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

2014-06-07 05:53阙明坤
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场大学生教育

■阙明坤

为何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

■阙明坤

阙明坤江苏教育工作者

前不久,人社部透露,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约为1%,国家将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2014年至2017年间扶持80万以上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被誉为“第三教育护照”,是培养现代公民的一种综合性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以色列被称为创业国度,平均每2000名以色列人中就有一人创业,正是由于青年大学生踊跃创办小微高科技公司。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过一个统计,如果他们的毕业生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国家的话,将是世界上第17大经济体。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拥有13多亿人口和相当于世界四分之一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对于破解就业难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理说,从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始,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开展了10多年,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社会的呼吁倡导不可谓不强烈,然而大学生创业比例却一直在低比例上徘徊,始终不见实质性增长,与美国20%以上的创业率相比,相差悬殊,这让人费解。从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开的就业报告来看,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最高,也只有4.16%,仅212人,其他大多数高校只有寥寥数十人。这与人社部公布的数据不谋而合。

为何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多年来毫无起色?对此,多数人将其归咎于高校创业教育“纸上谈兵”、创业师资缺乏实践素质、政府扶持政策不力等,但笔者以为这只是看到了某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的缺失。

美国创业教育协会提出,创业是一项终身的学习过程,创业教育是一个涵盖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就像道德教育、安全教育、艺术教育一样,需要从小就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不能等到大学阶段才开展。然而,我国创业教育引入迟、起步晚、发展慢,目前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成绩、排名、等级,注重课本知识、理论知识、背诵书本,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学生从属于书本,学习与实践脱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此早有警醒,他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不教学生动手、用脑。

有人对比发现中美教育的差异,美国学生低分高能,而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美国不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国特别注重基本功;美国考试经常是开卷,一周内交卷即可,中国考试如临大敌,主要目的是为了排名;美国小学生一旦进入就开始参与社会活动,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美国培养的是知识的质疑者,中国则是培养知识的奴仆。显然,在一纸试卷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机制和“标准化”考试的僵化模式下,我们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想象力、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只会被动接受知识,不会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遑论创新创业能力。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成熟、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直到本科、研究生的正规教育。譬如,美国从1998年就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日本从小学就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开展职场参观体验活动。据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的调查,全国1万多所公立中学里,89.7%的中学实施职场体验教学,约九成学校的职场体验时间在3天以内,职场体验的范围很广,包括警察署、医院、福利机构、图书馆、工厂等。德国将创业教育贯穿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材贴近经济生活实际,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企之间、专业之间围绕创业方案形成团队。英国政府从中学开始开设商业课程,其在2005年发起一项中学生做生意的计划,要求所有12岁至18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开创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的评价标准与完备的评价机制,由浅及深,一步一步,从小抓起,才可能会潜移默化中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那时大学生踊跃投身创业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猜你喜欢
职场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