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30年

2014-06-27 12:59王学伟
中州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王学伟

摘 要:30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比较重要的著作有8部,有重要价值的论文数十篇。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概念和内容的界定仍处于百家争鸣状态,时限方面以“五四”为基本共识。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原则,主要有“科学—进步”实践论、“马克思主义指导”论、“结构分析”扬弃论、“理性洗礼”论、“优秀文化特征”论、“统治阶级”论、“文化价值”论等7种观点,基本共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化主要有综合创新法、西体中用法、“原”“源”整合法、“势差”注入法、返本开新法、“马魂、中体、西用”法、“中西马会通”法等十余种观点,其中综合创新论、马魂中体西用论影响较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价值转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4-0091-07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沐浴”过新文化运动疾风骤雨的“洗礼”,受过“整理国故运动”的冲击,后又遭遇“文革”“破四旧”的浩劫。然而,传统文化经此种种磨难却仍“大难不死”,生命力依然非常顽强。这引起了学界的深思。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悄然兴起,这种“热”不是狂热,而是一种理性的复归,是对过往种种不理性的深刻反省,也是重新检视传统文化的现实努力。时至今日,学界已形成基本共识:只有在充分研究、分析、汲取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基础上,并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综合创新,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评价传统文化,“优秀”应如何界定,内容有哪些,如何对其进行现代价值转化,等等,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时限

1.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问题

概念清晰是展开研究的基本前提。有学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指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能够提高人民的思维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切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的总和①。这个论断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成果”,值得肯定。有学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经过了实践检验、时间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并能传之久远的文化②。这一概念涵盖比较全面,但对传统文化的时间性未做出明确的界定。

张岱年认为,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的传统是优秀传统。科学性指正确反映客观实际,与实际相符合;进步性指促进社会的发展,或在社会生活中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只有正确反映客观实际,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③优秀传统的核心是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基本观点④。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在概念上的探讨有一些创造性的见解,如从精神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规定,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角度进行探索,等等。笔者认为,在“优秀传统文化”概念具体表述中,至少要涵盖内容、时限、评判标准及其现代价值这样几个层面,目前的研究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例如,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限问题,“优秀”的评价标准问题,等等,都还不是十分清晰。

2.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限问题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时限的研究,基本表现为对传统文化时限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鸦片战争”说。1840年后,中国被迫进入近代史,此前的文化是传统文化。二是“清朝”说。清朝灭亡以前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三是“五四”说。这种观点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化称为传统文化。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的100多年,特别是“五四”以后的历史文化,也是传统文化⑤,等等。

目前学术界基本以“五四”作为时间下限。早在1948年周宪文就探讨过时限问题,他认为,“如果过去的思想,就是传统的思想,那其结果,一定变成了任何思想都是传统思想。”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过去的”文化,那么相关研究就会陷入混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构“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这应是进一步研究的一个着力点。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原则,最复杂,也最关键。学界提出了种种评价原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科学—进步”实践论。这种观点着眼于当下生产、生活的实际,认为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对于广大人民具有熏陶作用、具有激励进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有利于当下生产、生活实际的,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有张岱年⑦、杨宪邦⑧、庞朴⑨、赵吉惠⑩等。这种观点对社会发展有着深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因此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实用理性。

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论。这种观点强调应在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进行批判、继承和发扬。主要代表人物有李锦全B11、陈先达B12、方克立B13等。

三是“结构分析”扬弃论。这种观点认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整体结构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深入分析,对各个层面进行分析、改造,在每一个层面上、每一个系统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主要代表人物有张鸿雁B14、张立文B15等。这种观点从文化结构入手,着眼当下,着力于剖析、改造,用发展的观点,多维度评判其中的“糟粕”与“精华”,值得重视。

四是“理性洗礼”论。这一观点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的知识系统、精确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和现代人文价值尺度,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更全面估计。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卫平B16、李申申B17等。评判传统文化优劣需要一种他者的视角,但要防止把其作为“手术刀”,需考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机制、特点及其深层内涵,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外科手术”。在这个意义上,这种观点值得特别重视。

五是“优秀文化特征”论。此观点认为凡符合优秀文化特征即属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特征主要是指体现民族精神的积极方面,反映中国文化的健康的精神方向;能够鼓舞人们前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都具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伟大作用;具有民族文化认同功能;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中华文化的活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宗桂B18等。这种观点着眼当下,强调传统文化的当下生命力。不过这里所谓的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应是当代意义上的,并不是历史意义上的。

六是“统治阶级”论。这种观点认为,文化评价的标准是统治阶级制定的。统治阶级把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文化视为优秀文化,反之则是不优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张继功B19等。评价标准一定有某种立场,不过,应由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社会精英合作,并结合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来设定。这种观点强调了评价主体,但并未提出具体方法。

七是“文化价值”论。

这种观点认为必须超越功利主义,要坚持文化价值的立场进行判断。陈来认为不能仅仅只是用功利的视角研究传统文化的价值,要注意从内在于文化自身发展的立场上来断定其价值,要从一个更高的高度、从人性和人生的需要、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以及文化自身的内在价值认识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B20此观点不仅关注当下,更关注文化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值得重视。

总而言之,优秀传统文化的评判原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化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现实解决,还要考量文化价值在社会生活层面产生影响的长期性。只有建构起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准确地从色彩纷呈、鱼龙混杂的传统文化的遗产中遴选出优秀成分。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成果丰富。文化一般包括物质、制度和思想三个层次。一般认为,思想层面是文化的核心,而物质和制度形态的文化是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因而,只有从思想层面入手,才能把握文化的实质。从思想层面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如下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色。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中还有一些精湛思想,如“天人合一”等,确实是传统文化的精华B21;李泽厚认为,天人合一属于中国的传统精神,是中国的智慧B22;张岂之把“天人治学”归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B23;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B24。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命题正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B25,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甚至有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比如天人相副、天人合德、天人同类、天人共性、天人一本,等等。另外,儒家、道家、阴阳家、佛家等对于“天人合一”也有不同的阐释。把“天人合一”作为优秀成分,需要充分理解其内涵。

二是和而不同、并行不害的和谐共生思想。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张岱年认为,“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四项基本精神之一B26;李宗桂认为,“贵和尚中”是古代东方文明的精髓,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构成部分B27;张立文认为,“和合通贯一切”是中国文化生命的一部分B28;张岂之认为,“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B29;陈来认为,中国文化可以为21世纪人类提供的智慧首先是“和”,“和”的体现可分为天与人、国与国、人与人、心灵与精神四个层次B30,等等。

三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进取思想。这种思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微动力,是宝贵的思想资源。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有反侵略、反压迫、反暴政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可以用“自强不息”来概括B31;杨宪邦认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不崇玄虚,理论密切与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悠久不断的实事求是的强调主体性意识的唯物主义思维方式B32;匡亚明认为,中华民族有凝聚力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思想,今天仍然有生命力B33;李宗桂认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优秀文化传统表现形态之一B34;张岂之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括“自强不息”“日新月异”等传统思想B35。

四是天下己任、整体为上的爱众为公思想。以天下为己任,以整体利益为第一位的爱众为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特色之一。李宗桂认为,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态之一B36;陈书禄等认为,“爱众为公”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一个层面B37;鲁洪生认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天下为公,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B38。

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仁爱思想。匡亚明认为,中华民族有凝聚力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今天仍然有生命力,维系着中华民族,凝聚着中华民族B39;张谦等认为,重德修身、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光大的伟大精神力量B40。

六是孝亲尊老,忠信笃敬的社会伦理思想。由孝亲推扩到忠信笃敬,这种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特色之一。沈家庄认为,儒学积极精神的基本结构是指成为中华民族美德的“忠”“孝”观念,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原则和“温良恭俭让”的人际关系准则B41;阙道隆等认为,传统文化注重人际的亲和关系,如果加以改造,也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B42。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孝”“忠”“信”“敬”,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色彩,我们今天对这些思想的继承,要采用冯友兰所谓“抽象继承法”,剥离其政治内涵而取其有益于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并光大之。

七是与时消息,通权达变的求新务实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品格。刘纲纪认为,应变精神是中国民族四大精神之一B43;张岂之认为,“日新月异”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B44,等等。

八是以道制欲、中正平和的德行理性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追求。李宗桂认为,以道制欲的理性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B45,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是优秀文化传统表现形态之一B46;鲁洪生认为,中庸和谐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B47;黄宗良认为,中华传统政治哲学中的精华可以归纳为“和”“中”“衡”“度”互相关联的四个字B48,等等。

九是尊师重教、劝学劝善的教育教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思想的重要传统。张立文认为,尊师重教传统是中国文化生命的一部分B49;匡亚明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仍然有生命力,维系着中华民族,凝聚着中华民族,鼓舞着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B50;梁颂成认为,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是儒家文化精华的一部分B51;张岂之认为,尊师重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B52。

此外,有学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还应包括战斗的无神论传统、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等B53;张岂之认为,道法自然、居安思危,也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B54,等等。

以上列举内容基本属于儒学范畴,这是因为学界的研究主要是从儒学这个角度进行探究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儒释道融合,以儒家文化为主干。道家、墨家、法家、佛家等文化形态中也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传统社会的发展、对民族性格的培养都产生过积极作用,经过现代价值转化,也可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限于篇幅,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例举。不过总体来看,对儒学之外的思想形态中优秀成分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

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转化的路径,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8种。

一是综合创新法。这一观点是张岱年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逐渐完善的,他主张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盲目的华夏中心论与欧洲中心论的干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筛选,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民族的主体意识,经过辩证的综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新文化。B55

二是西体中用法。此观点由李泽厚提出,他认为,“未来的道路应是社会存在的本体(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和日常现实生活)和本体意识(科技思想、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它源自西方,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包括儒家作为中国文化心理的客观存在这个实际)相结合”B56,认为只有去掉中、西各自的片面性,真理才能显露,这也就是“西体中用”B57。

三是“原”“源”整合法。此观点由朱贻庭提出。所谓“原”即本原、根基,指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状况及其变革;所谓“源”即渊源、资源,指历史地形成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可包括外来的文化)。他认为作为“源”的传统文化必然要受到现实之“原”的检验、筛选和改造,从而实现“原”“源”整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新的文化。B58

四是“形神统一的文化生命结构”法。这是朱贻庭的另一观点。他认为“形”与“神”是“质”与“用”的关系,即“意义”(“价值”)与价值载体的关系B59,要切实发挥儒家文化的现代生命,也必须通过其“形”,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B60。他认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为全民族所认同的文化是合乎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的,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因而是有生命的,具有“形”和“神”的生命结构,是“形”“神”统一的生命体。B61

五是“势差”注入法。这一观点由乌恩溥提出。所谓“势差”注入法是指把现代价值理念注入传统价值内涵,使传统价值理念经过这样的“势差”注入后成为现代价值理念的一部分。他举例说,克服并解决具有封建的宗法等成分的价值理念(如仁、义、礼、智、信)和现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发展的“势差”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将现代社会的自主、公正、平等、和谐的原则注入到仁、义、礼、智、信等范畴的内涵中去,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理念建立在自主、公正、平等、和谐的原则基础之上,这样,就克服了由于发展的“势差”所造成的矛盾,使仁、义、礼、智、信实现现代化。B62

六是返本开新法。该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新儒家是要“通过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理念开民主科学”,即由所谓“内圣”(儒家心性之学)开出新“外王”(科学、民主)B63。一方面,“本”不是特指传统儒学,而是指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思想观念,“新”是指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诠释而形成的新文化B64。

七是“马魂、中体、西用”法。方克立把“综合创新”论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B65,之后又结合张申府“三流合一”论,提出“马魂、中体、西用”B66,做出“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的新概括。他认为,这个观点否定了“中体西用”论用西方的科技来卫护纲常名教的保守意涵,而突出强调了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意义。

八是“中西马会通”法。这一观点由成中英提出B67,与“马魂、中体、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方氏与成氏在“中、西”的界定上有一定的区别。关于“中”,方克立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成中英强调的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关于“西”,方克立强调的是西方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一切积极成果、合理成分,成中英强调的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来说,综合创新论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及文化的“民族特色”,着眼于中国新文化建设,强调对古今中外文化的辩证综合。新文化中的“民族特色”也可以通过综合创新法进行再创造。不过,根据建设的实际需要来对传统文化进行综合创新,侧重于工具理性,对文化价值的理性重视略显不够。李泽厚所谓的“西体”包含道、器两个层面,在“道”的层面还包括马克思主义,这与“中道西器”及“以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的观点不同。从其论述来看,实际是指“新体”之“新用”,这个“新体”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指中国现代化,“新用”是指中国现代化的功能和作用。这并没有忽视民族主体性,更与“西化”论相去甚远。朱贻庭的“原”“源”整合法的思路具有一定创建性,但“原”“源”的提法值得商榷。“原”既有本原、根基之义,也有“源”义,还有推究本源之义等。在这个意义上讲,用“原”“源”概括易造成误读。“形”“神”的提法比“原”“源”稍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文化价值理念是形而上的,本身就是“神”,并不寄寓某种器物。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其“形”是什么?它不是靠器物承载而存在的。因此,这一观点用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化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乌恩溥的“势差”注入法,可以说是属于“新酒装旧瓶”,有点本末倒置。自主、公正、平等、和谐等价值理念,虽不能完全说是现代化的产物,但确实是现代化所追求的。正确的做法应是对传统价值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使其成为现代价值理念的一部分;是用传统价值理念作为“原料”酿出“新酒”,而不是用“旧瓶”装“新酒”。“返本开新”法,比较强调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值得重视,但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保守性。方克立的观点从体、用二元模式发展到魂、体、用三元模式,似乎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不过他自己也承认,无论是二元模式还是三元模式,都有其局限性B68。方先生曾撰文呼吁跳出中西体用的思维框架,但若干年后基本又回到这个框架。张岱年先生早在1986年就有类似“马学为体”的提法,他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体”,亦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为体B69。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马魂”的提法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前述几种路径,实际都含有会通精神。毫无疑问,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会通中外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转化也需要此种会通精神,但转化的具体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张岱年、方克立等学者对李泽厚的“西体中用”论都提出了批评。方克立认为“西体中用”在思维结构上与“中体西用”论并无二致B70;张岱年甚至认为“西体中用”是“变相的全盘西化论”B71。客观地说,李氏“西体中用”的“体”“用”和晚清以来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李氏所谓的“西体”包含道、器两个层面,在“道”的层面还包括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内,这与“中道西器”及熊氏“以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的“西体中用”论有着根本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岱年、方克立对李氏的指责是有失公允的。

李泽厚主张“西体中用”,其真正用意是希望给中国建立一个新的工艺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希望给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B72。这与张岱年的主张——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同时汲取西方在文化上的先进贡献,逐步形成一个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指导下的新的文化体系,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而创新中国文化B73——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一种文化现代化的考量下的长远眼光。

张岱年之所以批评李泽厚“西体中用”论,大概是担心重新回到“中学”与“西学”“体”与“用”的二元思维模式中去。实际上,李氏是“坚持建设的哲学,继承启蒙理性,结合中国传统,去其弊病,以历史的态度,为争取一个光明的人类和自由的个体未来而努力”B74,这种“人类视角,中国眼光”B75,根本的一点是要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李泽厚提出“人类视角,中国眼光”之前,萧萐父已提出“全球意识”“寻根意识”,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中国化,实现中国文化的新陈代谢和重构,做出新的综合和理论创造B76。文化寻根意识,实际上是文化立场问题,即是如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全球意识、全球眼光,即汲取中国以外的优秀文化。新的文化必须同时兼顾这两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氏“西体中用”论与张氏“综合创新”论是一致的。

另外,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也遭到学界的质疑。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第一,“综合创新”说和“马魂、中体、西用”论的关系如何?第二,魂、体、用三者的关系如何?第三,“马魂、中体、西用”论中的“中体西用”和晚清“中体西用”论的关系如何?B77关于第一个问题,方克立认为两个提法都是在思考中国的新文化建设方针时提出来的,但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具体问题,回答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应该是相通的B78。关于第二个问题,方克立明确承认“马魂、中体、西用”论的“魂”“体”“用”三元模式是自己做的一个变通,其关键之处是将主导性之“体”与主体性之“体”区分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用范畴的两种涵义综合起来,来说明中、西、马三种文化资源各自的价值与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B79,其弱点是“还没有形成为一个有很强的解释力、有相当的普适性、为大家所认可的经典模式”B80。他指出晚清国人提出“中体西用”的“本意是要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中国的封建旧文化,但是它作为一个处理中西(外)文化关系的思想模式提出来,除了这种特定意涵之外,还包含着肯定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的意义。就作为生命主体、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中国文化与被接受的外来文化的关系来说,这个命题是可以成立的”B81。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晚清的“中体西用”论到后来对它的批判再到今天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可以视作是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历史过程,而这正好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在思想史上的映照。B82

除以上观点外,还有成中英“中西互释”法,傅伟勋的“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法,李锦全“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法,李翔海“超越传统切入现代”法,等等。“中西互释”法是基于“本体诠释学”提出的,是方法论与本体论的融合,用方法来批评本体,同时也用本体来批评方法;在方法与本体的相互批评中,使真理逐渐显露。B83既掌握本体也掌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B84“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论”B85,一方面批判地继承祖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培养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尽量吸取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的种种优点(不论体用),借以创造地发展未来的祖国思想与文化出来B86。所谓“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法,认为应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思想观念作“推陈出新”的创造性转化,适应时代要求,为现实服务。B87这一观点与张岱年“综合创新”法基本相同。所谓“超越传统切入现代”法,即突显儒家思想的超越性意义、强调儒家思想切入并导引当代社会人生的现实性功能。B88这与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有共通之处。

上述种种路径,虽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古今中外的维度,都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化,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实现文化重构与文化创新,这是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本文能尽绵薄之力。

一个国家的强大,仅仅有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大是远远不够的,政治和文化上的进步和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经过智慧的积累、经验的传承、意志的沉淀、历史的反思等综合而成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本质上都是思想文化的不同表现形态。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思想文化的研究。在文化方面,中国的优势是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充分发掘其中的优秀成分,为今天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每一个文化研究者的使命。

注释

①B19张继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B17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③张岱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第1期。

⑤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⑥周宪文:《论传统思想》,《新中华》1948年第14期。

⑦张岱年:《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张岱年哲学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论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张岱年哲学文选》(下),1999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分析》,《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第2期;《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⑧B32B53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⑨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

⑩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B11B87李锦全:《儒学在当代的推陈出新》,《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九州出版社,2005年。

B12陈先达:《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求是》1996年第1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B13B68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B14张鸿雁:《中国传统文化新探》,《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B15B28B49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点·生命》,《传统文化与东亚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B16陈卫平:《引言:略谈传统与价值》,《反思:传统与价值——中国文化十二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B18B34B36B46李宗桂:《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B20B30陈来:《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与地位》,《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B21张岱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张岱年全集》(第七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B2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

B23B29B35B44B52B54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序》,学习出版社,2012年。

B24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

B25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1期。

B26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B27李宗桂:《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B31张岱年:《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B33B39B50匡亚明:《认真整理出版古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2期。

B37陈书禄:《中国文化概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B38B47鲁洪生:《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及其精华与糟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年。

B40张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

B41沈家庄:《儒学优秀传统与当代人格精神建构》,《儒学研究与现代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B42阙道隆:《中国文化精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

B43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B45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B48黄宗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试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地位》,《新视野》2012年第1期。

B51梁颂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B5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B56李泽厚:《“西体中用”简释》,《中国文化报》1986年7月9日。

B57B72李泽厚:《漫说“西体中用”》,《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

B58朱贻庭:《论文化创新的“原源之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再创造》,《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2000年。

B59B61朱贻庭:《文化其“神”与其“形”——试论儒家文化的现代生命力》,《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B60朱贻庭:《文化其“神”与其“形”——以儒家文化为例探讨发挥传统文化现代生命力的方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0期。

B62乌恩溥:《仁义礼智信和现代化》,《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B63李宗桂:《评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说——兼谈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4期。

B64汤一介:《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B65方克立:《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3期。

B66陆信礼:《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纪念张岱年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B67成中英:《寻求保留差异的中西马哲学会通之路》,《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B69张岱年:《文化体用简析》,《张岱年全集》(7),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B70方克立:《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

B71张岱年:《评所谓“西体中用”》,《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5期。

B73张岱年:《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B74B75李泽厚:《循康德、马克思前行》,《读书》2007年第1期。

B76萧萐父、丁祖富:《“漫汗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访萧萐父教授》,《哲学动态》2000年第1期。

B77B82刘东超:《从“综合创新”说到“马魂、中体、西用”》,《中华读书报》2013年1月30日第010版。

B78B80方克立:《关于文化的体用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B79B81方克立:《探索中、西、马的综合创新之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

B83成中英:《方法概念与本体诠释学——一个方法论的新建构》,李翔海:《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B84成中英:《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与本体诠释学》,《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B85傅伟勋:《儒家思想的时代课题及其解决线索》,《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

B86傅伟勋:《中国文化重建课题的哲学省察——从生命的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谈起》,《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B87李锦全:《儒学在当代的推陈出新》,《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九州出版社,2005年。

B88李翔海:《论儒学现代转型的两条基本路向》,《齐鲁学刊》2007年第4期。

责任编辑:采 薇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