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囊肿疗效分析

2014-06-13 03:25张晓琳万红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消肿中医药大学囊肿

张晓琳,万红英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外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乳腺囊肿病属中医“乳癖”范畴,是乳腺组织的增生性疾病,约占乳腺疾病的3.6%[1]。《疡医大全》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冲任失调,其中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2]。多见于哺乳期或哺乳后30~50岁妇女。为乳腺囊肿的发生由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致使孕酮相对或绝对不足,大汗腺化生样改变增生形成囊肿[3,4]。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笔者自拟柴鹿消肿汤配合外敷消瘀止痛软膏治疗乳腺囊肿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女性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周期性胀痛或偶有疼痛,重者拒绝触碰。查体可扪及乳腺肿块,经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并囊肿形成,乳腺钼靶检查乳房单发或多发乳腺囊性占位。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9.30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0.73岁,两组病程均3个月~1年。两组年龄、囊肿数目及大小、疼痛程度、病程长短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柴鹿消肿汤治疗。柴胡10g,瓜蒌10g,郁金15g,鹿角霜20g,牡蛎30g(先煎),昆布10g,海藻10g,土贝母20g,陈皮10g,桔梗10g,清半夏10g,白芥子10g,茯苓20g,王不留行15g。脾虚便溏者加炒白术20g,炒薏苡仁20g;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g,旱莲草10g;肾阳虚者加淫羊藿10g,巴戟天10g。日1剂,早晚饭后分2次温服,每次150mL,月经期停药。

对照组用乳核散结片(广州众胜药厂生产,淫羊藿、鹿衔草、黄芪、山慈菇、柴胡、当归等)6片,日2次,饭后温开水吞服,月经期停药。

两组均配合外敷消瘀止痛软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制,木瓜、栀子、大黄、蒲公英、姜黄),日1次,每次12h。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乳房疼痛的程度。0级(3分):无触压痛,无自觉痛。1级(6分):轻度,轻微隐痛、触痛。2级(9分):中度,疼痛较重,胀痛、钝痛或窜痛,尚能忍受。3级(12分):重度,痛甚,坠痛或刺痛不能近衣。

乳房肿块程度。0级(1分):肿块长径小于1cm。1级(2分):肿块长径1~2cm。2级(3分):肿块长径大于2cm。

疗效评定方法: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为疗效率大于等于90%,好转为疗效率30%~89%,未愈为疗效率小于30%。

疗效标准。参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5]。治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消失。好转:乳房疼痛减轻,肿块缩小或消失。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无变化。

用SPSS17.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两组乳房疼痛程度见表1。

表1 两组乳房疼痛程度比较 例

两组乳房肿块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乳房肿块程度比较 例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女子乳头由厥阴肝经所主,乳房为阳明胃经所属。肝郁则气血凝滞,脾伤则痰浊内生,肝脾不和,痰湿内生,气血周流失度,气滞痰瘀互凝于乳络而致。病位在肝、脾、肾[6]。病性应属本虚标实。乳房为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退化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乳房内的类圆形囊性肿块,由于病变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导致乳管伸长迂曲,造成血运障碍,管壁坏死,明显的顶浆分泌并潴留于导管内而形成囊肿。乳络不通,凝滞之寒不解,乳络不畅更甚,不通则痛[7]。可单发也可多发,其恶变率为2.6%~6.5%[8]。乳腺靶器官对内分泌[9]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生理性反应具有敏感的差异,故而导致乳腺囊肿改变及临床表现上的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故囊肿多为多发,且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少数患者同时伴有乳头溢液、月经不调等并发症。

治疗当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调理冲任三者兼顾。乳房病多与肝有关,肝气郁滞,气血周流失度,气滞痰凝结滞于乳中而成块,故以疏肝理气为先。柴鹿消肿汤以柴胡、郁金、陈皮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瓜蒌、桔梗宽胸散结,消肿化痰;昆布、海藻、白芥子、清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牡蛎、土贝母性咸,软坚散结;鹿角霜性咸以软坚,归肝肾经以温肾阳以调理冲任,补肾阳药有促进黄体激素分泌的功能,从而调整乳房局部的雌孕激素比例,防止乳房囊肿的发生;茯苓利水渗湿消肿,王不留行通利经脉。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调冲任之功。配合外敷消瘀止痛软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因此,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囊肿有显著临床疗效。

[1]莫小勤,李廷冠,李敏江,刘洁.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疗效观察[J].传统医药,2005,14(8):69-70.

[2]林毅,蔡炳勤.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

[3]娄海波、楼丽华、赵虹.穿刺配合理气健脾法治疗乳房囊肿3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1):777-778.

[4]李玉梅,谢玉珍,刘清英.乳腺增生治疗的新思路[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125.

[5]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1.

[6]詹静,颜晓钏.小叶增生方治疗乳腺囊肿继发感染临床观察[J].医学检验,2012,112.

[7]谢小红,洪日,赵虹,等.温通法治疗乳腺囊肿继发感染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669-670.

[8]顾乃强,实用中医乳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47-250.

[9]陈红,罗涛.自拟消积汤治疗乳腺小囊肿4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28):157.

猜你喜欢
消肿中医药大学囊肿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