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学习能力,你培养了吗

2014-06-05 10:10江凯正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班主任目标能力

江凯正

新课程理念着眼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都需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变成以学生为本的主动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行为。在江苏省现行规范办学形势下,随着学生大量自主支配时间的增多,如何让学生自主地用好各种时间,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话题。

从班级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偏弱,表现为:不知道如何用好自主支配的时间,搞不清该自主学习什么内容,不思考采取哪些手段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制定的学习计划往往半途而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班级管理,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对此要加强宏观指导,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通过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说要让学生肯学、乐学,有主动积极学习的欲望,这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一个不肯学、不爱学的学生,很难想象他能主动地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去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所以要激发学生进取的欲望、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肯学、乐学,对自主学习的指导才能落到实处。由于我校生源素质不高,学业基础薄弱,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22%的学生不肯学习,缺乏进取的欲望,上高中往往是家庭所逼,相对应地发现其大量的自主时间往往都是用于贪玩(打球、闲聊、看电视、玩手机等等),而用来学习的时间上很少,学习的信心不足,也就是说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很差,这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习成为一种自主内在的自觉行为。

二、要指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调查发现,自主学习什么,学生往往搞不清。有的才好放矢,对症才好下药,很多人往往把自主学习就等同于完成学科作业,搞不清需要自主学习什么东西,更谈不上预习、复习。其实,就目标角度而言,每科、每天、每周的目标是什么,搞清楚了,自然思路清晰。正如“段段清、天天清、周周清”,知道了清什么,才能思考怎么去清。山田本一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曾在1984年的东京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获得冠军,他的目标分解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他在自传中写到,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接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当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于是,这40公里多一点的赛程被他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后就顺利地跑完了。可见山田本一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大目标分解成了小目标,再逐个击破。自主学习的开展同样也要在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定好学期大目标,学科、阶段目标,再分解成每周、每天、每学科的小目标,这样自主学习就知道该去做什么了,目标有了,自然有的放矢,自主学习的效果才会好起来,而不至于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这种目标和任务的制定,班主任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思考产生,而且要因人而异,切合实际,既要让学生感觉“有奔头”,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同时又不至于不切实际、过大过高;目标的达成情况,班主任还要经常监督,如把目标及完成等情况用便利贴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面,既起到时时提醒作用,又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反思目标的合理性并指导学生及时调整,使得指导落到实处。

三、要指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利用好学习时间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在调查中发现,哪些时间属于自主学习时间,该怎么合理支配,事实上学生往往搞不清。一般他们都认为,课外时间就是自主时间,实际上,自主学习时间应该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索、展示、学习的时间,另一类是课外时间中除了正常的休息娱乐之外的可以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包括早读、自习课、晚自习、节假日等。所以班主任的指导同样也要分成两类。对于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主要由学科教师自行合理把握,做好课前预设,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班主任注意与科任教师沟通,在面上对班级提出一定的要求就可以了;对于课外时间,班主任的指导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完成作业、温故知新等,要让学生感到有事可做及怎么做。当然,班主任要注意各学科的统筹协调,既要防止因作业等学习任务过重、时间不够而完成不了的情况,又不能过轻,使得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大量富余,特别是学习素养不高的学生,一旦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往往就不能自主能动地安排好学业。自主支配时间的使用要求上也要适当明确指导,如有的人晚上背书、早读写作业、一道题目苦思冥想一节课等方式就很不科学,班主任要精心指导学生什么样的时间段适合于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早读课就要大声阅读,夏天午休时间要注意休息,晚饭后散步的时候可以背几个单词,晚自习每节课要充分安排好各项学习任务,临睡前可把当天的学习内容放电影似的回顾一下,做到自主时间的高效利用。

四、要引导学生丰富提高自主学习效益的手段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学生用好自主支配的时间而达到循序渐进呢?

1.建议学生采用“学习整理本”。每周日晚上定好下周小目标,订好每天的学习计划和每个时间段适合完成的事情并思考完成的效果,每天都要写一点学习反思、学习心得。整理本每天都要交班主任批阅,针对其中反映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反馈交流,做好指导。笔者采用这种方式后,发现对学生大有裨益,它使得每天课外时间的自主学习过程富有计划性,有条不紊,目标明确,而且要求学生就一天的想法、反思也写出来,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好的想法建议、指导意见也正好顺便写在上面,成为学生和班主任就自主学习进行交流的一个良好沟通渠道。endprint

2.注意指导学生智慧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如笔记本要教会学生如何记,免得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足的部分课后要补,要及时看;错题本要教会学生怎么记错题,哪些题目值得记、怎么记、记了之后怎么用;作业本要指导学生如何完成,质量上有什么要求;课外资料,丰富多彩,要指导学生买什么样的资料、怎么用等等,这一切班主任都要做好相应的明确的指导,当然,有的需要和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否则学生很容易自主学习了很多时间,结果却是经常走弯路,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信心。

五、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父母往往依顺他们的意见,因而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团队精神。但自主合作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通过共同切磋、互帮互助,使得学生在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主动的发展。

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感悟合作方式的意义,指导成立不同的自主合作学习小组,这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更不是“闹着玩”,而是一个协同共事、取长补短、共同奋进的团队,增强小组合作成员的责任心和向心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强化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识。在自主合作学习时,既要敢于阐明自己的看法,又要关注其他成员的意见,善于取长补短;再次班主任需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对于小组合作的质量加强引导,通过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学生之间的竞争加以科学引导;最后,创设小组通力自主合作才能有效完成的情境,锻炼自主合作的能力。这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就会有使命感。

六、要强化学生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

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艰苦付出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自我掌控能力,要每天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意识到每天要做的事情并思考用哪些时间去做,意识到怎么去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特别是在没有班主任、教师监督的情况下,这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要求是很高的,人往往都有惰性,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做事大多是三分钟热度,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主学习的过程往往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中途而废,可持续性比较差。所以班主任要时时激发学生敢于吃苦、刻苦拼搏的精神,让自主学习不是一种短期行为,如昙花一现似的,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吝奖励与激励,通过班主任这个外因,促进学生这个内因的转化,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而言,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需要21天左右,如果我们能够督促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一个月的自主学习的话,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就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平时教师再经常提醒、督促,这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必然是大有益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班主任的指导必须要及时到位并长期持续。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既需要学生自主能动的计划与坚持,更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指导,二者密切结合,当然,也需要任课教师的大力协助,这样必然会更加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主任目标能力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夸夸我的班主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