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地黄消紫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急性期70例观察

2014-06-13 03:25周丰宝杜翠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尿常规

周丰宝,杜翠翠

(山东省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山东 青岛 266071)

过敏性紫癜是指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等[1]。中医“葡萄疫”、“肌衄”、“紫癜风”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2]。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笔者自拟丹皮地黄消紫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急性期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患者,根据赵辨《临床皮肤病学》诊断为过敏性紫癜,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0~48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2~46岁。发病3天以内,皮损面积较为广泛多数为下肢面积50%以上,伴发热20例,伴有血尿35例,伴有蛋白尿15例。

辨证属血热证,发病急,全身皮肤鲜红色斑疹、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口干口渴、便秘小便黄,舌质红绛,苔薄黄,脉数。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丹皮地黄消紫汤。牡丹皮30g,生地30g,玄参30g,赤芍20g,紫草20g,槐米20g,黄芩30g,银柴胡20g,灵芝30g,陈皮20g,黄芪30g,白术20g,防风15g,甘草20g。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15g,连翘20g,牛蒡子10g;皮肤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20g,苦参10g,荆芥15g;关节疼痛者加汉防己15g,秦艽20g;腹痛者加延胡索20g,炒白芍30g;血尿者加白茅根30g,大蓟20g,小蓟20g;便血者加地榆20g,茜草15g,血见愁20g;蛋白尿加党参30g,车前草30g,益母草30g;大便燥结严重加大黄15g(后下)。日1剂,水煎后分早、中、晚3次服。治疗21天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忌食牛羊肉、螃蟹、油炸烧烤等腥荤之品。

对照组:强的松30mg,日1次,口服3天减5mg,直至全部减完,完全停用7天;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日1次口服;维生素C100mg,日2次口服;芦丁20mg,日2次口服。疗程21天,治疗期间注意和防止过敏性食物、药物的使用。

3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尿常规示无红细胞、蛋白,随访1年以上不复发。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尿常规示无红细胞、蛋白。有效:皮损消退50%以上,尿常规较前改善。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尿常规较前无改善。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典型病例

安某,女,40岁,2011年9月23日初诊。7天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部皮肤对称出现针尖大小的皮下出血点,触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腹痛、关节痛,纳可,眠差,大便干,小便黄,曾去日照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消炎、止血、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查精神不振,双下肢及臀部、关节周围皮肤对称性密集分布红色、深红色的斑点,大小不等,压之不退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正常,尿常规示蛋白(+),潜血(++)。中医诊断为葡萄疫(血热证)。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为血热炽盛,热瘀交结,迫血妄行,泛溢肌肤。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消斑。药用牡丹皮30g,生地30g,玄参30g,赤芍20g,紫草20g,槐米20g,白茅根30g,车前草30g,灵芝30g,陈皮20g,秦艽20g,党参30g,白术20g,防风15g,甘草20g。21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后精神好转,皮肤紫斑减半,颜色变淡,腹痛、关节痛明显减轻,食欲好转,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数。复查尿常规示蛋白(+-),潜血(+),未再发现有新斑疹出现。上方加益母草30g,黄芪40g,继服21剂。紫斑消退,诸症悉除,随访1年半未见复发。

6 讨 论

过敏性紫癜为系统性变应性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炎症引起血液和血浆外渗到皮下、黏膜下和浆膜下疾病[3]。过敏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

本病主要由热邪侵入,脏腑虚羸所致。主要病机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气不摄血、脾盛阳虚和肝肾阴虚。周仲英创造性提出“复合病机学说”,认为本病虽有因虚致瘀,然其火热病机占其大半,且气虚血瘀之后,又有因瘀生热、气郁化火之变[4]。裴学义认为紫癜的发生多属于温病后期,湿热毒邪未尽,蕴郁血分,伤及经络,迫血妄行而致,属湿热、血证范畴[5]。

本病特点多阳热内生,与湿相裹,湿热乃成。灼伤脉络,溢于肌肤,而形成紫癜;蕴结肠道,则腹痛便血;灼伤下焦之络则尿血,瘀滞关节则关节肿痛。治疗宜清热凉血,化瘀祛斑。丹皮地黄消紫汤中牡丹皮、生地清热凉血,化瘀祛斑。牡丹皮为活血化瘀药,含丹皮酚及其糖苷、芍药苷等成分,有明显的抗血管炎,抗血管内栓塞,抗关节炎、抑制关节肿胀的作用,生地含20多种苷类、多糖、糖苷、生物碱等成分,有扩张血管、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管内皮炎症以及抑制大鼠实验性关节滑膜肿胀炎症的作用。玄参、赤芍、紫草、槐米、黄芩、银柴胡均能增强血管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和脆性,保护血管而有止血作用。灵芝、陈皮、黄芪、白术、防风既能提高免疫功能又有抑制体液免疫和抗过敏反应。甘草有抗炎、抑制关节炎症和肿胀作用。诸药合用,能增强免疫力,故可取得满意疗效。

[1]汪翼,郭学鹏.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7.

[3]燕丽萍,徐晓东,朱有吉.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62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8,24(1):29.

[4]周仲英.“痰热血溢学说”论治过敏性紫癜[J].中国中医急症,2006,19(9):1463-1464.

[5]胡艳.裴学义老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6,18(4):577-578.

猜你喜欢
牡丹皮丹皮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3种丹皮酚凝胶经皮渗透性能的比较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