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咳嗽50例

2014-06-09 14:19倪达常彭进谢菁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生金同治肺气

倪达常 彭进 谢菁

湖南医药学院针灸推拿美容 湖南怀化 418000

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咳嗽50例

倪达常 彭进 谢菁

湖南医药学院针灸推拿美容 湖南怀化 418000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咳嗽5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的治疗结果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咳嗽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慢性咳嗽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临床观察

近5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治疗各种慢性咳嗽50例,疗效较为显著,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88岁,平均(51.5± 6.4)岁;病程56-85d,平均(60±3)d;体格检查:20例肺部呼吸音正常,10例呼吸音增粗,20例肺部有啰音,15例桶状胸,32例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血常规:36例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白细胞比例高于正常,14例正常;胸部X线片检查:10例无异常,25例肺纹理增粗,15例肺部感染(肺炎7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肺气肿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者2例);40例咳痰较多,10例痰少或干咳。

1.1.2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5岁,平均(53.5± 5.5)岁;病程56-90d,平均(62±3)d;体格检查:12例肺部呼吸音正常,10例呼吸音增粗,8例肺部有啰音,8例桶状胸,15例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血常规:19例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白细胞比例高于正常,11例正常;胸部X线片检查:11例无异常,8例肺纹理增簇,11例肺部感染(肺炎5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肺气肿3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者3例);21例咳痰较多,9例痰少或干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抗炎、镇咳祛痰等治疗,选用药物:头孢类抗生素、赛庚啶、氨茶碱、必嗽平等,疗程7~15d。

1.2.2 治疗组以培土生金、痰瘀同治为原则组方,基本方:荆芥5~12g防风5~12g羌活5~12g苏梗5~12g细辛1~5g桔梗5~12g杏仁5~12g陈皮5~15g法夏5~12g茯苓5~15g白术5~20g砂仁5~12g枇杷叶5~20g百部5~15g炙紫苑8~15g炙冬花8~15g川贝5~10g炙甘草5~10g丹参5~10g桃仁5~10g红花5~10g乳香5~10g。辨证加减:寒象明显者,改苏梗为苏叶,加蜜麻绒、生姜;热象明显者,去川芎、羌活、苏梗、细辛,选加桑白皮、黄芩、苇根、天花粉、知母、白前等药,改川贝为浙贝,改炙紫苑、炙冬花为生紫苑、生冬花;咽喉红肿者,选加玄参、山豆根、牛蒡子、蝉蜕、乳香、没药等;胸闷不畅、咳痰不爽者,加瓜蒌壳、枳壳;暑湿者加藿香、佩兰;痰多者加重陈皮用量,并选用白芥子、莱菔子、僵蚕;痰少或干咳者选加玉竹、沙参、玄参、蜂蜜;肝火者加栀子、丹皮;病程较长、气虚或肺气欲散者,加黄芪、五味子;肾虚肾不纳气者加蛤蚧。每日1剂,煎汁150~400ml,温服,3~5次/d,疗程7~15d。

1.3 观察项目两组治疗前均查血常规、拍胸部X光片,体查口咽及肺部,观察症状、痰、舌象、脉象。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及胸片,体查口咽及肺部,观察症状、痰、舌象、脉象的变化。

1.4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与异常体征消失(桶状胸除外);血常规、胸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异常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桶状胸除外);血常规、胸片指标接近正常或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好转。无效:症状及异常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血常规、胸片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 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咳嗽是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地呼气,声带振动发声所导致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人体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同时咳嗽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喉炎等疾病。

慢性咳嗽指咳嗽持续时间等于或超过8周,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应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马宏民等认为,其病因及所占比例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为27.9%,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为25.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为15.1%,胃食管反流(GER)为14.0%,双病因70 %,病因未明为10.5%[2]。

祖国医学认为,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一般有声无痰称咳,有痰无声称嗽[3]。临床上多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且病机一致,故合称咳嗽。它既是一个症状,又是一个病名。咳嗽有外感、内伤两大病因,因而相应地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所致,内伤咳嗽是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咳嗽的基本病机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临床上外感内伤兼夹、寒热杂陈者相当多见。中医将慢性咳嗽又称为久咳,部分慢性咳嗽也可归为中医肺胀的范畴。肺居上焦,肺质轻清,肺气以宣为用,以降为顺。笔者以培土生金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咳嗽,并根据具体情况随证加减。所拟方中,荆芥、防风祛风解表,散寒除湿;川芎、羌活行气开郁,发散表寒,祛风燥湿;细辛、苏梗发散表寒,温肺化痰,宣通肺窍,下气宽中;桔梗载药上行达肺,宣开肺气,祛痰止咳;杏仁肃降肺气,祛痰止咳;陈皮、法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咳;茯苓、白术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砂仁和胃醒脾,行气调中,《本草拾遗》谓其"主上气咳嗽";枇杷叶、百部、川贝清润肺胃,降气化痰;紫苑、款冬花温肺下气,消痰止咳;丹参、桃仁、红花、乳香活血化瘀、行气通脉;炙甘草温中补脾,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寒温并用,以温为主;攻补兼施,以攻为主;宣降并用,以宣为主;培土生金,健脾化痰,辅以活血化瘀。全方旨在补土生金,行气化痰,活血化瘀,宣肺降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桔梗中含桔梗粗皂甙,有祛痰镇咳作用,枇杷叶中含三帖酸类成份,有抗炎、镇咳作用,其它一些药物中的提取物或有效成分也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该方实际上隐含了二陈汤、四君子汤、三子养亲汤、荆防败毒散、止嗽散、桃仁红花煎六个方剂的方义,重点突出,配伍合理,用药精当,照顾全面,故能取得较好疗效。临床上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对于各类慢性咳嗽,均可治之。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版)。

[2]马宏民、朱礼星、钟南山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诊断探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11期。

[3]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

R25

B

1009-6019(2014)10-0147-02

猜你喜欢
生金同治肺气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戴永生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咳嗽验案2则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四水同治
中国官窑瓷器的最后辉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华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