双单杂交方法构建的杂交菌株5 川银耳1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通江县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在通江县诺水河镇碧山村采集分离野生的银耳08 lsy1及配对香灰菌08 lsxh1。分离纯化亲本银耳,获得多个纯化菌株,并与其伴生菌香灰菌进行两两配对,筛选获得6 川银耳2号通江县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在通江县诺水河镇碧山村采集分离野生的银耳08 lsy 2及配对香灰菌08 lsxh 2。分离纯化亲本银耳,获得多个纯化菌株,并与其伴生菌香灰菌进行两两配对,筛选获得7 川羊肚菌1号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在理县采集分离羊肚菌子实体,编号A 1,通过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获得系列菌株;经生物学特性分析,品比和初筛、复筛以及区域试验,获得羊肚菌菌株A 1。经鉴定该菌株为梯棱羊肚菌,隶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8 川羊肚菌2号 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从阿坝州小金县新格乡采集的高羊肚菌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经过10余年驯化研究选育获得的新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高羊肚菌(Morchellaelata),隶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食用菌

猜你喜欢
自育羊肚自交系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12个西藏小麦自育品种(系)品质特性与藏面评分关系分析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羊肚菌补肾壮阳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SRAP结合SSR标记分析油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干旱胁迫对4份玉米自交系生理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成长对当代大学生自育的启示
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自育能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