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之三美

2014-06-26 22:27丁文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4期

丁文杰

摘 要:《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在华盛顿贫民窟里三位贫民艺术家如何互帮互助、相濡以沫的真情故事。小说篇幅虽小,不到5000字的内容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两位年轻画家之间的浓浓友谊、老贝尔曼先生舍身助人的奉献精神无不打动着读者;巧妙的构思,欧·亨利式的结局,使其有别于其他小说故事。由此看来,故事虽短小精湛,却洋溢着美的光彩。

关键词:《最后的常春藤叶》;无言之美;构思之美;人性之美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321-02

一、无言之美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则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何言哉?”“言有尽而意无穷。先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又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如此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如何能体现出美感、容易被读者接受并不在于篇幅的长短。《最后的常春藤叶》恰是一部表现无言之美的小说文本。首先篇幅短小,读者在一杯茶的工夫便可浏览一番。小说内容虽短,但线条清晰。

整篇小说围绕着三个人展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叶子作为全文的线索,像一条丝带一样把全文穿了起来。文章虽然短小,但脉络清晰,明暗线交叉,把作者最擅长描绘和赞颂的人性之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没有冗长的篇幅,对主人公描述简单、对话也只是寥寥可数的几句。但是,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小说而言,它的短小精湛却清楚了交代了三位主人公的身份、习性以及生存的环境,也更清楚地介绍了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冲突”,让它充满了无言之美,让读者也更愿意在茶余饭后慢慢品读。除此之外,该短篇小说的无言之美还表现在文章的结尾上。文章的结尾交代了一向对人冷嘲热讽的老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年轻画家的生命。结局本可以大肆称颂一下老人敢于牺牲的无私大爱,但是却没有。“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如此几句话硬生生地摆在被拯救的女孩琼珊面前,也摆在读者面前,却对贝尔曼先生夜里冒着大雨如何攀登树上的困难场景丝毫未提。这种情节上的空白,叫做艺术留白,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用生命画出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的一片长春藤叶。正是这种遐想的空间,才让小说读起来更有韵味。简单的几句话让琼珊明白了那牢牢挂在树上的常春藤叶并不是自然生长,而是老人冒着大雨创造出来的杰作。此外,文章的末尾也没有渲染琼珊由于贝尔曼先生的所作所为多么多么的感动,也没有点出她听到这几句话的反应。但就是这简短明了的几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切,也让我们体会到贝尔曼先生舍身奉献的无私精神。可歌可泣,韵味十足。

二、构思之美

该小说篇幅短小,整个故事的发展也仅仅围绕三个人物进行。因此,相对于长篇小说而言,故事情节也简单许多。但是手法高妙的作家并没有因为情节设置的简单而让读者的小说失去读下去的欲望,作家在小说中巧妙地设置了明线和暗线,使两者交相辉映,一步步的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看出,叶子像一条锁链一样在文中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作者不断地提到叶子,并对叶子生长的环境进行描述。在日益恶劣的天气里,叶子一片片地落下,而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叶子身上的琼珊一片片地数落着叶子,等着最后一片叶子的落下,自己的生命也将终结。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特别是经过风雨交加的黑夜之后,谁知道它竟然牢牢地挂在那儿,由此病入膏肓的年轻画家找到了继续活下去的信念。在最后得知挂在那儿的是老画家贝尔曼的作品时,小说也得到了升华。由此一来,叶子作为一条明线在牵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束。如小说的题目所昭示的一样,叶子是小说的关键,但作家在整个作品中也铺垫了很多暗线,例如,对琼珊愿望的描述,对琼珊食欲的描写,医生出场的场景等等都是暗线,但是这些暗线却在必不可少中恰到好处地配合着明线而演绎着故事的发展。

而“欧·亨利式的结局”才更赋予小说以美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效果。欧·亨利让读者顺着故事发展的线索自己去猜测结局,情节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但作者却常常笔锋一转,给读者来个出人意料的结局。由于作者事先作了巧妙的铺垫并埋下了伏笔,因此这一结局又显得不悖情理,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为达到这种出其不意的效果,作者通常将重要情节先不交代,给读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直到最后才解开谜底。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小说的思想境界和人物形象都得到了升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者常常在惊愕之余,仍感到信服,继而不得不赞叹作者构思之巧妙。《最后的常春藤叶》不无例外地延用了这种创作方式。顺着小说的发展,读者往往会猜测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经过一夜的风雨交加,最后一片也在会毫无意外地落下,但是“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故事在这还未结尾,小说的最后一段向我们交代了真相。“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这才是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者事先在文章中介绍说老贝尔曼是个失败的艺术家,沉迷于酒,脾气暴躁,还经常对别人的温情冷嘲热讽。如此怪诞的老头怎可能在黑夜里冒着风雨,不顾自己的性命而去拯救其他人呢?而结果偏偏如此,不免令读者张口结舌。但是回过神来仔细品读,却一切尽在情理之中。例如,“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当苏艾把琼珊奇怪的想法告诉他时,“老贝尔曼充血的眼里显然留下了泪水”。当苏艾领着他上楼时,“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这些细节的描述一次次的提醒读者贝尔曼先生虽然表面上表现的冷嘲热讽,但却是位心地善良的老人。联系到这一点,结果便显得合情合理。作者独特的构思,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惊愕之余,无不感叹构思之妙哉。endprint

三、人性之美

由于欧·亨利来自社会底层,常与失意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因此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对他们的命运深为关切。他通过自己的小说表现着小人物悲惨的生存环境,但是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却不断地上演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他们身上,作家向我们诠释着人性的美好。《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一篇充满人性之美的小说。琼珊和苏艾的友谊、贝尔曼先生的献身精神,此般人性美在恶劣的生存状况中却可以保持的完好无损,意在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会很艰辛,但是有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会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行,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小说中在华盛顿大都市的贫民窟里住着同命相怜的三位画家,在他们身上,作家倾注了很少的笔墨,但是却是用很多的心血表现着人性的美。苏艾和琼珊由于志趣相投、共同的生活追求而走到了一块,并且一块租了那间画室。在琼珊患上肺病时,苏对她不离不弃,细心地照顾她,鼓励她勇敢战胜病魔。当医生告诉她琼珊的生存几率只有只分之一后,“医生离去之后,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纸餐巾擦得一团糟。”当她得知琼珊的奇怪想法后,她一遍遍地劝告她不要胡思乱想,无微不至地给以照料。我们都说患难见真情,苏艾和琼珊纯真质朴的友谊又怎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呢。如果说两外年轻姑娘之间纯真的友谊感动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话,那么在贝尔曼先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精神给我们的心灵一次真正的洗涤。贝尔曼先生是位画家,但“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正是这样一位与苏珊生命毫无瓜葛的老人在得知她的奇怪想法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在墙上画上了寄予生的希望的常春藤叶,由此拯救了苏珊的生命,但自己却因患上了肺病,离开了世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别人的生命,这要拥有着一颗多么无私奉献的心灵才可以做到。人性之美在贝尔曼先生身上得到了最彻底的诠释。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日益疏远的环境下,贝尔曼先生身上散发着的高贵品质仿如一缕清风抚慰着人们的心灵,有如一盏清茶净化着浮躁的心扉,告诉着我们真、善、美永远存在于人间。

小结

《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到五千字的文章中,却充裕着浓浓的美感。短小的篇幅,严密的框架;简单的情节,感人的故事;普普通通的人物,人性美的诠释者。作为被一代代读者不断传诵的佳作,该部小说中洋溢着的美感也让它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8-19.

[2] 欧·亨利.欧·亨利作品导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76-178.

[3] 刘洋,刘舒林.生命的杰作—赏析欧·亨利《最后一片落叶》的艺术特点[J].时代文学,2011,(4):31.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