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最旺盛的枝条

2014-06-05 10:12张前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农毕加索枝条

张前

童年时期的毕加索曾经让他的父亲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非常烦恼,因为毕加索的学业非常糟糕,一度被老师和同学们耻笑为“傻子”。

1881年,毕加索进入马拉加市一家小学读书,然而,这个瘦弱的小男孩根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课本上,满脑子都是奇思怪想。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就连最简单的“2+1”他都算不出得数。老师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常常私下议论:“布拉斯科真不幸,他们竟然生了一个傻瓜儿子!”

面对儿子的糟糕表现,当时正在大学教美术的布拉斯科忧心忡忡,他曾经采用不同的方法试图让儿子有所转变,但是,收效甚微。

一天,布拉斯科回乡下经过一片庄园,看到一位老农正在为果树剪枝,就饶有兴趣地跟他攀谈起来。布拉斯科询问老农怎样确定哪根树枝该去还是该留,老农说:“保留下来的都是生长最旺盛、直立的枝条,那些旁逸斜出毫无开花结果潜力的枝条就会毫不留情地剪掉。”

这句话像一道电光一样,让布拉斯科不禁眼前一亮。他想,既然儿子不是学习的料,又何必苦苦逼迫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呢?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能画出许多构思奇特的作品,这难道不是他最旺盛、直立的“枝条”吗?

布拉斯科决定改变教育思路,忽略毕加索身上那些糟糕的缺点,专心培养他在绘画方面的才能。

那天回到家后,布拉斯科一改往日冷峻的面孔,他捧起儿子小毕加索的脸,亲切地对他说:“孩子,爸爸思考过了,你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是个绘画天才,将来你一定能在绘画这个领域独树一帜。”

面对父亲的突然转变,小毕加索显得无所适从,不过,他从父亲坚毅的表情中,总算终于找回了一些自信。

接下来,父亲布拉斯科再也不强求儿子在学业上有什么上进,而是千方百计为儿子创造绘画的条件。渐渐的,小毕加索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在父亲的鼓励下,小毕加索在绘画方面的天赋愈来愈明显,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但是,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被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毋庸赘述了,十几年后,毕加索凭着自己非凡的绘画才能,成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父亲布拉斯科果断剪除毕加索这棵小树身上无用枝条,留下最旺盛、直立的“枝条”,终于将毕加索培养成一棵参天大树的故事足以让天下为人师、为人父母者思考: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我们不能拿别的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积极发现孩子身上蕴藏的优点,并加以赏识鼓励,每个孩子都可以成长为一棵“大树”。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农毕加索枝条
《梦》和毕加索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老龙和老农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老农答记者
绝句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