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动态研究
——基于1996-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4-05-05 10:31蔡兴林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竞争力制造业

蔡兴林

(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部,四川成都 611130)

1 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成为了世界体育用品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商品出口额为356.191亿美元,全球同类市场占有率为41.39%,位居全球排名首位。但是,何冰,等(2007)运用钻石理论对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体育用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是一个体育用品生产大国,但是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1]。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是否不高,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研究,朱小平(2009)运用定性的研究方式对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竞争现状进行了研究[2];李长鑫,等(2011)认为,知识产权对提升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有影响作用[3]。同时,也有部分学者也进行了定量的研究,陈颇(2011)以全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491家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4]。毕进杰,等(2005)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研究法对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进行了分析[5]。当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中国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单一的研究,缺少竞争对手的横向研究数据和连续时间的纵向研究数据进行论证。因此,本研究选取14个体育用品制造业国家(地区)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近17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方面是定量的研究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系统全面观测竞争对手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动态。

2 研究方法与指标的选取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均根据联合国统计署的COMTRADE数据库计算整理(http://comtrade.un.org/db)。体育用品制造业依据海关HS1996、HS2002与HS2007分类,将95类中的代表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进行数据的选取和处理。各个国家(地区)的GDP数据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网站(http://stats.oecd.org/index.aspx)。中国香港地区的GDP数据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www.censtatd.gov.hk)。

2.2 指标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了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净出口、出口贡献率、出口依存度、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系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七个指标测定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联合国统计署的COMTRADE数据库计算整理,将1996-2001年和2002-2012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平均得出的数据(见表1、表2)。

表1 1996-2001年14个国家(地区)出口竞争力指标

表2 2002-2012年14个国家(地区)出口竞争力指标

贸易专业化系数,简称TSC,计算公式为:

其中Ei为某国家(地区)产品i的出口总额,I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该指标具有能够快速反映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的特点。如果TSC≧0.8,说明该产品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0≦TSC≦0.8,说明该产品出口具有一般竞争力;-0.8≦TSC≦0,说明该产品具有低竞争力;TSC≦-0.8,说明具有很低竞争力。由表1表2得出,中国贸易专业化系数较其他国家(地区)得分都要高,说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较强,美国最低。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即RCA指数,是指一国体育用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RCA=(Xi/ΣXi)/(X/ΣX)

Xi为一国i商品出口值,ΣXi为世界i商品出口总值;X为一国出口总值;ΣX为世界出口总值。如果RCA≥2.5,则说明某一国(地区)在体育用品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0.8≤RCA<2.5则说明具有一般的竞争力;RCA<0.8,说明具有较低的竞争力。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排名第2,但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某国家(地区)体育用品出口额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是竞争力强弱的直接表现。计算公式:某国(地区)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某国(地区)体育用品出口额/世界体育用品出口总额。1996-2001年中国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8.48%,2002-2012年上升到了31.77%,居全世界之首。

体育用品出口贡献率用体育用品出口额占该国家(地区)的总出口额的比重来表示。

净出口是指体育用品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口的竞争能力。中国近来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全世界排名第1,这说明中国是出口主导型国家。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是指体育用品出口增长率占全国总的贸易增长率的比重。2002-2012年间,墨西哥体育用品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最高,中国仅排名第6。

出口依存度是指产品出口贸易额与本国(地区)GDP的比值,表明了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也表明了一国体育用品出口的竞争力状况。中国香港体育用品出口依存度最高,近年来一直排名第1,中国大陆排名第2,但是差距较大,这说明体育用品为中国GDP的贡献值比中国香港要弱。

3 研究结果

运用SPSS16.0软件对2002-2012年各国(地区)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具体步骤为:先对选取的7项主要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相关系数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表3)和成分矩阵(表4)。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由于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4.305和1.268(表3),提取均大于1的因子,产生2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9.605%,因此可以提取前两个成分作为评价各国(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成分指标。

表3 主成分分析的解释方差总和

通过对主成分载荷矩阵进行分析发现,贸易专业化系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贡献率、净出口和出口依存度这6个指标的载荷比较高,表明主因子X1与这6个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大,可以代表这6个指标来进行分析。TSC、RCA、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贡献率、净出口和出口优势指数这6个指标与X2的相关性比较大。

利用SPSS16.0,用主成分载荷矩阵的数据(表4)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得到F1和F2两个主成分对应的系数,得出2个主成分表达式:

F1=0.454X1+0.969X2+0.692X3+0.969X4+0.317X5-0.134X6+0.952X7

F2=0.852X1+0.224X2+0.529X3+0.226X4+0.849X5+0.375X6-0.124X7

用SPSS16.0处理的标准化数据,根据 F=0.773F1+0.227F2

表4 主成分分析的旋转后因子符合矩阵

4 研究结论与分析

表5 各主因子及综合因子得分表(1996-2012年)

从表5中可以看出,全球前14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生产国(地区)的出口竞争力综合得分及其排名。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出口方面竞争力优势明显,分别排在前两位。通过对比两个时间段发现,2002-2012年间捷克、奥地利、德国、荷兰和法国在出口竞争力方面相对1996-2001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荷兰表现最为突出,由第12名上升至第6名;墨西哥、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日本由第3名下降到第9名,下降幅度最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在贸易专业化系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属于出口主导型国家(地区)。出口主导型国家(地区)必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贸易阻击,通过采用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等手段打击他国出口贸易,以保护本国的出口贸易。

另外,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数值都超过了2.5。如果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或者等于2.5,那么这充分说明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在体育用品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本国(地区)的出口贸易总额和全球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总额有关,要想保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地区)需要制定富有成效的政策方针做保障。

综上所述,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竞争实力非常好,在世界体育用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是大有可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中国应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体育产品的优势,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等,进一步提高体育用品的出口国际竞争力。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高科技产品的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提升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附加值。

5 研究建议

5.1 采取正确的政策导向,增强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进出口贸易来说,货币政策是促进出口额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裴长洪(2009)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调整进口关税和增加出口退税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一般出口贸易方式的价格转移,引起了贸易方式的结构变化[6]。因此,政府应该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将人民币汇率变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变动区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之上,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预防汇率带来的贸易风险。另外,政府还应该制定合理的鼓励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政策,既是短期内解决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市场空间局限的有效措施,也能增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5.2 应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摩擦增多的问题

当前,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地区)的羡慕,从而出现各种贸易摩擦问题,例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健康标准等。尤其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各国的经济发展放缓,甚至衰退的情况下,各国(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将不断加剧。因此,中国应该加大产业内贸易,减少贸易摩擦,提高中国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另外,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还应该优化产品的出口结构,拓宽新兴出口市场,降低出口商品的过于集中的问题,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

5.3 优化体育用品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体育用品的品牌

当前,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因为国内人口红利、低成本和低利润等优势,这些优势并不能持续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因此,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应该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大力研发新技术,设计开发新产品,丰富出口产品种类,提升体育用品品牌,将高品质体育用品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1]何冰,周良君,陈小英,等.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7(7):14-22.

[2]朱小平.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9):34-37.

[3]李长鑫,张玉超.知识产权对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5-68.

[4]陈颇.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8):25-31.

[5]毕进杰,梁进,叶加宝,等.体育用品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理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16-18.

[6]裴长洪.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出口结构变化分析:2006—2008[J]. 经济研究,2009(4):4-16.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竞争力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体育用品进口与体育用品出口互动关系研究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