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低年级建筑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4-06-07 13:07廖宇航
山西建筑 2014年17期
关键词:广西大学建筑设计特色

廖宇航 潘 洌*

(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2.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上海 200092;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00)

1 概述

在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思想和体制对中国建筑教育的重大影响成为既定事实的情况下,作为对外交流频繁、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内知名院校的建筑城规专业,其发展方向一直是中国其他建筑院校的风向标。但是,正如全球与地域、现代与传统的矛盾关系一样,各地建筑教育对应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应该有自身的教育理念与特色。为此,借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二年级“建筑设计一”的教学改革为契机,就如何找到广西大学建筑城规专业教育的自身特色展开探讨,同时也希望对地域建筑创作有所帮助。

2 设计的认知和理论特色

大学二年级核心课程的“建筑设计一”的教学内容是“小型住宅建筑设计”,对于刚刚完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生来说,算是他们的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如何让他们认知设计程序、掌握设计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很关键。为了让学生对设计项目有更深入的体会,设计前期就强调学生要到现场进行调研,并作为一个课程作业来进行。调研的地点由学生选择,设计任务书由老师与学生在共同商议后制定,促使学生在不断调研与讨论的过程中对设计前期有一个初步认知。同时,在调研过程中,结合作为住宅使用主体的人的居住心理与行为的调查,让学生以某些相关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社会调查、建筑设计等经典书籍所列理论骨架为纲进行理论指导,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为后面的主题化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与认知基础。

3 主题的系统化特色

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从一开始就明确5年制的建筑城规专业教学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主题化”课程教学过程,建筑基础课程教学就必须是在一整套宏观教学体系之下的具体化、主题化教学。比如在建筑设计二的教学任务安排上,提出了由“学生心理、行为与宿舍居住空间关系调查”→“我的宿舍设计”→“住宅调查”→“我的住宅设计”一系列逻辑性、参与性较强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在15周的课程中,用2周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生宿舍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图1);用5周的时间,通过做以“我的宿舍”设计为题的小型设计来帮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利用2周的时间让他们对南宁市的相关住宅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修正在宿舍调查和设计中的方法论的不足;最后用6周的时间,让学生结合前面的积累来做一个设计性的总结。

4 教学内容要凸显地域特色

广西作为一个沿边沿海、多民族聚居、地理环境极其复杂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建筑专业教育就应该依托广西少数民族地域条件及自身办学实情为契机来增强其设计教学特色。比如同济大学以海派建筑为其特色,华南理工大学以岭南建筑及亚热带建筑为其特色,昆明理工大学以本地乡土建筑研究为其特色等。当前,建筑城规系有部分老师正从事着广西民族建筑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方向自然而然的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科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就能对广西本土的乡土建筑及地域建筑有所认知,并产生兴趣,这也为他们在5年以后的毕业中,继续从事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知识积累。当然,对于广西大学建筑城规专业来说,要突出教学特色,还要就如何在自身研究生教育水平较低、把建筑城规专业尚依托于土木工程之下的劣势转化成为优势,利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部结构、建筑、设备等专业教师统一排课的特点,通过其他专业老师,如基础制图、土木结构工程专业对建筑城规专业进行更为深入地指导,让感性多于理性的建筑教育有更多的机会和理性的土木工程教育充分交流,为建筑城规学生在感性与理性的专业培训上提供机会,对他们将来确定建筑创作方向、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当然这一切的教学特色,都是以要引起学生对建筑规划专业的兴趣为目的,如本课程结合人体工程学的教学,让同学们两两互助地对自己各种坐姿下的身体尺度进行精准测量;请参加全国结构模型大赛获奖的高年级结构专业学生到课堂与建筑城规学生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上的交流,增加学生对模型制作上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来契入设计主题,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团队交流与创作的乐趣,让学生在ppt陈诉的过程中享受到自我表达的愉悦等等,都是建筑基础教学的特色诉求之一。

表1 宿舍环境分析表

图1 宿舍环境分析图

5 强调教学认知的体验性

对专业知识有限的低年级学生需要在教学中设置能发挥他们想象力的内容,其主题对应着空间想象力的启迪和培养,这里的空间并不限定于城市和建筑空间,而是学生们在感知与体验周边世界中获得的多维空间感知[1],这也是课程设计前期要学生做大量调研和文献综述的主要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相关的空间体验与认知,并能提出针对性强的分析和解决办法。

6 强调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和可体验性

当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网络的力量缩短了地球之间的距离,对于建筑学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机会[2]。威胁来自于学生们可能会完全依赖网络作为创作的一切来源,他们只是坐在电脑面前,凭着自己较少的生活体验与经验积累,面对浩瀚无边的网络世界,从中不假思索的截取片段来作为设计灵感来源和设计手法,这是本课程教学所极力避免的。说它是个机会,是因为如果把网络仅仅看作是创作的手段之一,恰当地设置教学任务和方向,以可以利用学生对其自身成长环境的体验和理解来设置一个开放的题目,激发出学生藏于心中的一些想法和灵感,让他们产生出疑问以后,再带着问题在生活中、网络中,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去分析问题,获得答案。比如本课题就强调学生必须要在他们较为熟悉的学生宿舍中去找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做,可以从课程设计开始就教导学生们多多关注自己周边的环境与事务,对自己身处的环境由懵懂→好奇→疑问→分析→解决这样一个体验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的锻炼,有利于培养他们在高年级设计中能从本土性、地域性、可体验性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7 加强各教学手段之间的联系性

为了使手绘的设计图纸与最终建成模型在概念构思和模型制作指导上有着必然的联系性,本课程在教学中一直强调让学生在图纸上绘制概念草图、一草、二草、正图和细部详图时,要多次结合小比例的工作模型进行尺度与可操作性的推敲,为最终设计方案的清晰、准确表达提供依据。笔者在教学观察中发现,学生在制作小比例尺度模型时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建设实际模型中充满自信。同时他们在不断的课程积累中,对通过手图进行概念推敲→用草模和计算机进一步推敲→用正图进行模型的施工图绘制→最终用成一定比例的模型进行设计表达的设计方法和过程基本掌握。

8 结语

当前,国内外大多建筑城规专业是独立于土木工程学院之外的,截止2010年,在中国175所左右设有建筑城规专业的高等院校中,仅有20多所是与土木工程专业结合设置。顺应研究和设计分工日趋细化的大趋势,建筑规划专业独立设置学院成为必然,但作为现阶段专业还没分离的应对策略,找到广西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自身特色与生存空间也是必然的。

[1]李晓峰.建筑设计与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尝试——传统建筑意象设计教学[J].建筑学报,2003(12):86-87.

[2]田 利.方法的意义——作为建筑师研究指南的《建筑学研究方法》评介[J].建筑学报,2006(11):128-129.

猜你喜欢
广西大学建筑设计特色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广西大学为毕业生制作今昔对比照
广西大学广西创新发展研究院简介
建筑设计的困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1卷总目次
权力控制:权力清单制度背后的公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