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

2014-05-10 08:38路凤萍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形体礼仪情景

路凤萍,付 丽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依据多伊奇的观点,教学模式有构造、启发、推断功能,为教师提供教学目标的条件与程序,使教师能预见教学结果。[1]要建立稳定、完善的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有正确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观做引领。

1 形体与礼仪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1 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目前实施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是学生的权利,也是社会和学校对于学生发展应尽的义务。[2]

普通高校的课程开设,应当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给予大学生全方位、多形式的教育。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开设基本的形体训练、舞姿及舞蹈训练,塑造优美外表,同时进行日常礼仪知识的介绍,并辅之以“情景模拟”或者表演等多元化的内容,可以使大学生陶冶情操,追求内在精神之美,提升品德修养。本教学模式注重形体知识与礼仪知识的紧密结合,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和提升。其中,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生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各种器械或徒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人体科学原理和美学原理为指导的[3];礼仪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和支撑的,从内部的道德修养到外在的礼仪自觉融为一体。通过形体的训练和礼仪的传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美的价值,追求高尚的美,从而树立个人的自信,达到“秀外慧中”的目标。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形体与礼仪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可视为“智”;通过情景体验,将形体知识外化为自己的优美形体,可视为“体”;将礼仪知识内化为修养性情,可视为“德”。在形体美、心灵美的感受和体验中提升审美能力,以美育贯穿教学始终,从而实现德、智、体、美的完美结合。

1.2 享受学习的教学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通过自主体验来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享受学习的乐趣。创设各种活动或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积极、自主地构建知识,形成方法,发展思维,培养情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4]在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形体礼仪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享受学习。

首先,学习的内容应立足于时代的发展,贴近学生的需要,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立足时代发展,与当今社会的需要接轨。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提炼能反映当前社会对高校学生在形体礼仪方面的外在要求,比如社交礼仪、职场礼仪等;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作为教育主体——学生的切身需求,切合高校学生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处在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青春发育的最佳时期,生长发育日趋成熟。[5]在形体教学设计中,要基于其现阶段的生理特征,在礼仪上,则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工作需要,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准备。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颖独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最佳的方式是体验式教学,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亲身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人。

在体验式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和点拨,学生能饱含兴趣地在课堂上练习和锻炼,在课后自觉主动地查找文献资料、阅读期刊杂志、浏览视屏网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扩大相关形体、礼仪知识的广度,更能拓展此类知识的深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课内延续到课外,实现学习考试“零压力”,乐享学习甜蜜的成果。

1.3 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源于法国教育总长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提出的“终身教育”的概念。它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一生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相对“终身教育”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方法的教授以及学习过程的延续。[6]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简单地概括,就是“授之以渔”“着眼未来”。

图1 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构图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于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形体的基本训练不仅有利于锻炼身体、塑造形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礼仪知识如站、坐、蹲、行等基本日常生活礼仪,还有舞会礼仪、餐桌礼仪、面试礼仪等,都是他们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一个必备技能,也是事业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形体与礼仪方面的知识,还要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以满足其终身学习的需要。由于学时有限,课堂上直接传授的知识远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终身所需,如在外企工作的人需要涉外礼仪,这就需要教师教授基本的学习礼仪的方法,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在工作之余,自学所需知识。

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和进步。

生活是一部庞大而丰富的百科全书。我们需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学生时代延续到青年时代,直至生命终结,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2 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见图1)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他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和指导,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所规定的目标。[7]

布鲁姆关于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是设计目标,主要从目标、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来设计;其次是实施前的测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三,实施基本教学;第四,形成性评价(一),即在进行群体教学之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初步检测,找出问题所在;第五,进行矫正学习,就是在测评之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补充教学;第六,形成性评价(二),在补充教学之后,再次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图1是笔者在终身学习、享受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参考布鲁姆有关掌握学习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普通高校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1 体验情景,激发动机

教师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发现问题,激发其学习动机。如教师在准备讲授职场礼仪时,可以先设置一个面试场景,让同学口述自己先前的行为习惯或现场即兴表演,然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点评。对符合形体礼仪规范的加以褒奖;在动作和行为上存在偏差的,老师及时指出后,让学生反思,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或教学次序。如对掌握的知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略教或不教;对于有困惑、有难度的部分要重点教或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教授,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2 外塑形体,内养性情

该环节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展示。在情景体验之后,教师在基本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形体表现能力后,可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讲授相应的形体与礼仪知识。这一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基本的形体训练,如把杆练习、垫上练习、基本的舞蹈组合等,然后结合该节课的形体训练,讲授相关礼仪知识。将形体训练与礼仪讲授结合起来,以改变原有形体课过于专业化,礼仪课过于书面化的现象,将礼仪知识的人文因素融入形体教学中,实现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大学形体与礼仪课首先是以“育人”为目的。各种形体与舞蹈的训练和练习都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途径。人才的培养只有在“塑形”与“修身”相融合的环境中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形体与礼仪课要遵循塑形与修身相融合的原则,不仅要训练优雅的外表,更应注重寓教于礼,注重内化,因为慧中才能秀外。[8]传统的形体舞蹈课程结构与现在的形体与礼仪课程结构的对比,见表1、表2。

表1 传统《形体舞蹈》的课程结构

表2 《形体与礼仪》的课程结构

通过表1与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比传统的形体舞蹈课内容更加丰富、与时俱进。在理论上,形体舞蹈课关注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运动营养与保健知识;而形体与礼仪课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礼仪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上,形体舞蹈课注重垫上、把杆的形体训练,以及形体姿态、舞步、舞蹈和校园集体舞的组合练习;而形体与礼仪课将礼仪训练巧妙地融合到形体训练中,表情、形体矫正、手语举止、生活仪态、身势组合等方面的礼仪训练,大大丰富了原有的课程内容。

形体知识与礼仪知识的结合并非随心所欲,是有相关理论依据的。如垫上形体训练和表情训练的结合,是因为低姿练习更容易培养上半身的优美姿态;在垫上时人体的重心较低,对上半身的控制较好,有益于头颈部、表情、眼神等的集中练习,因此在垫上练习时可以加上各种表情,使垫上训练更加丰富而有神韵。

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既有基本的形体训练、或活泼优雅的舞蹈,又有日常的礼仪知识的介绍,注重运用“善”“美”等正能量的词汇,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稳重、大方的心理素质,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追求内在之美。

2.3 情景再现,巩固迁移

在形体与礼仪知识讲授完成后,教师可以设置与课前情景体验类似的“情景”,进行情景再现,以达到巩固迁移的目的。该环节一方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简单的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此时的“情景”与之前的“情景”有所不同,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在相似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课上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广泛迁移。情景的设置要尽量真实,增强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将所学的形体与礼仪知识直观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学生在“情景”再现时,有部分动作或行为表现仍有不当,说明教师传授的内容,学生还未有效地吸收或迁移,这时,教师需要对该部分内容进行重新讲解,或者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

2.4 评价反思,不断完善

根据形体与礼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该评价有期中和期末两部分组成。评价方式的选择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自选与形体与礼仪相关的题型”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要保证评价的基本功能,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展示的空间和平台。

该课程考核的内容包括学过的所有形体与礼仪知识。比如期中主要考核形体方面的一个舞蹈组合,由学生自主抽签进行,着重关注学生对形体训练的柔韧性、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期末考核主要通过情景设定考察学生对礼仪的掌握。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自由选题,如应聘、接待、演讲或介绍礼仪知识等。学生要在三分钟内,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出优雅、得体的举止,展现良好的形体与礼仪素养。该考核方式尤其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特长,充分展示自己。

此项考核评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互相学习的平台。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而且锻炼了胆量、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新的启发和反思。如教师会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学生需要、实用性强的内容,减少学生认为太简单或难度大、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同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更新和完善评价的形式等,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 反思与展望

教学模式虽然是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顺序,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探究、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学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受制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受整个社会背景、学生发展需求,以至于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的影响。

笔者在六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最终形成了形体与礼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当然,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情景模拟占用时间过长,需要较为严格的时间控制;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既是形体训练的教练,又要有礼仪方面的专长;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大班授课的关系;将大学形体舞蹈课改为形体礼仪课,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应更具代表性和发展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真正实现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总之,完善的教学模式需要依托于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形体礼仪课程,需要有力的课程理论作支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以此引领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公平化教学等方面的评价。而关于形体礼仪课程的构建,仍需要有关专家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1]刘克勤.多媒体教学模式构建与效益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26.

[2]张楚廷.全面发展的九要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1~6.

[3]位汶军,卫艳萍.护理礼仪与形体[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程莉君.优化自主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81~90.

[5]向智星.形态训练(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 ~85.

[7]扈中平,李方.现代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杨萍,詹荣菊.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形体礼仪情景
情景交际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筷子礼仪
楼梯间 要小心
礼仪篇(下)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把美留在心里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