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

2014-06-05 12:34华占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诈骗主体

华占伟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学目标。如何提高思品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使学生获得预期的和应有的进步与发展,是值得思品课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以学定教,做到顺学而导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能否体现以学定教的目的,关键要看学生该怎么学,教师是否能做到就怎么教。重点要看学是否为教提供依据,教是否为学服务。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渐进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学生从未知到知、不会到会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一般性的知和会,还要善于挖掘隐藏在显性知识背后的一些隐性知识。例如,在教学“公共生活注重规范”时,就要求学生做社会调查,让学生调查自己父母、邻居等有多少人收到电讯、信用卡等诈骗信息,收到诈骗信息后又是如何去处理的。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用他们独特的视角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诈骗信息时有出现。教师再引导学生遇到诈骗信息等类似问题时,要有自我防范意识,学会防骗的方法,提高自我安全意识,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合法权益。

二、重视学生主体,突出主体参与

新课改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生本化观念应该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地说,就是教学中的各项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管理者与参与者,能以主人翁的意识开展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生本化理念的要求就是要在教学管理中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与技能等问题。主体参与意识,既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还要把他们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主体意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地尝试,通过改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也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观念,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使课堂更加高效

生活是知识的基础。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爱与帮助,创造和谐的学习与生活氛围,让学生有信心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开展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如优秀生要帮助“学困生”学习,即给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而难度大的学习任务,如讨论探究、反馈评价等,由优秀生完成,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其次,要联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的历史文化淀积、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如生态校园、生态文明村、文明户等,一定要恰当地、经常性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才能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使课堂更加高效。

四、开展讨论探究,感悟其中道理

讨论能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碰撞。讨论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让学生认识如何做到换位思考,相互支持;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相互帮助的道理。学会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不妨设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开学发书的时候,某同学拿到新书后却发现有一页破损,于是很想让给后面的同学,但他想后面的同学肯定不会要的,于是他自己留下了。问:这个同学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想?如何做?这个情景让学生从实质意义上来理解其中的道理。在这样的讨论与探究中,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和谐,学生的情绪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总之,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生活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应贯穿生活化原则,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活动,以体验生活的方式,最终达到指导学生生活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诈骗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