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验室管理工作

2014-05-30 10:48孙进秦光蔚周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体系管理

孙进 秦光蔚 周祥

摘要分析了小型化验室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归纳了小型化验室的管理要点,探讨了小型化验室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构建合适的质量体系以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型化验室;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S-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9-02532-02

作者简介孙进(1979-),男,江苏东台人,农艺师,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各种实验室认证工作的蓬勃开展,化验室无论是作为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部门还是独立第三方公正机构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的认可。每年都有不少关于化验室管理的专著出版。越来越多的化验室建立完备的质量体系,采用管理信息系统。部分实力较强的化验室甚至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出专用的管理系统。但是,小型化验室管理的粗放与混乱仍相当普遍。为此,笔者探讨了根据小型化验室特点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方法。

1小型化验室管理常见问题

1.1人力资源不足小型化验室的“小”,首先体现在人员的“少”上。化验室日常管理中出现的许多常见问题如检测环境脏乱、仪器设备维护不足等都可以归结为人员不足或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许多管理者习惯性地将问题归结为“人手不够”。

1.2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少规模较小的化验室由于人手较少或检测业务不多,在日常管理上比较松散、随意,没有完备的管理体系,甚至岗位职责的明确、仪器试剂的管理、检测质量的控制等必要的管理工作都没有正常开展。

1.3管理体系不切实际也有许多小型化验室的领导很重视管理工作,制定了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大多照搬其他比较优秀的化验室体系文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优化,使得管理工作沦为形式主义活动,反而增加了工作负担,浪费了管理资源。

2 小型化验室管理的要点

2.1检测人员的选拔作为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是小型化验室面临的最大限制因素。在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的局面难以得到改变的前提下,小型化验室管理者应更加注重检测人员的选拔,将合适的人选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从而使得宝贵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作为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检测人员首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当然有助于检测工作的开展以及技术难题的解决,但作为一般技术人员,其技能是可以通过后期培训与锻炼来获得的。所以,检测人员的选拔应首先考虑这一岗位的特殊性,更多考量候选人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勤俭节约等道德素质[1]。这些因素不仅决定检测员个人工作的准确度与效率,而且将对整个企业产品质量或公正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声誉等产生影响。小型化验室因其员工往往身兼数职、缺乏监督而更易受到影响。

2.2岗位职责的明确小型化验室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岗位不分,即不作具体分工,有了任务就一起做。作为权宜之计,这确实可以缓解小型化验室人手不足的矛盾,但更可能产生的后果是职责不清、劳逸不均,甚至在发生检测事故后也无法追究责任。所以,即使是在人员很少的化验室,也要在岗位上做起码的划分、隔离。如,设置业务室与检测室,由业务室进行抽样、收样、编号(盲样处理)等操作,保证检测人员不接触样品的来源信息,而业务室编制的检测报告也须经检测人员核对、签字,保证编号、结果的一致性,从而确保任何岗位的工作人员都不会被恶意收买或篡改数据[2];即使在检测室内部,小型化验室可以不硬性规定检测人员与检测项目的对应关系,以做到灵活调剂、提高效率,但是在完成具体的检测任务时,也应由操作人员签字,保证在发生检测事故后能够追溯原因、追究责任,有利于绩效考评。

2.3安全知识的普及化验室其实是较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危险场所,即使是小型化验室一般也要使用到水、电、燃气、化学试剂(包括易挥发的、强腐蚀性的、有毒有害的等)、高压气瓶等各类物资。在有限空间内密集多种危险物资,如果不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那么不仅易引发事故,在事故发生后也会因处置不当而造成次生伤害。在笔者接触过的小型化验室中,不少化验室都配备有灭火器,但能说清灭火器类型、适用范围的化验室工作人员不超过一半;大多数化验室都能做到化学药品分类存放,但能做到药品柜通风、灭火方法不同的药品隔离存放的则几乎没有。安全管理中的这些细节反映出小型化验室管理者普遍性的安全观念缺失、安全知识缺乏。

2.4仪器试剂的管护仪器设备、药品试剂是化验室最主要的固定资产,也是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对它们的维护关系到化验室检测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般来说,所有化验室都会开展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特别是对贵重仪器、精密仪器的维护,但小型化验室常由于各种原因有意无意地忽视对价值和精密度不太高的常规仪器设备的维护,比如最常见的酸度计,曾有不少小型化验室的检测人员反映过酸度计响应速度变慢、检测时间变长的问题。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pH电极老化后的正常现象,却反映出电极性能下降后没有及时更换的问题。对化学试剂的质量维护在小型化验室中更是普遍缺失。多种药品共用一个药品柜、盐酸、硝酸、硫酸等常用试剂原瓶与其他配制试剂混放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需要单独存放并定期核查的标准试剂、标准溶液也被随意乱放。对仪器试剂的管护在技术上并不特别困难,疏忽的根源主要还在于缺少意识、重视不足。

2.5检测结果的控制检测结果是化验室的最终產品。对检测结果的控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化验室管理水平最好的体现。在质量体系比较健全的化验室,技术负责人对于化验室每个检测项目的检测误差都会有清楚的认识,但这对大多数小型化验室来说有着相当的难度,原因就在于结果质量控制工作的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常见控制手段有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监控、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使用相同方法重复检测、留样复检、对有相关性的参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等[3]。大多化验室都会正常开展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监控、重复检测等工作。小型化验室会偶尔开展留样复检,对有相关性的参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等活动。但是,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活动则因为信息闭塞、技术信心不足等而基本不参加。除上述几种方法之外,利用留样或标准物质开展多人、多机平行检测也是适合小型化验室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不仅可以掌握整个化验室检测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在结果出现异常时也有助于迅速排查问题、整改纠正。

3 结语

化验室的管理笼统地讲就是化验室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执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将其概括为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检测和/或校准分包、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合同评审、申诉和投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11项管理要求及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8项技术要求[4]。准则中的大部分要求对所有化验室都是通用的,都是正常运转时必须开展的管理活动,但也有少数要求在部分化验室中无需开展,如检测和/或校准分包、合同评审、申诉和投诉等在不涉及委托检验服务的内部化验室无从说起,而且即使同一项要求在不同化验室开展的形式、重点、尺度等根据实际情况也理应有所不同。因此,做好小型化验室管理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化验室管理工作的要点,熟悉所在行业化验室工作的特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拥有的资源及其素质,因地制宜地构建合适的质量体系,并开展行之有效的执行,不留漏洞,也不要好高骛远、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 徐昌华.化验员必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

[2] 刘鹏起,张玉娜,徐坤.小型饲料厂化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饲料工业,2011(9):62-65.

[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45.

[4]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Z].2006.

猜你喜欢
体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体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