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条件下水电工程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研究

2014-06-07 13:07沙德智朱俊杰
山西建筑 2014年17期
关键词:变形体剪应变分布图

沙德智 朱俊杰*

(四川省地质矿产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1 概述

某水电站坝址区发育一变形体。该变形体具有方量大,变形明显,近坝等特点,失稳之后可能击起的涌浪将直接威胁坝体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其稳定性展开评价关系到该水电站的安全。本文在对该变形体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变形体蓄水条件下的变形特征与稳定性进行评价[1-6]。

2 变形体的基本特征

该变形体位于坝前约800 m的岸坡,形态不规则。表部地形坡度约43°,后缘为变形体平台。

变形体纵向长度210 m,宽约154 m。后缘高程为1 800 m。总体积约87万m3,正常蓄水位水上部分约54万m3。水下部分约33万m3。变形体前缘底界高程1 600 m左右。

3 计算模型

根据边坡地质模型,建立计算模型(见图1)。具体模型范围如下:X方向800 m;Y方向380 m;Z方向约700 m。岩体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岩体力学参数

4 蓄水状态下变形体变形特征

蓄水后,边坡最大主应力分布见图2,最小主应力见图3。由图2可知:从边坡地表向岩层深部最大主应力逐步增大。由图3可知,蓄水状态下最小主应力整体为压应力,在变形体的边界和地形凸出的部位出现拉应力。同时,潜在滑带出现了拉应力集中区,这也表明,蓄水后,坡体应力环境不利于坡体稳定性。

图1 变形体计算模型

图2 最大主应力分布图

蓄水后,变形体后位移较前缘大,从变形控制的角度来说,坡体变形受控于前缘滑体,从图4~图7可以看出,水平位移最大的地方发生在坡体的前缘。横向上下游区位移较上游区大。

图3 最小主应力分布图

图4 位移分布图

图5 水平位移分布图

图6 剖面总位移分布图

5 蓄水条件下变形体稳定评价

强度折减法是以调整岩土体的强度指标为出发点,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不断地增加折减次数,直至其达到临界状态,得到的折减系数为稳定系数。在变形体内设置监测点,根据各个监测点在不同强度折减系数时的水平位移,可以得到如图8所示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折减系数从1.15变为1.16时,变形体位移剧增。

图7 剖面水平位移分布图

图8 监测点位移与K关系曲线

图9 K=1.05剪应变增量云图

图10 K=1.1剪应变增量云图

图9~图12为不同折减系数下蓄水工况下模型剪应变增量云图,可知,随着折减系数的增加,塑性区逐渐扩大,当K=1.17时,剪应变增量贯通,变形体已处于失稳状态。因此可认为1.17为该边坡蓄水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

图11 K=1.15剪应变增量云图

图12 K=1.17剪应变增量云图

6 结语

1)坡体的变形特征是受地形地貌控制的结果。2)在蓄水的情况下,变形体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但变形体的总体稳定性较好,不会发生整体失稳。3)虽然变形体总体稳定性较好,但局部会有破坏现象,因此,为保持在水电站运行期间长期稳定性,应予以加固。

[1]张年学,廖秋林.库水位涨落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地下水动力场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1):3714-3720.

[2]丁秀丽,付 敬,张齐华.三峡水库水位涨落条件下奉节南桥头滑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7):2913-2919.

[3]徐则民,黄润秋,范柱国.滑坡灾害孕育——激发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1):1-9.

[4]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5]沈新普,范 军.意大利瓦洋特水库诱发滑坡的地质力学思考[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27(6):669-673.

[6]中村浩之.论水库滑坡[J].水土保持通报,1990,10(1):53-64.

猜你喜欢
变形体剪应变分布图
基于数值模拟的水位升降对倾倒变形体稳定性影响研究
BRJ山口水库右岸变形体稳定性分析与探讨
四川副子梁山体(上坡)变形体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西部地区水电工程倾倒变形体分布规律及发育条件研究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动力稳定性评价参数试验研究
基于现场液化试验的砂土孔压与剪应变关系研究
坡积土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中国癌症分布图
左右江水冲石器采集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