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拓展性阅读的有效性

2014-06-05 10:06徐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本课外阅读读书

徐艳

阅读是学生感知语文、理解语文、运用语文的主要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方式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果仅仅依靠课堂四十分钟和在校时间让学生来阅读是远远不可能达成新课标所规定的这一教学目标的,也与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相悖。在这样的前提下,拓展性阅读应运而生。所谓拓展性阅读,是指从课本出发向课本外延伸、向更深处推进的一种阅读方式。如何使拓展性阅读和课内阅读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呢?

一、多法并举,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推动保持学生持久阅读的动力源泉,只要有了期待,他们就能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地参与其中,最终高效地完成。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哪怕就是成年人,天生就对故事情有独钟,要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首先就可以以故事引路,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使他们徜徉于书中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中,流连于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中,沉醉于优美简练的文本语言中。

二、注重细节,加强方法指导

科学的读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较低的状态,阅读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有些学生拿到书后,一会儿翻到前,一会儿翻到后;有些学生只关注书籍中的插图,问问他们有什么收获,他们要么是支支吾吾,要么就是哑口无言,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他们缺少阅读方法,不知道怎么去读书,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当然这样的指导必须立足课堂,指向课外,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拓展性的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教师要教会每一位学生学会使用新华字典,要让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向这位“不开口的老师”请教,这是拓展阅读必备的条件之一;每节课上课之前要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要具体到如何预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促使学生学会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

1.自绘阅读蓝图

这里的蓝图是指学生的阅读目标,众所周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可以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读书规划,以及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如阅读时间安排、阅读步骤、阅读方法的选择等,这样阅读的效率才会更高,才能更利于拓展性阅读目标的实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要学会随机应变、融会贯通,做出及时调整修改,以不断充实自己的阅读规划和措施,使之更利于阅读目标的达成。

2.优化阅读过程

准备是一种心理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阅读也是如此,只有在阅读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阅读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例如,首先,笔者在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时通常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完成一份读前提问表,如你阅读过程中做过哪些事情?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阅读时遇到拦路虎,如生字、新词,或不能理解的句子,你是怎么做的?哪种文章你最怕读?为什么?要想把这篇文章读懂,需要怎么做?其次,在读的过程中也要时时对照此表,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是否科学有效,如哪些内容需要做笔记,哪些内容需要精读,哪些内容只要粗读,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等等。再次,在阅读结束时还要再次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三、灵活评价,促成阅读习惯

评价是一种反馈、调整和激励手段,每一个阶段的阅读之后,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阅读情况进行一次客观、全面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此阶段的阅读目标是否实现,阅读计划、措施是否落实、科学,阅读效果是否有效等。达成度高的学生要进行表扬,达成度不高的也要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同时,评价方式也也注意多样化,如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讲故事比赛、交流阅读心得、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等。通过此阶段的评价,目的是调整下阶段的阅读目标和计划,使之更合理、有效。由此循环上升,学生就能养成自我调整的阅读行为习惯,阅读能力也自然会显著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拓展性阅读和课外阅读区分开来,首先,课外阅读的时间很明确,那就是课堂以外,而拓展性阅读可以是课外,也可以在课内;其次,课外阅读的范围比较广泛,阅读的内容也不必有具体的要求,而拓展性阅读必须依托课本向外发散延伸,因此相对来说,拓展性阅读比课外阅读指向性更强。

拓展性阅读是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践行的阅读方式,教师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围绕课本进行适度、适当、有效的拓展,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开阔视野,在拓展阅读中习得语文,在拓展阅读中提升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本课外阅读读书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我们一起读书吧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