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2014-05-30 10:48马文秋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相关分析产量

马文秋

摘要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大豆产品,对不同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株高基础上降低株高,增加主茎节数、每株粒数、分枝数、每株荚数、每株有效荚数、主茎粒数、主茎荚数,降低瘪粒率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产量。在一定株高基础上降低株高是由于植株过高会引起倒伏,反而造成减产。

关键词 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8-02245-02

在大豆育种实践中,高产优质是最终目标,但产量受地力因素及环境的影响较大,往往由于环境条件及所用试材、试验方法等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同研究者对大豆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差异很大,甚至得出不同的结果。宋启建等指出,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关系的密切程度大于与形态性状及生育期[1]。姜永平等认为,大豆单株产量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2]。王金陵等认为,株高、生育期、单株节数与产量均呈正相关[3-5]。综上所述,大豆的各种性状之间各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导大豆育种实践,笔者选取10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经田间调查、测定,进行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以揭示影响大豆产量的性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0个大豆品种分别是:亚有限型,9305、9316、辽豆10号;无限型,93194、88801061、H5604;有限型,91079、887513210、9132、铁丰27。该10个大豆品种结荚习性不同,株高、分枝数等各种农艺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行长5 m,行距60 cm,株距12 cm,8行区,3次重复,小区面积24 m2,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

1.2 指标测定与处理

成熟后每小区取3 m2进行考种,测定植株全重、粒重。在每小区中取10株分别测量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结荚高度、株瘪荚数、粒数、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粒茎比及主茎和分枝的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四粒荚数。然后将各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r=n∑(xy)-(∑x)(∑y)[n∑(x2)-(∑x)2[n∑(y2)-(∑y)2]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1.1

株高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株高与主茎节数、结荚高度、主茎粒数、主茎荚数、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分枝数、主茎瘪荚数、分枝粒数、分枝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2

茎粗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茎粗与主茎粒数、主茎荚数、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每株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3

主茎节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主茎节数与结荚高度、主茎粒数、主茎荚数、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分枝数、主茎瘪荚数、分枝粒数、分枝瘪荚数、分枝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4

分枝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分枝数与每株荚数、每株粒数、主茎荚数、分枝粒数、分枝瘪荚数、分枝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茎粒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5

结荚高度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结荚高度与主茎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分枝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6

每株荚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每株荚数与每株粒数、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7

每株粒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每株粒数与主茎粒数、主茎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8

主莖粒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主茎粒数与主茎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茎瘪荚数、分枝粒数、分枝荚数、分枝瘪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9

主茎瘪荚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主茎瘪荚数与分枝粒数、分枝荚数、分枝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10

主茎荚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主茎荚数与分枝粒数、分枝荚数、分枝瘪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11

分枝粒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分枝粒数与分枝荚数、分枝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12

分枝瘪荚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分枝瘪荚数与分枝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1.13

分枝荚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由表1可知,分枝荚数与百粒重、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呈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2.2 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为了研究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对各性状与产量进行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由表2可知,分枝数、每株粒数、每株有效荚数、主茎粒数、主茎一粒荚数、主茎二粒荚数、主茎总荚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每株荚数、粒茎比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茎粗、节数、分枝一粒荚数、分枝二粒荚数、分枝三粒荚数、生物产量、百粒重与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结荚高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每株瘪荚数、主茎四粒荚数、主茎瘪荚数、主茎三粒荚数、分枝瘪荚数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株高基础上,降低株高,增加主茎节数、每株粒数、分枝数、每株荚数、每株有效荚数、主茎粒数、主茎荚数,降低瘪粒率都会不同程度提高产量。在一定

株高基础上降低株高是由于植株过高会引起倒伏,反而造成减产。由于大豆产量是诸多性状共同决定的,对某一性状的选择势必影响其他性状对产量的效应,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仅仅一年试验就能完全搞清的,因此该研究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相关分析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与蒸煮品质相关分析
海南红毛丹栽培品系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的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关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