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的分析研究

2014-05-16 07:28徐立波
关键词:用例面向对象业绩

徐立波

(沈阳工程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沈阳 110136)

0 引 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方案的逐渐实施,各高等院校陆续完成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职称聘任等工作,相继出台了《岗位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岗位业绩积分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提升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实现了身份管理向以业绩积分为基础的岗位管理的转变[1]。通过研究各高校现行的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对教师的原始科研材料进行收集、业绩评估、分类汇总、批量导出和上报是最重要的内容。这一系列工作通常由人事处、科技处和教学科研评价中心等部门来完成。通常先由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将各个系、部和二级学院上报的专业论文、科研项目、教研项目、专著教材和专利等科研材料经手工分析处理成科研业绩积分材料或工作量表,然后将其进一步分类汇总,形成人事处、科技处等部门需求的各种存档资料,但是由于教职员工数量较多,手工处理数据工作重复内容多,工作量很大,容易出错且处理效率不高,所以需要研究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

1 科研业绩评估系统需求建模

1.1 系统需求描述

通过对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目标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系统能够对教师基本信息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2)科研原始业绩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3)将收集的科研原始业绩材料转换成岗位业绩积分,完成业绩评估,并分别按照个人和学院、系进行分类汇总。

4)数据的批量导出和上报。

5)科研业绩积分的查询和打印功能[2]。

6)科研数据收集教师和业绩积分计算、上报老师分别具有不同的权限。

1.2 用例建模

在对评估系统进行充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bject-oriented analysis,OOA)对评估系统建立各种基于对象的模型,包括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3种模型分别从3个不同角度描述所要开发的系统[3]。对象模型定义做什么的实体,是类、对象和对象之间关系的定义集,它为其他两种模型奠定了基础,依靠它可以完成3种模型的集成。因此对象模型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动态模型指出对象接受什么事件触发去做什么。功能模型指明系统应该做什么,能够直接的反映用户对目标系统的真实需求。面向对象是以用例驱动的,用例站在用户的角度描述交互过程,能够精准的描述系统的需求。科研业绩评估系统用例图如图1所示。

上面通过用例分析创建的系统业务模型,能够描述现实系统运作的实际情况,从组成系统的具体操作入手,站在实际使用者的角度观察软件。系统的参与者主要包括评估教师、办事员和管理员。评估教师是系统的主要使用人员,主要完成科研业绩积分的计算和上报工作。管理员是系统的数据维护人员,负责教师基础信息和科研业绩原始材料数据的维护工作。办事员是负责简单的查询、打印等工作。

1.3 功能模块设计

以上面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用例建模为基础,按照“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建立软件的体系结构。根据对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的分析,可以将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进一步划分为用户管理、权限分配、业绩管理、个人上报、院系上报、积分计算、积分查询、分类汇总、导出,打印等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是系统详细设计的基础。

图1 科研业绩评估系统用例图

2 识别分析类

通过对系统开发的用例和问题描述进行“语法分析”,得到潜在的分析类。分析类是概念层次上的内容,用于描述系统中较高层次的对象[4],代表了对系统设计中的一个或几个类以及若干个子系统的抽象[3],一般符合3种基本构造型即边界类、实体类和控制类中的一种。

2.1 边界类

边界类用于建立系统与其参与者之间交互的模型[5],是实现用户界面的类,代表窗口、接口、终端和API等的抽象,是实现用户操作界面的类,每个边界类至少与一个参与者相关。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分析阶段边界类主要有:教师信息管理界面、原始材料维护界面、科研业绩评估界面、分类汇总界面、科研业绩上报界面和打印查询界面等。

2.2 实体类

实体类用于长效持久的信息建模,通常每个实体类对应数据库中的表,实体类的属性对应数据库表中的字段[6]。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分析阶段实体类主要有:用户类(管理员类、评估教师类、普通教师类、办事人员类)、业绩项目类(论文类、科研项目类、教研项目类、专著教材类、专利类)、积分细则类(论文细则类、科研项目细则类、教研项目细则类、专著教材细则类、专利细则类)和教师积分类等。科研业绩评估系统实体类类图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评估系统实体类类图模型

2.3 控制类

控制类协调任务并捕捉用例中的主要应用逻辑,将用例所特有的行为与实体对象分开,使实体对象在用例和系统中具有更高的复用性,通常用于对一个或几个用例所特有的控制行为进行建模[7],控制用例中的事件顺序,完成重要的业务规则的控制。它独立于环境,在实体类的内部结构或行为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变更,更好的协调实体类的行为[8]。科研业绩评估用例中,评估教师输入初始数据后通过科研业绩评估界面调用EvaluationHandler,EvaluationHandle控制教师类、积分规则类和业绩项目类完成科研业绩积分的评估。评估系统中的控制类如图3所示。

图3 评估系统中的控制类

3 科研业绩评估原则和内容的确定

根据科研业绩材料情况,综合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科研业绩评估原则和内容的确定。首先利用分析、概括和抽象等方法定性完成科研业绩评估材料的初步加工,完成小类项目向大类项目的统一归类。例如将技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统一归类为发明专利类;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和专项基金项目等统一归类为国家级一般项目类[9]。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定量原则,对同样级别的科研项目,无论是理、工、文、管、经、法,项目具有一样的业绩积分;对于SCI等收录的论文,无论是科研论文还是教研论文也具有一样的业绩积分。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相结合能够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估系统[10]。

4 评估系统中业绩积分计算的实现

4.1 算法分析

科研业绩评估系统最核心的工作是完成专业论文、专著教材、科研项目和专利等科研业绩材料积分的计算和汇总工作[11]。根据《岗位业绩积分细则》,不同级别的专业论文、专著教材、科研项目和专利等对应的积分不同;业绩项目中作者排序不同,获得的分配系数不同,获得的积分亦不同。例如国家级一般科研项目结题后能够获得100分业绩积分、市级重点科研项目结题后能够获得15分业绩积分;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能够获得10分业绩积分,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能够获得4分业绩积分;论文独立完成获得系数1,合作完成第一作者获得系数0.7,第二作者获得0.3等。按照这个积分细则,需要对学术论文,教研项目,专著教材和专利等分别完成积分计算,这里给出专业论文积分计算的算法流程图(见图4)。

4.2 算法实现

在充分分析算法结构的基础上,编写Score_paper函数用于计算专业论文的业绩积分,主要程序如下,其中函数Score是根据专业论文级别计算论文初始积分。

图4 专业论文积分计算算法流程图

利用上面的Score_paper计算形成个人的业绩积分后,连同个人信息需要输出,生成电子Word文档和纸质材料。通过“Set Wd_P=CreateObject(″word.application″)”创建 Word对象,用于建立导出的Word文件。在打印输出时需要确定预打印的内容和范围,利用“Worksheets(″计算积分″).Range(″c3″).End(xlDown).Row”选定工作表行号,利用“Worksheets(″计算积分″).Range(″c3:k″ &Worksheets(″计算积分″).Range(″c3″).End(xlDown).Row).PrintOut”对选定区域打印输出。

5 评估系统特点

从软件的架构上看。在分析阶段利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完成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设计,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很好理解问题域和系统责任,接下来 按照“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建立软件的体系结构[12]。在系统的实现阶段,将这些抽象组件细化为实际的组件,形成具体的类和对象,通过顺序图、协作图等动态模型详细解析业务流程。开发的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强、安全性和可重用性好等优点。

从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环境上看。软件的数据库平台选用Excel,利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技术支撑[13],能够满足非网络环境和移动办公的需要,数据存储和备份方便。上报数据用户和数据处理人员无需安装客户端,只需要利用计算机中已经安装好Excel的软件即可。

6 结 语

在深入研读、合理分析《高校岗位业绩积分细则》《岗位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充分了解高校科研业绩评估流程的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对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建立了需求分析模型。通过用例图,对象类图和控制类图等模型的建立[14],逐步完成系统的分析工作,进而完成软件的设计和编码工作。高校科研业绩评估系统的成功研制将促进科研业绩材料管理和业绩评估的规范化[15],提高工作效率。

[1]栾好利,杨 政,周振柳,等.高校岗位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4):168.

[2]郑广成.高职教师教学研资源管理与考核系统的研究[J].软件,2012,33(11):22-24.

[3]王建宇,刘智能.基于UML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4(2):201-202.

[4]魏红娟.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视图建模及分析[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26(1):43-45.

[5]孟勋.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学校人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0):8-9.

[6]杨丽雯,尹华松,张永继.基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系统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北京,2013,9(9):33-36.

[7]林世鑫.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的建站系统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2,9(9):73-76.

[8]张顺顺,党幼云.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专家系统外壳的设计与实现[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26(8):774-778.

[9]胡俊.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考核研究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究,2012,20(20):145-147.

[10]谢依,朱玉双.试论普通高校教师评价体系[J].成功(教育),2013,24(12):157-158.

[11]郑秀才.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绩效测量方法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12):137-138.

[12]谭衢霖.面向对象分类分析提取地籍图地块边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37(4):135-138.

[13]邓朝晖.基于Excel VBA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10(10):213-215.

[14]耿建平,周凡力.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在空调系统中的运用[J].微型机与应用,2012,31(9):90-94.

[15]刘洪,吴丽娟.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196-199.

猜你喜欢
用例面向对象业绩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
面向对象Web开发编程语言的的评估方法
基于面向对象的车辆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