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

2014-05-21 06:52王子怡
中国服饰 2014年2期
关键词:传情晴雯张生

王子怡

张爱玲说:“再没有心肝的女子,提起自己去年那件织锦缎长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转眼又到了2月14日,年轻人又开始忙着为礼物一掷千金。玫瑰、巧克力自不必少,房子、车子也逐渐普通,若是还有几克拉的钻石那更是极好的。

当代人的爱情实际、理性而物质化、可视化,相比之下古人的爱情则更浪漫、感性,却更深沉绵长。一缕青丝、一件衣服胜过海誓山盟。

古代男女以身相许、托付终生的重要信物有两种。

一种是头发。头发乃人之精血所成,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如果男女两情相悦,剪一缕青丝做信物,那便是最彻底、最毫无保留的托付了。正如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恨歌的爱情故事。事实上,毕竟是和贵为天子的高富帅谈恋爱,能够让“后宫粉黛无颜色”,能够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哪有那么容易。

天宝九年,杨贵妃严重仵逆玄宗,玄宗一气之下'将之送归外第。为了重回后宫,于是乎贵妃引刀剪发一缕,托人送给玄宗,以表托付终生的爱恋之情和矢志不渝的忠贞,果然奏效,“玄宗见之惊惋,即使力士召还”。(《旧唐书·后妃列传》)可见—缕青丝的分量!

还有一种以身相许的信物便是衣服,尤其是贴身的内衣。

晴雯的遗憾

在《红楼梦》中,作为十二钗副册之首,晴雯漂亮伶俐,天性纯真,心灵手巧,连阅人无数的贾母和王夫人都说,“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色色比人强”。

但由于种种原因,晴雯被赶出了大观园,罪名是“好好的宝玉,被这小蹄子勾引了”。晴雯临终前,宝玉前去看望,问道:“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晴雯呜咽道:我是个将死之人了,只是有一件事,死也不甘心。虽说我长得好看些,却并没有勾引你,但他们都说我是妖媚狐狸精,勾引了你,其实咱俩清清白白,什么也没干,结果我枉担了,个虚名,这件事,我死也不甘心。

那怎么弥补这个遗憾?只听“咯吱”一声,晴雯把她那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拉了宝玉的手,将指甲搁在他的手中;又回手挣扎着,连揪带脱,在被窝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小袄儿脱下,递给宝玉。宝玉早已会意,连忙解开外衣,将自己的袄儿褪下来,盖在晴雯身上,却把晴雯的红绫小袄儿穿上。送了指甲,换了贴身小袄儿,晴雯哭道:“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

中国人对服装,尤其是比较贴身的服装的观念是:衣人合一,衣以传情。服装不是表面而简单的“第二层肌肤”,而是代表了一个人全部的生命和最真挚的情感。衣服相亲就等于肌肤之亲,以衣相赠就等于以身相许,终生相托。衣服含蓄地寄托和表达了古代男女最海誓山盟的情感。

所以,晴雯临终之前,给了宝玉指甲一一身体的一部分,义和宝玉互换了贴身的衣服,就等于以身相许,就等于有了肌肤之亲,所以晴雯说,“这样我就死而无憾了”。聪明的崔莺莺

《西厢记》中,张生与莺莺私定终身,莺莺母亲要求张生进京赶考,考出个名堂来才肯把莺莺嫁给张生。张生金榜题名高官得坐后,但却未能回来接莺莺。为了给张生送温暖,更为了防止情变,崔莺莺就给张生写了封信,并意味深长地送了张生一个包裹,包裹里都送了什么东西呢?

“只有汗衫一领,裹肚一条,袜儿一双,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

红娘问:“姐夫得了官,岂无这几样东西,寄与他有甚么缘故?”莺莺答:“这你就不知道了。这汗衫他若是和衣卧,便是和我一处宿。但粘着他皮肉,不信不想我温柔。”

红娘又问,那拿这裹肚做什么?莺莺说:“常不离了前后,守着他左右,紧紧的系在心头。”至于袜子么,“拘管他胡乱行走”。

你看,崔莺莺是何等聪明的女人,几件衣服就把张生遥控得服服帖帖。

说文解字:襯-襗-衷

除了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衣以传情”,古代汉语中关于衣服的繁体字同样体现了“衣人合一”。

古代汉语中,“衬”的繁体字写作“襯”。古代的字书《玉篇》说:“襯,近身衣。”襯衣,是最贴近身体、最亲近人体的衣服。

繁体字的“親”是有“见”的,这个“见”很重要,“见”有“目接”和“神遇”的不同层次和深度。“目接”就是“看见”了,但是没走心,但“神遇”则是直指人的内心和灵魂,走心了。正是因为“见”有着“神遇”的深度,所以才会有“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一见如故”,才会有“暗送秋波”,才能够“眉目传情”,甚至是“一见杨过误终身”!

现在的“瓶”简化为“亲”,在QQ、淘宝、抑或在日常的短信、微信中,无“见”之“亲”已经成了发语词,“亲”而不见,何“親”之有?《牡丹亭》里的札丽娘和柳梦梅哪怕在梦里还要见一面,这才有了还魂记的爱情,而且只是在梦里见了一面,杜丽娘就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竟然伤情而逝。可见这走心的一见有多厉害!

所以,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不仅造形、造声,更重要和更难的是造意,思想和情感的传达。

还有一个字是内衣的意思——“襗”。襗是贴身的内衣,由于最贴近人们的身体,并吸纳身体的污垢汗渍,因此也写作襗。

所以辛晓琪的歌《味道》里面唱到:“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的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其实想念的不是衣服,而是想念穿那个外套、那双袜子和分泌那种荷尔蒙味道的人。

贴身的内衣还有一个名字——“衷”。

我们经常说“衷心地祝福……”其实这个“衷心”的“衷”的本义就是贴身的内衣。《说文·衣部》解释说:“衷,裹亵衣。”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穿在最里面、最贴身的衣服叫做“衷”。衷衣又称衷裹衣。

正因为衷衣是贴身贴心地穿在最里面的衣服,所以,“衷”又引申为内心、忠诚等意思。“衷心”指内心、心中;“衷言”指心里话;我们用“衷情、衷肠、衷愫”等词表示内心的情感;用“衷肠话”表示发自内心的话,掏心掏肺的话,肺腑之言,等等。

明人夏完淳《送别》诗曰:“佩君衷裹衣,明我长相忆。”这正是衣以传情的意思和表达。

正因为在中国文化里衣以传情,所以能用衣服来形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都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如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两个人好得穿一条裤子,以及连襟、袍泽之谊、布衣之交等。

西方人认为,衣服是人的“第二层皮肤”(SECONDSKIN),但在中国文化里,衣服即人,衣人合一,服饰代表了一个人全部的生命和最真挚情感。所以懂衣服的张爱玲说:“再没有心肝的女子,提起自己去年那件织锦缎长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这种感情,个中三昧,只有真心爱过的人才会懂。此情可待,当然,你懂的。

猜你喜欢
传情晴雯张生
胡波
团扇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雷打冬
雷打冬
张生题字喻客
Values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晴雯之悔是在悔什么
M的快递
魔法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