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的肠内营养

2014-05-18 12:28王福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免疫力胃癌供给

王福茹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山东 潍坊 261041)

胃癌术后的肠内营养

王福茹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山东 潍坊 261041)

目的对比传统肠外营养,进一步研究并分析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并所有患者均分至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54例患者都在胃癌手术结束后24 h(一般在术后第2天)进行肠内、肠外营养供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在不同营养供应手段下的身体及肠功能恢复状况、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以及身体免疫能力。同时,注意观察并处理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EN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无论在排气恢复(45.8±4.6)、排泄恢复(44.1±6.2)还是在饮食恢复(108.3±8.2)方面均明显优于PN组,且EN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肠道感染率(7.4%)也都明显优于PN组的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肠外营养供给相比,对胃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供给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肠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而且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营养供给;胃癌;术后;肠内营养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越来越多的人饮食不规律等,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40万新增胃癌患者,比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还要多[1]。因此,对于胃癌治疗手段的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十分必要。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往往均伴有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体内电解质紊乱的症状[2]。这与手术对患者胃肠道造成的损害以及术后禁止进食等原因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如何对胃癌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供给便成为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就肠内营养供给与肠外营养供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肠内营养供给较传统的肠外营养供给效果更佳[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所收集的54例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所有患者男女比例约为2∶1,其中,EN组男女分别为14、13例,PN组男女各有16、11例。所有患者的身高(166±10)cm,体质量(56±20)kg,年龄(53±27)岁,病情病程、手术前各项生理指标以及手术方式差异等无统计学意义。且术中都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2 治疗方法

将上述54例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癌患者均分至传统营养供给的PN组和采用置入营养管至体内的EN组。其中,EN组是在手术结束24 h后,通过手术过程中预置的营养管输送肠内营养制剂,根据术后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选择最佳的输送速率及剂量。同时辅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补充缺失体液。一般3~5 d,待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输送肠内营养制剂,此时,患者需进流食进行营养补充。PN组则是在手术结束24 h后通过体外静脉通路注入相关营养素,同时辅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补充缺失体液。营养提供时间等同EN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力提高情况以及其他生理指标。同时,注意患者在营养供给期间是否出现腹痛、呕吐、发热、胃肠感染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表1 EN、PN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n,h)

表2 EN、PN两组患者营养供给中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过程中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了SPSS19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上述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供给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检验分析。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胃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供给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肠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而且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其中,EN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无论在排气恢复、排泄恢复还是在饮食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PN组,且EN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肠道感染率(7.4%)也都明显低于PN组的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2。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针对胃癌术后营养供给以及护理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突破。随着新的肠内营养制剂的出现以及设备设施的完善,术后肠内营养供给已成为现阶段最为有效的营养供给手段[4]。由于小肠功能是胃癌术后最先恢复的肠功能,这也使得EN治疗成为可能。与传统肠外营养供给相比,EN供给营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刺激肠壁加大血流量,而且能够刺激产生更多的胆汁与胰液,这些能够有效避免肠道黏膜萎缩。同时,EN自身的纤维物质能够有效保护肠道黏膜,增强免疫力[5]。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EN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无论在排气恢复(45.8±4.6)、排泄恢复(44.1±6.2)还是在饮食恢复(108.3±8.2)方面均明显优于PN组,且EN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肠道感染率(7.4%)也都明显低于PN组的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肠外营养供给相比,胃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供给不仅能够快速恢复患者损伤的肠功能,提高免疫力,加快伤口愈合,增加营养,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6]。同时,安全可靠、费用低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供给营养手段。

[1] 高峰,李念梅.46例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肠功能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0,30(4):9.

[2] 应佩秀.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9-670.

[3] 卞红琴.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8-9.

[4] 卢晓明,牛彦锋,王国斌,等.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近期的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2(9):2225-2227.

[5] 梁海鹏.食道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与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4):2285-2287.

[6] 史松梅.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0,16(2):15.

R735.2

B

1671-8194(2014)24-0141-02

猜你喜欢
免疫力胃癌供给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