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例说

2014-06-05 10:04朱霄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两件事例文灾难

朱霄

小学语文实施“阅读———写作”教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案例对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一、借助例文,发挥引导作用

小学语文课文《自由与生命》,文章开头如此描述:“八月的一天下午,有暖洋洋的天气,几个小孩儿在用扫帚捕捉那些美丽的在空中飞舞的蝴蝶,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童年时所发生的一件有着深刻印象的事。我在那个时候才十一岁,在那卡罗莱纳州生活,经常会捕捉很多野生活物,并将它们关在笼子里,但是,自从发生那件事之后,我完全丧失了捕捉野生活物的兴趣。”语文老师认为,这种引入方式非常好,能够激发学生去阅读和讨论,并让学生思考在此段中一共描述了几件事。讨论过后,学生会发现一共写了两件事,而且其中一件事是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回忆出来的。在这时,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件事的关系进行探究,并分析这样描述的好处。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很快意识到作者写第一件事,主要就是为了将第二件事引出来,而且这两件事存在相似性。语文老师在此时因势利导,调查讲台下学生的写作习惯:“有没有哪个学生很想讲一个故事,却又不想将这个故事直接描述出来,而且也不知到通过哪种角度将这个故事引入?”这样,引导就会发挥作用。

二、设置场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通常而言,对场面进行描写的例文能够帮助学生迁移性地对场面类作文进行描写,而且对景物进行描写的例文同样有利于学生习作。让我们看一下以下关于《地球灾难》师生互动的例子。

师:地球作为我们最亲爱的母亲,它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可是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我们不断听到我们的母亲在哭泣,在申诉,请问,我们的地球母亲到底为什么会一直哭泣,一直申诉呢?

生(读):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到底什么是“生态灾难”呢?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和图片进行了解(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被残害、核泄漏灾难、非典病毒追踪等图片或者文字资料)。

生:我知道了,就是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长期进行破坏,这样就导致地球给人类也带来了很多灾难。

师:恩格斯在很早以前就给我们提出过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可见近些年来所出现的地震和灾害性天气,可都是大自然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报复啊。

……

师:请问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母亲只是单为他自己伤心哭泣吗?看看课文中是如何写的。

生:为我们人类。

生:宇宙其他地方肯定不会有第二个地球了,如果我们再破坏地球,我们就没有家了。

生:我们可以移民,可是只有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啊,谁能将母亲给抛弃?

生:人类是没有办法移民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宇宙中有第二颗有生命迹象的星球。

对于小学生而言,所阅读的这些例文所呈现的很多优点都是十分隐蔽的。而且在这些学生还未对相关写作方法指导进行系统接触时,所有这些技巧与方法都具有非常强的模糊性。学生理解与掌握例文写作特点的途径,都是语文老师对其作细致、耐心的疏导与讲解。而且语文老师到位的、有意识。写作指导对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产生积极迁移能力非常有利。而重字词轻思想的讲解或者模棱两可的例文讲解通常很难为学生写作指明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两件事例文灾难
助人为乐的刘涛
雷击灾难
李克强特别关心这两件事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感受人大两件事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高速公路通行便捷安全 离不开这两件事的功劳
灾难不是“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