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2014-06-05 10:05虞红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起因交代老爷爷

虞红英

要想使学生写好一篇精练的文章,教师要重在构思取材方面加以指导。

一、有机交代六要素

写清楚一件事,使读者明白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最基本的是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有机的交代清楚。习作课前,我出示学生作文中的这样一段文字:“时间:星期天的下午;地点:补习班;人物:我与郭强强……”指导学生修改。学生七嘴八舌地开修改。同时,告知学生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必须严格巧妙地安排好六要素,写清楚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交代时间,你大可以通过环境气候描写来使读者明了。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应该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重点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较多学生把握不住事情的起因,往往绕一大圈才到正题。如,写助人为乐的某某,他过多地写自己如何遇难题,又如何绞尽脑汁地想,写了两三百字,最后加了一句:“这时,小明来了,帮我解决了难题。啊,小明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显然,明显偏离了主题。其实,交代起因应简洁明了。这篇作文可以改成:“作业时,我遇到了拦路虎,左思右想不得其解。这时,小明来了……”

二、合理构思文章中心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写作宗旨,张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没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是没有写作必要的。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中的猪肚,意在力求文中有货,货即为了充分说明中心,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一篇成功之作,是通过典型事例让读者品悟中心的。“有些人说话爱跑野马,闹得‘游骑无归。有些人作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学生写助人为乐的他(她),可取的题材是见义勇为。那么,如何不离题,怎能确立文章的中心?此时,教师该有意让学生亲自实践,动笔前,指导学生思考:你的作文要突出什么中心?是分担家务?还是助人为乐?是环保意识?还是美好品质……

三、精心设计文章提纲

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是衡量文章成败的又一标准。确立好中心后,先对自己的作文列个提纲: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合理编排。这样,文章才有条不紊,清晰感人。可以这样设计提纲:

题目:感人的一幕

开头:炽热炎炎的夏天,我看到一个年过六十的老爷爷在扫马路;重点:老爷爷不怕汗流浃背,把一辆车上落下的碎砖块都清理掉;结尾:老爷爷大汗淋漓,看着畅通的路面笑了。我感动了。

开头,你要表达什么?开头点题,能使文章寓意明了。中间,如何取舍?通过真实事例,详略得当地叙述是关键所在。结尾,阐述什么?掷地有声是文章一大亮点。起因要简洁,直奔主题;经过要具体,通过事情的过程,结合一定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记叙下来;结尾要有力、深刻,升华主题。或者,可以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直接描写,发人深省。

四、潜心描写细节

细节描写,指环境、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是文章具体生动必不可少的因素。要指导学生对看到的事深入地思考,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使人物形象更加伟大。

一篇作文,好比一幢高楼大厦,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犹如一层层房屋,要紧密配合,相互照应,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文章才能显得结构严谨。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总之,一篇好文章,好在明确的中心,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要让读者百读不厌,就该精于构思,条理清晰。教师要授予学生的是写好作文的方法、窍门。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才身心愉悦、激情飞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endprint

猜你喜欢
起因交代老爷爷
小灵通看老爷爷吃梨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我演老爷爷
交代
交代
卖纸的老爷爷
盗墓者的“交代”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研究设计应交代的内容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