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及培养策略

2014-06-05 10:03刘静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数学家课本家长

刘静

当今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老师不可能替学生把所有的知识准备好,学生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具有不断获得知识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是否会获取知识的重要表现。人们往往会认为阅读能力应该是语文或者英语学习应该有的能力,但是数学其实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一、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价值

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在学生的眼里总是与无休止的题目联系在一起,没有语文那样的诗情画意,也没有历史那样的有故事。许多孩子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是单纯地为了分数而学习数学,没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也无法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生的世界里慢慢开始害怕数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来获取数学信息,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喜悦,并且如果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主动的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⒉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阅读需要认真地阅读每一个图标和例子,只有仔细地、认真地阅读,学生才能充分理解每个步骤。要想充分地进行阅读和理解,就需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组织能力。教师通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

⒈错误地认识数学阅读

很多学校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很多学者也认为阅读能力是语文科目的教学任务,和数学没有任何的关系,认为只要是语文阅读能力增强,数学阅读能力就会增强。语文阅读和数学阅读之间是有相关联系的,但是数学阅读是有自身的特点的。目前,很多学校语文阅读开展得非常好,但是重视数学阅读的学校是非常少的,例如,大多数学校早上的早读都安排给了语文和英语,但是很少有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数学。

⒉缺乏有效的要求与指导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注重的是讲解和练习,由于对数学阅读没有强烈的意识,所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数学阅读的要求和指导。老师往往把课本当作习题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指导学生完成课本那一页的哪些题目,但是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阅读时间。由于教师没有要求阅读课本,使得学生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不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

关于课外的阅读,家长更是缺乏指导。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关心的总是学习成绩,关于购买数学书也总是停留在奥数辅导等几本书上,关于数学阅读的书,很多家长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并且家长基本上不会和孩子谈论关于数学阅读的体会等。

三、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⒈转变观念,重视数学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要以学生为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局面,将数学阅读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去,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学生的阅读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带动更多的学生及家长参与到数学阅读活动中来。

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读物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读,快乐轻松地去读。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例如,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老一辈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还有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德国数学家高斯等数学家的故事。当学生开始对数学阅读有兴趣之后,我们可以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例如:《数学司令》、《数学西游一记》、《数学智斗记》、《数学王国历险记》、《数学小眼镜》、《数学动物园》、《数学神探006》,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及时地进行鼓励,因为孩子的好胜心是很强的,如果学生进行了阅读并且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就要对学生及时地进行表扬,以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家课本家长
“买来的”数学家
爱睡懒觉的数学家
数学家相亲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家长请吃药Ⅱ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