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4-06-27 04:40杨帆YANGFan
价值工程 2014年14期
关键词:生源创新型素质

杨帆YANG Fan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473000)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加快城市的进步,对我国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构建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 创新型人才的概述

1.1 创新型人才的含义 所谓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的意识、精神、能力、品质等素质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体现在:“新”的知识,“专”业的技能,扎“实”的基础,“博”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创新冒险的科学精神。

1.2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自主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大量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因此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重中之重。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校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专门人才处于最紧缺的位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理工科教改交流会上再次强调:质量和创新是高教的生命和灵魂。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2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生源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技术操作的人才,这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要让学生具有专业的技术操作能力,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生源的素质、专业如何设置、教学如何安排、技能怎样培养等多环节入手。但是近年来由于本科院校的扩招,缩小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生源不但下降,而且生源素质不高。

2.2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众多的高职学校,各院校的专业在最初的设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是按照社会需求来进行设置,从而导致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有的专业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进行培养。

2.3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院校的教师中,多数是毕业就进入到学校工作,缺少工作经验,教师对企业的实际了解也不多,由此,在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2.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技能单一 目前的高职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对其他方面关注的较少,例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已知品格、心理情感等。如果只注重单方面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建议

3.1 招生体制上进行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生源结构比较单一。若高职院校进行独立的招生考试体系,而不是完全的依靠高等皎月的招生体系,那将会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所勉励的生源危机。另外,对一些有工人、农民等进行在职的培训,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高职院校的生源,并且此种做法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教育水平。

3.2 给高职人才的发展开辟第二通道 目前高职毕业生想要继续深造,只能是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这条路并不宽敞。英国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及证书的等级联系起来。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院都是2-3年的专科层次教育,这难以满足高职人才的继续发展需要,应当建立高职人才继续教育的上升通道,要形成从专科到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这样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3.3 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向学校预定用人订单,学校和企业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评估指标等方面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3.4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要经常派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了解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同时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就必须从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方入手,实现人才培养多渠道的创新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林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刘亚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5.

[3]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

猜你喜欢
生源创新型素质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