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与大学生没有职业界河

2014-05-14 16:33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报酬民工天生

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市场从年初七开门,求职者中不乏背着包拿着简历的大学生。记者从该市场大学生就业窗口了解到,开门5天已经有100多名大学生到此来登记求职,而其中一位生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选中一个策划编辑岗位,月薪3 000元。 (2月12日《南京晨报》)

大学生纷纷涌向民工市场,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大学生求职不易,二是民工劳动力市场仍有就业机会。有需有供,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变化本不奇怪,但令人费解的是,有人总是惊叹那些有技术的民工报酬屡创新高,却不愿接受大学生跻身传统民工职业的现实。

我们必须面对身边正在改变的事实。近年来,“民工荒”现象已从沿海蔓延到内地省份,连过去的劳务输出大省也未能幸免。过去找工作得托关系的民工,现在反倒成了“香饽饽”。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发突出为社会的焦点。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民工就是学历低、薪资低、肯吃苦、不怕脏的“铁打金身”,无法接受民工传统所从事职业的改变。其实,民工从来都不是一个不容改变的刻板定义。近年来,由于机械加工等技术工种需求旺盛,民工报酬也频创“天价”,甚至超出不少白领的收入。还有,民工学历水平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面对僧多粥少,大学生传统就业行业尽管薪资一再拉低,仍免不了许多人会被挤出来。要么啃老,要么放下身价就业,这是摆在许多大学生面前的“二元”选择。

民工与大学生的职业取向没有天然的界河,就业只有市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没有民工与大学生之分,没有必要对应身份人为划出一条硬杠杠。没有哪一种职业天生就属于哪一类人,也没有哪一类人天生只能做哪些工作,民工从来不应是一些职业的唯一标签。事实上,相较于民工,受多年教育的大学生理论水平虽然相对较高,但在实践和技术方面往往存在不足,这也是当前高校教育重知轻能的短板。 (来源:《长江日报》 禾刀/文)

猜你喜欢
报酬民工天生
职场不公平,所有人都变懒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狼的报酬
天生好闺蜜
萌娃天生爱搞怪
女导演 天生就爱霸道
民工买保险
王天生书画作品选登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