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让孩子感受父亲的力量

2014-05-22 23:19头文字D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4年5期
关键词:郭涛石头儿子

头文字D

2013年,一档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让郭涛和石头火了。在节目中,他诠释了一个真实的父亲形象,因此被人称赞,也受到批评。

2014年4月,郭涛携新书《父亲的力量》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其中浓缩了他从一个男孩到男人,再到父亲的蜕变史,他反思了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缺失与不足。这是一段不一样的明星父子关系,值得许多父亲为之深思。

正能量的家庭,他没有

大多数人对郭涛的认识,来自于那部很火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让郭涛在演艺道路上几乎一夜成名。可对他来说,除了名利,还有着另外一番意义,那就是在电影拍摄地重庆,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李燃。

当时,两人在一次聚会上相识。李燃比郭涛小15岁,当年已经36岁的郭涛常称自己是叔儿。这样的年龄差距,并没有阻止爱情的到来。2006年,两人结婚了。婚后,郭涛用和谐来形容自己的婚姻生活。婚后第二年,李燃怀孕了。然而刚得知妻子怀上宝宝时,郭涛并没有初为人父的惊喜。相反,他对未出世的孩子充满担心。“我要做爸爸了,这是肯定的。如果是个男孩的话,那我的成长经历对他是不是会有什么影响?我的成长路上充满着迷惘和痛苦,这么不完美的我,该怎么去对待我的孩子呢?”

面对孩子,郭涛为什么如此忐忑?而他又有着怎样的成长环境?

这些年来,郭涛对外界从不避讳自己出身单亲家庭。正因为如此,父母的情感问题一度让他过得十分拧巴。

郭涛的母亲是陕西人,父亲是北京人。两人原本在青海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本来有机会回北京,但强势的母亲阻挠了父亲回家的愿望,而是让父亲跟着母亲回了西安。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父亲在生活和事业上备受排挤,过得十分委屈。因此,夫妻俩经常抱怨和指责对方,这让年幼的郭涛无法感受家庭的温暖,而是永无休止的争吵。

“他们吵的内容总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无非就是各自的不如意,我听得都烦了,可他们好像永远都吵不够。只要我一跟我妈说别离婚了,她的抱怨就开始变本加厉。”那时候,郭涛刚懂事,无法评论父母之间谁对谁错,也不能选择站队,只能默默忍受父母的争吵。因为正处于青春期,他变得特别压抑、内向。有一次,听完父母吵架,他感到难受极了,甚至跑到厕所吐了。

直到郭涛读大学二年级时,父母终于下定决心离婚。知道自己将变成单亲家庭的孩子,郭涛并没有难受,而是感到了解脱。

由于从小亲眼目睹父母婚姻的失败,这让郭涛对婚姻的选择格外谨慎。

在遇到郭涛之前,李燃本来有一份做得还算不错的工作。但郭涛希望李燃是一个顾家的、温柔的贤妻良母,他希望有了孩子之后,李燃能辞去工作,做全职太太。不仅如此,由于李燃大学的第二专业是播音主持,再加上出色的外貌,曾被一家唱片公司看中,想包装她做歌手。但她回家一商量,郭涛非常反对她进入娱乐圈。郭涛总觉得父母婚姻失败的原因是母亲太强势,尽管父母的职业都不错,但父亲其实是被母亲的强势压制的。他不希望父母婚姻不幸的阴影笼罩着自己,所以,在家庭里,他希望自己处于主导地位。

2007年2月26日,石头出生了,之前担心自己不够正能量,是否会影响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但这些顾虑随着新生命的降临很快消失。面对孩子,他突然领悟到:不管自己是否称职,都要全心全意地对另外一个生命负全责。

委屈,他是被批评最多的父亲

如今,石头已经7岁了。和爸爸一起录完《爸爸去哪儿》后,很多人都评价郭涛对石头的教育过于严厉,甚至外界传闻“石头爸爸,威力巨大,双眼一瞪,石头吓趴”,他成了得到批评最多的爸爸。这让郭涛觉得很困惑。因为一开始,他不觉得自己严厉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严厉的方式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有一次,郭涛在接受媒体采访,现场有点混乱,石头又管不住自己,满场飞跑。郭涛不放心,怕孩子磕着碰着出什么事,就告诉他:“石头你离我近一点,这样爸爸可以保护你。”

说第一遍的时候,郭涛很温和。但石头把爸爸的话当耳旁风,还是自顾自跑到远处去玩。郭涛说了两三次,石头还是我行我素。这时,郭涛有点生气了,就很凶地说:“那你去吧!到那边去!”这种说话的方式确实有点过,但是很起作用,石头马上就乖乖地不乱跑了。

后来,郭涛又和孩子有过一次“矛盾”。那次石头在录制《爸爸去哪儿》时有点不听话,郭涛很生气,觉得既然这是一份工作,就要遵守规则。所以,他就用威慑的方式假装把石头关到大门外,还告诉他不好好做节目就别参加节目了。当时郭涛很严厉,说话的口气也不太好,从石头的眼神中,郭涛看得出,石头有点怕自己。刚训斥完,郭涛心中就有一些后悔,但当时的火气太大了,实在控制不住自己。

直到有一次,有个小朋友打了石头,他却一点没还手。晚上吃饭的时候,摄影师随口跟郭涛提起这件事,郭涛惊讶地说:“他怎么没跟我说呢?”

“石头还指给我看打伤的位置。我以为你知道呢。”摄影师说。

为什么孩子被人打了,宁愿告诉别人也不告诉自己?这让郭涛满脑子疑问。联想到自己平时对他过于严厉,孩子是不是害怕自己?表面上看,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变得听话,但其实在孩子心里,还是会留下一些芥蒂。

因为被外界批评过于严厉,很多人甚至为石头抱不平,这也让郭涛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他发觉自己的教育方式,几乎传承了父亲的方式。

在郭涛的性格中,有着非常顽固、保守的一面。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家人都羞于表达情感,尤其是对男孩子。因为郭涛家三代单传都是男孩,郭涛妹妹的出生带来不一样的气息,也让全家人都变成了重女轻男。在郭涛小时候,他很少感受到爱,也很少被拥抱。特别是父亲的拥抱,在他的记忆中好像从来也没有得到过。那是一段他不愿意想起,却又记忆深刻的往事。

缺少爱,他才会更加渴望爱

从小到大,父亲对他非常严厉,甚至可以谈得上刻板。比如回家后必须要脱鞋,鞋子必须要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上。而在学习上,父亲对他也要求甚高,以至于郭涛在上高中的时候,曾有过一次自杀的经历。

那是一个冬天,原本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郭涛在一次考试中考砸了,父亲得知他的分数后,冷冷地对郭涛说:“你在家里吃我的、喝我的、穿我的,还不给我好好学习?你考这么点分数,还有脸回来?”这句有些刺耳的话,在一瞬间刺痛了郭涛有些倔强的内心。

父亲的话,对他无疑是极大的侮辱。处于青春期的郭涛听父亲说完后,竟然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得只剩下内裤,光着脚转身就出门了。他一口气跑到楼下,坐在台阶上,一个人默默对着天空发呆。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邻居下班回家看到他,诧异地问:“你怎么穿成这样,还不早点回家?”郭涛装作没事人一样,说:“我没事儿,你别管我,赶紧回家吧。”

为了避免再遇到熟人,郭涛干脆走到了空无一人的楼顶。

在冷风呼呼吹的楼顶上,光着身体的郭涛感到彻骨的寒冷。然而比北风更冷的是父亲的挖苦和嘲笑,这些都让他倍感失落。他的脚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搭在半空中,当时对人生失望到极点,他在犹豫往下跳还是不跳。

过了一会儿,身后“咣当”一声,顶楼的门被打开了。他猛然回头,看到同学和校长正喘着粗气朝自己走过来,“别,郭涛,千万别那样想不开!”声音重重的,带着紧迫感,这让他印象特别深。郭涛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觉得自己特别委屈。那些本应该对着亲人哭的眼泪,如今只能对着同学和校长流。

当时他多么渴望,来救自己的不是同学和校长,而是父亲。然而,父亲宁愿在家担心,也不会想到出门寻他。

这是一段让郭涛难以忘怀的回忆,甚至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觉得父亲很难亲近。他试着想过父亲当时的心理状态,这或许就是父亲的尊严吧。他的尊严和面子,有时甚至远远超过了亲情。这也让郭涛生活在一个没有爱、没有关怀的家庭里,同时也把郭涛从这个家越推越远。后来,郭涛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除了感到自己离梦想更近了,最重要的是,终于能够离开家了。

当他有了自己的家之后,他渴望拥有一个有爱的家。尤其有了儿子之后,他更是希望自己和儿子之间没有距离,亲密无间,像哥们儿一样,随便招呼一下,就可以打闹成一团。

可是如今,明明他很爱儿子,为什么儿子这么怕他,还要躲着他,甚至受到伤害都不告诉爸爸。这多么像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怕他,躲着他,不想和他多说话。

他害怕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却又不知不觉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出生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但是很遗憾,郭涛没有。很多中国人的沟通方式,是从父母的沟通方式中遗传下来的,郭涛也不例外,当他下意识这么做的时候,是因为他只知道这种解决方式。石头不听话的时候,郭涛找不到更好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下来,因为他的父母当初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在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同时,郭涛发现在夫妻相处中,自己对妻子其实也过于严厉。

有一次,两人去逛商场,李燃在排队结账,郭涛留在原地等她。这时,有人认出郭涛来了,很快有很多人围过来跟他要签名、合影。郭涛怕妻子找不到自己,又不能轻易离开,所以情绪上比较烦躁。后来见了李燃,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换成别的女孩,一定忍受不了他的粗暴,或反击或者离开。可李燃却默默听他训斥完,并没有多说什么。

家里有些东西的摆放,郭涛都要求一定要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如果李燃不小心挪动了,郭涛就会很生气,一定要求她摆回到原来的位置,和他父亲当年的行为如出一辙。

所以,郭涛觉得,自己的婚姻之所以如此和谐,是因为彼此性格互补。李燃是那种贤良淑德的传统女性,对他充满了包容与顺从,所以他们很少吵得起来。

他或许不是个好爸爸,

但他很投入

郭涛说他感谢《爸爸去哪儿》,让他可以最真实地展现自己,并且意识到自己或许不是一个好爸爸。

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里,郭涛放下面子,向儿子道歉:“爸爸是一个爱你的爸爸,一个关心你、帮助你的爸爸,也是一个粗心的、有缺点的爸爸。看到节目里爸爸的表现,爸爸会脸红,也会反思,爸爸一心一意为你好,但有时候过于心急、方法简单,爸爸也在不断学习、矫正,请你体谅爸爸。”

之后,他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请石头监督自己。有时,郭涛忍不住要对石头吼,石头就会说:“你不是说要做一个慈祥的爸爸吗?你不许吼我。”

郭涛意识到自己又凶了,就会尽量控制自己。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虽然郭涛是受到批评最多的爸爸,但石头却是最受好评的儿子。很多观众觉得石头仗义、有人缘、够爷们儿。

而这些优秀的品质,也跟郭涛的教育方式分不开。

郭涛觉得现在大都市家庭的很多男孩子,雄性元素都有所缺失,他希望男孩就应该是个爷们儿。为了让儿子的童年更加丰富,离自然更近一些,郭涛故意把家搬到了郊区。

在郭涛的家里,有一个特别大的院子。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植物,每到秋天一刮风,树上就会掉下来一大堆树叶。看到满地金黄的树叶,石头兴奋得不得了,趁阿姨还没有清理走之前,赶紧冲过去,一下子滚到树叶堆里,又踢又扔,在地上打一个滚儿,爬起来,再抓一把树叶往空中散去……玩得乐此不疲。要是院子外也落满了树叶,石头就更高兴了,赶紧骑上自行车,从树叶上骑过,听着“咯吱咯吱”的声音,石头一边往前骑一边冲着家里喊:“爸爸,快出来跟我一起玩。”郭涛就会赶紧出来,陪着儿子一起玩。

面对大自然,石头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因为他放学后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去旷野里找小动物、骑马、打冰球……把多余的精力消耗掉,皮肤晒得黑黑的,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而这些都是都市里的孩子所缺乏的东西。

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孩子,会变得外向开朗,心也总是敞亮的。

石头喜欢很男性化的项目。比如,他喜欢拼插机器人。自己买来材料,按照图纸,一点一点找出来,然后慢慢拼成一个大机器人。

一回家,看到儿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怪型机器人,郭涛会及时给予鼓励,“好样的!儿子!都学会创造了,这机器人长得真特别!”

因为工作忙碌,郭涛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甚至错过了许多石头的第一次。他的教育方式有时候简单粗暴,并不完美,但他很欣慰,石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仍然有着许多潜质和美好品德,他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欣慰和骄傲。

随着《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走红,妻子李燃也渐渐从家庭走到前台。而郭涛也渐渐意识到,爱老婆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2014年1月2日22时21分,郭涛通过微博晒出了和老婆的恩爱照,并发表爱妻感言:“天色已晚,趁孩儿睡下,叔儿想说些心里话。2013年,石头亲妈李燃你辛苦了,家里家外,忙前忙后,从早到晚,你从不抱怨我因拍戏常年在外地不陪你,还偶尔忍受我的坏脾气,通过和石头的单独相处,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你为我们付出了太多。2014年,叔儿发誓也要带着你闯世界,绝不落下!”

曾经生活在一个不完整家庭中的郭涛,曾经有过教育的困惑、对父母的拧巴、对妻子的大男子主义……但他正在慢慢走出来,反思自己,改变自己,让我们一起期待郭涛的成长。

猜你喜欢
郭涛石头儿子
打儿子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动物园里真热闹
传“电报”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Novel attribute-based framework for halftone watermarking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