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效果自我评估模板的建立△

2014-06-12 02:42刘海红张华刘莎陈雪清张杰葛文彤刘志成倪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助听器中文版使用者

刘海红 张华 刘莎 陈雪清 张杰 葛文彤 刘志成 倪鑫

助听器效果国际性问卷(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由Robyn Cox等于1999年开发完成,目的在于获得助听器在实际聆听环境下的使用效果,同时整合和对比不同助听器选配机构提供的助听器服务的综合效果(英文版IOI-HA见附录1)。该问卷问题简洁,易于实施,涵盖领域广,且避开因文化差异会影响得分的问题,可适用于不同文化和种族间的助听器使用者的助听效果评估。英文版IOI-HA于2002年完成了信度-效度评估[1],同年荷兰语版IOI-HA翻译完成,并完成信度-效度评估[2]。上述评估结果显示IOI-H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在2001年Cardiff举办的听力康复会议上报告,专家组决定将IOI-HA翻译为多个语言版本[3],其中包括中文版(附录2)。

本研究采用IOI-HA中文版为评估工具,对我国助听器选配患者的助听器使用效果及状况展开调查,旨在获得IOI-HA在国人助听器使用者中的调查数据,建立中文版IOI-HA评估模板,为助听器成效研究、临床助听器验配及日常聆听环境中助听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项研究为多中心大样本量调查,调查过程中联合全国范围内17家医疗机构及助听器选配中心同步开展,调查地区涉及北京、上海、浙江、辽宁、吉林、河南等地。调查对象的入选标准如下:①听力水平在1年内无波动;②助听器佩戴经验在3个月以上;③双侧听力损失;④无认知障碍。调查以邮寄的方式开展,根据上述入选标准,课题组向17家选配中心数据库中1 724例满足条件的助听器使用者邮寄调查资料,其中1 247例受试者同意接受调查并填写完成知情同意书,最终1 203份有效问卷纳入统计分析。1 203例助听器使用者中,男647人,女556人,年龄18~93岁,平均60.5±13.5岁。

受试者文化程度分布:5.3%的受试者为文盲,18.7%的受试者具备小学文化程度,35.7%的受试者具备初中文化程度,22.8%的受试者具备高中文化程度,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试者为17.5%。受试者耳聋时间分布:28.0%的受试者耳聋时间不足2年,耳聋时间为3~5年者为29.2%,6~10年者占20.6%,耳聋时间达11年及以上者占22.2%。受试者助听器佩戴时间分布:9.3%的佩戴助听器3~6个月,2.3%的佩戴7~12个月,9.9%的受试者佩戴1~2年,佩戴2年以上的受试者占78.5%。受试者佩戴助听器类型:1.0%的受试者佩戴盒式(body-wear)助听器,47.5%的佩戴耳背式(behind-the-ear,BTE)助听器,28.3%的佩戴耳甲腔式(in-the-ear,ITE)助听器,16.3%的佩戴耳道式(in-the- canal,ITC)助听器,5.1%的佩戴完全耳道式(completely-in-the-canal,CIC)助听器,佩戴开放耳助听器(open fitting)者为1.8%。1 203例受试者各频率裸耳平均听阈见表1。

表1 受试者左、右耳各频率纯音平均听阈(n=1 203例)

1.2IOI-HA问卷内容及评估方法 IOI-HA问卷包括8个问题,第1~7个问题反映助听器使用的7个方面,分别为助听器日常使用时间(daily use,Use)、 助听器对使用者的帮助(benefit,Ben)、 助听后的聆听困难(residual activity limitation,RAL)、 对助听器的满意度(satisfaction,Sat)、 助听后听力损失对工作生活的影响(residual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RPR)、 助听后听力损失对他人的干扰(impact on others,Ioth) 以及助听器对生活质量的改善(quality of life,QOL)。每个问题答案包括五个选项,对应于得分1~5分(附录2)。

国外研究发现多个潜在因素可能影响IOI-HA得分,如助听器使用经验、双侧或单侧选配等,而研究发现与IOI-HA得分相关最为密切的因素为非助听条件下自我报告的听力损失程度,即主观感觉的听力损失程度(unaided self reported hearing difficulty/subjective hearing problems)[4]。为此,英文版IOI-HA根据主观报告的听力损失程度的不同,建立两套IOI-HA模版,分别适用于自我报告听力损失为无、轻度和中度组(none, mild or moderate group)以及中重度、重度及以上组(moderately severe or severe group),该问题(即第8个问题)成为英文版IOI-HA的补充问题,为获得中文版IOI-HA自我效果评估模板,本研究也采用中文版IOI-HA的第8个问题,根据受试者在不佩戴助听器条件下自我报告的听力损失程度,将其分为自我报告听力损失为无、轻度、中度组以及中重度、重度以上组,以便为不同主观听力损失程度的助听器使用者建立相应的模版。

问卷填写过程中受试者根据其助听器日常使用情况在每个问题相应的答案选项处进行勾选。调查问卷寄回后,由两名数据录入人员分别对受试者选项进行计分,并录入数据库,分析前由数据校验人员对两名录入人员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对二者中不一致的数据重新核对原问卷以确认正确选项。

2 结果

2.1IOI-HA应答率 本研究共向1 724位符合条件的助听器使用者邮寄调查资料,其中1 247例受试者同意接受调查,应答率为72.3%。IOI-HA在各国开展的大样本量评估的样本量和应答率见表2。

表2 不同国家IOI-HA样本量及应答率比较

2.2IOI-HA平均得分 1 203例受试者IOI-HA总分范围为9~35分,平均总分为26.3分。两组不同主观听力损失程度的受试者中文版IOI-HA平均得分见表3, 可见,本组助听器使用者IOI-HA平均得分呈偏态分布,分布范围为3.52~4.19分。两组不同主观听力损失受试者中,平均得分最高的均为日常使用时间(问题1),经独立样本t检验,听力损失较重者日常佩戴时间长于听力损失较轻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听力损失较重者在日常聆听环境中对助听器的需求更高。平均得分位于第二和第三位的依次为助听后听力障碍对他人的影响(问题6)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问题7),IOI-HA评估问题中“日常使用时间”(问题1)和“听力障碍对他人的干扰”(问题6)两项问题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问题得分(F=46.653,P<0.001)。

表3 不同主观听力损失程度受试者中文版IOI-HA各问题得分(分,

2.3IOI-HA各问题得分频率分布 1 203例受试者IOI-HA各问题得分分布见表4。 IOI-HA中的7个问题可归为两类,其中问题1、2、4、7反映助听器对佩戴者带来的改善作用,称为子量表1(Subscale 1),问题3、5、6反映佩戴助听器后仍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称为子量表2(Subscale 2)。问题1得分为5分的频率最高,达43.39%,其余各问题均以4分得分频率最高。

表4 中文版IOI-HA各问题不同得分频率分布(例,%)

2.4中文版IOI-HA自我效果评估模板 中文版IOI-HA自我效果评估模板的建立基于IOI-HA的附加问题(问题8),即裸耳时受试者主观报告听力损失的程度,依据该问题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主观报告无听力损失或听力损失为轻度或中度组和主观报告听力损失为中重度或重度及以上组。本研究分别以IOI-HA各问题得分的第一个四分位数(P25)和第三个四分位数(P75)为上限和下限,获取IOI-HA各问题得分间50%的得分分布,建立中文版IOI-HA自我效果评估模板,两组不同主观听力损失程度助听器使用者的评估模板见图1、2。

图1 主观报告无听力损失或轻度、中度听力损失组中文版IOI-HA评估模板(图中阴影代表P25 ~P75得分分布范围)

图2 主观报告听力损失为中重度或重度及以上组中文版IOI-HA评估模板(图中阴影代表P25~P75得分分布范围)

2.5中文版IOI-HA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将中文版IOI-HA各个问题的得分进行叠加,获得助听器效果IOI-HA总分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获得佩戴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耳聋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助听器外形、价格等因素为对中文版IOI-HA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助听器价格对IOI-HA总分具有显著影响作用(F=3.522,P=0.002),而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耳聋时间、听力损失程度以及助听器外形对IOI-HA总分均无明显影响(P>0.05)。

2.6中文版IOI-HA与国际间IOI-HA研究结果比较 本研究与其他国家IOI-HA研究结果比较见表5,可见,除阿拉伯(Arab)国家外,中文版IOI-HA各问题得分与国际间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表5 不同国家IOI-HA各问题得分调查结果比较(分)

3 讨论

3.1IOI-HA调查的应答率分析 应答率是评估收集的资料有效性的基本参数,即实际接受调查的样本数(或应答者数量)与计划调查的样本数之比,也就是调查过程中成功完成调查的个案数占计划完成的样本总个案数的百分比[5]。IOI-HA调查的应答率的高低会影响到样本总体的偏误,即样本的代表性,较高的应答率偏误也较小。无应答者可能在某些重要特征上与应答者有所区别,例如因治疗方案、干预措施效果有效性较低而拒绝应答等,当无应答者超过一定比例时可导致调查数据偏倚,因此在应答率较低的情况下,应分析无应答的题目、受试者实际情况,并予以补救,从而降低调查偏倚。本项IOI-HA大样本量调查的应答率为72.3%,提示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为我国助听器使用者建立助听器效果评估模板。

3.2中文版IOI-HA的临床意义 随着听力学的快速发展,助听器成效研究已经成为关注热点,国内外近年来涌现出各种助听器效果评估问卷, 如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 (APHAB),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ving (SADL),Communication Outcome Scale Inventory (COSI ) 等[6~9]。由于汉语这一声调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差异,导致很多问卷国内难以直接引用。IOI-HA问卷有效避免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被视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助听器效果评估问卷。本组受试者IOI-HA总分范围为9~35分,平均为26.3分,不同主观听力损失者问题1(平均助听器使用时间)得分均较高,除阿拉伯国家外,与其他国家间的得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其他国家相比,本组对象IOI-HA各问题得分均显著高于阿拉伯国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受试者文化程度有关,阿拉伯国家研究项目的受试者共125人,其中70人为文盲(占总受试者比例的56%),该部分受试者的问卷在评估人员指导下完成,另有19人由于阅读和理解困难不能完成问卷;此外,以往项研究也证实阿拉伯IOI-HA结果与受试者受教育程度高低相关[10]。

中文版IOI-HA评估模板的建立,为助听器成效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也为临床助听器验配师和助听器佩戴者进行效果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模版还可用于助听器使用者的纵向跟踪评估,同时便于国际间的横向效果比较。通过该模板,可以快速发现助听器佩戴者在哪些方面存在局限性,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助听器调节。例如,对于问卷中的问题1(助听器日常佩戴时间)往往反映出助听器佩戴的舒适性及适应性,该问题得分较低的助听器使用者往往暴露出助听器耳模佩戴不适、摘戴及基本调节不熟练等问题,临床验配师通过改进耳模舒适性、强化助听器基本操作指导往往可以使问题得以改善;又如对于问卷中的问题3(助听后的聆听困难)得分较低的助听器使用者,提示存在噪声下聆听困难的问题,验配师通过程序调节增强降噪性能,或通过开启方向性麦克风等手段提高信噪比,可帮助患者缓解这一问题。

总之,该问卷采用自我效果评估的方式,操作简单且易于实施,能够有效反映助听器佩戴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聆听效果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助听器成效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4 参考文献

1 Cox RM, Alexander GC. 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 (IOI-HA):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English version[J]. Int J Audiol, 2002,41: 30.

2 Kramer SE, Goverts ST, Dreschler WA, et al.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 (IOI-HA): results from The Netherlands[J]. Int J Audiol,2002,41:36.

3 Cox RM, Stephens D, Kramer SE. Transl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 (IOI-HA) [J]. Int J Audiol, 2002,41: 3.

4 Cox RM, Alexander GC, Beyer CM. Norms for 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J]. J Am Acad Audiol, 2003,14:403.

5 贺建风.统计调查中无回答问题研究[J].市场研究, 2009, 6:30.

6 Cox RM, Alexander GC. The 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J]. Ear Hear,1995,16:176.

7 Dillon H, James A, Ginis J. Client Oriented Scale of Improvement (COSI)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veral other measures of benefit and satisfaction provided by hearing aids[J]. J Am Acad Audiol, 1997,8:27.

8 Uriarte M, Denzin L, Dunstan A, et al. Measuring hearing aid outcomes using 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 (SADL) questionnaire: Australian data[J]. J Am Acad Audiol, 2005,16:383.

9 李玉玲,张华.日常生活助听器满意度问卷的临床应用[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1(3):37.

10 Olusanya B. Self-reported outcomes of aural rehabilita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 Int J Audiol, 2004, 43:563.

猜你喜欢
助听器中文版使用者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220年前的助听器:科技的力量、社会的进步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抓拍神器
眼镜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