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属含倍半萜化合物物种学名考证

2014-05-30 10:48陈卓赵宏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9期

陈卓 赵宏

摘要[目的]植物化学研究中普遍存在学名混乱导致化合物基源不清的问题,建议重视物种鉴定,从源头上杜绝学名混乱现象,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方法]通过文献考证,研究截至目前千里光属已报道的共149种含有倍半萜化合物的物种。[结果]已转移属的物种有26种,有多达56种存在学名问题,其中异名种33种,裸名种15 种,尚未确定名种8种。[结论]这种学术研究本源的不规范导致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与载体植物张冠李戴,使得研究的可信度降低。

关键词千里光属;含倍半萜化合物物种;学名考证

中图分类号S567;Q9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9-02529-03

作者简介陈卓(1989-),女,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用植物资源学。*通讯作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和分类学方面的研究。

1千里光属研究概况

在植物化学研究中,有很多因学名混乱导致的化合物基源不清的问题。例如,国内叫做“猫眼草”的植物,与其名称相似的植物或中药有十余种,在研究中常与中药泽漆、甘遂和乳浆草混淆不清[1-7]。

千里光属(Senecio L.)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全世界有1 200余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8]。目前,针对千里光属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千里光属的特征性化合物之一,已在该类群149种植物中发现623种倍半萜类化合物[9]。

由于该属植物种类众多,属的界定较混乱,广义千里光属(Senecio L. s.l.)和狭义千里光属(Senecio L. s.s.)之称经常并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分类证据的出现都使该属的界定和属内物种的数量出现一定的波动,一些关系比较近的周边小属(Satellite genera)和千里光属时常分分合合[10]。然而,鉴于植物学名是植物在国际上唯一通用的合法名称,植物分类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的鉴定、植物的命名。由学名混乱导致的化合物基源不清的现象实在不胜枚举。在千里光属中含倍半萜化合物物种的相关报道和文献中,有些物种存在学名问题,甚至有些是错误的。这不仅给学术交流造成诸多不便,而且使得研究成果的可信度下降。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对这149种含倍半萜化合物的千里光属植物进行学名考证,对植物鉴定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以期提示应从源头上解决由于物种鉴定有误而带来的化合物归属不清和分类混乱的问题,从而避免物种和对应化合物之间张冠李戴的现象。

2千里光属存在的物种学名问题

以英美植物学家联合编撰的The Plant List —A working list of all plant species 权威著作作为学名规范依据,对千里光属149种含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物种逐一进行文献研究。由表1可知,在已报道的物种中,有多达56种存在学名问题,包括裸名种15种,尚未确定名种8种,异名种33种。其中,有26种已经转移到Synotis,Pentacalia,Kleinia,Packera,Dendrophorbium,Jacobae,Tephroseris,Brachyglottis,Elekmania 和Caucasalia10屬中。

3原因分析

物种鉴定有误或学名有误有很多原因。一些物种的鉴定是根据当时的分类系统来鉴定的,后来在新的系统中出现了属的转移,造成学名的不统一。一些争议物种也会出现学名不统一的现象。 很多从事植物化学或天然产物的研究者因为对物种的分类不很是了解,有的也没有凭证标本,或所依托的鉴定者缺少很好的专业背景,导致出现很多的异名和裸名。很多植物材料购置于药材市场的饮片。在药材的采集和鉴定过程中,采集者很少请植物分类的专家帮助鉴定,也没有凭证标本。他们很有可能把认为形态学相似的或认为是一种的植物混在一起,制成饮片后很难确定到种。因此,很多植物药效相似的物种就被定为一类,同名异物的现象极其普遍,在我国的中药材市场更是如此。

4结语

由于物种鉴定有误而导致分离到的化合物从源头上出现错误或不统一以及化合物无法“认祖归宗”的现象,在目前极为常见。这种将错就错的局面会给物种分类及其经济利用带来很大的误导。有很多案例因为物种源头的错误而导致“张冠李戴”。 所以,在相关研究方面,应准确鉴定物种,科学确定和使用其正确学名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同时,保存凭证标本和保留采集地点的原始记录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肖宝红,张春玲,武晓.猫眼草水提物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1002-1005.

[2] 张春玲,肖宝红.猫眼水提物对Lewis肺癌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2):901-903.

[3] 肖宝红,张春玲,张蓉,等.中药猫眼草抑癌作用的动物实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48-51.

[4] 肖宝红,张春玲,王英年,等.中药猫眼草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525-528.

[5] 万鲲,王世玲.猫眼草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1):37-39.

[6] 王春景,胡小梅,刘高峰,等.安徽产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与其生物活性[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3):21-23.

[7] 何江波,刘光明.泽漆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0,9(6):5-6.

[8] CHEN Y L, NORDENSTAM B,JEFFREY C,et al.Senecio[M].Flora of China,Science Press (Beijing) &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St.Louis),2011:20-21,50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