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光伏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4-06-27 04:40郑丹ZHENGDan赵鑫ZHAOXin
价值工程 2014年14期
关键词:顶岗太阳能校企

郑丹 ZHENG Dan;赵鑫 ZHAO Xin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武汉430205)

0 引言

作为工业大省的湖北,化石能源匮乏,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应用难度较大,而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的光照资源直接转换为电能,目前,湖北省发改委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结合湖北省自身的特点,拟在湖北省打造千亿元光伏产业链。随着湖北省对光伏产业的重视和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开设光伏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光伏专业人才是必然趋势。

1 高职光伏技术专业现状

2008年9月1日,我国高校首个光伏技术专业在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开班。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开设光伏技术应用专业的不超过30家。由于国内缺乏光伏技术专业专门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只能招用电子以及化工机电一体化等毕业生,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进步发展。

高职院校光伏专业人才培养刚刚起步,有关光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等建设的理论非常有限。目前,比较典型的理论有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工学结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江西、江苏等少数高职院校对高职光伏技术专业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思考,但都不成系统。

当前,光伏技术专业还属于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等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对武汉光谷中的光伏企业,如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兴隆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以及2011年对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光伏专业的学习,笔者所在学院对光伏技术专业的建设有了一些思路,积极探索适合该院的光伏技术专业办学模式。

2 对高职光伏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

2.1 构建“项目引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场所相补充、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相关光伏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2 构建“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从掌握原理、制造工艺等基础能力,到相关电池生产等专项能力,再到设备安装与调试等综合能力,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目前,该院与企业合作,根据光伏产业现状和光伏产业对人才需求开发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教材——《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较好的适应了光伏专业教学需求。

2.3 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 加快建设具备光伏发电系统所特有的实验实训设备以完成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相关实验实训。此外,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争取校企共建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组件加工实训室。

2.4 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时间以及参与企业项目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培养在光伏行业具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

3 光伏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

3.1 人才培养目标 2011年,该系光电子专业成功申报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专业,增设光伏技术方向,培养目标为面向光伏、光通讯、激光、LED芯片类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掌握光电子技术相关理论,能在光伏太阳能、光通讯、激光技术、光电检测等方面从事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2 实验实训条件 该系已经成功申报校内光伏技术实训室计划,投资73.7万,购买光伏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源实训系统、太阳能电池组件、焊接练习片,通过以上校内实训室,可以完成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的相关实验实,以及完成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相关实验实训,为光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我系与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武汉理工精博光学有限公司、武汉高理光学公司、武汉天宇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0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保障。

3.3 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深度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中厂”就是由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校企共同管理,在校内建立加工车间。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指导,实训基地环境向真实生产环境靠拢。“厂中校”就是企业建设教室和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教学条件,共享企业先进设备资源,提高校外实训学习基地的教学功能,确保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实习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形成校企双方合作培养、共同考核的校外实训实习管理机制。2012年7月,该院与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校内“校企合作研发生产实训基地”。前期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都是一般生产性实训基地,而此次与华工正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不仅是该院第一次与上市公司合作,同时也是该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中层次最高的一个,从单纯的生产实践环节向研发性实践转变,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优势,为我院光伏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更多平台。

3.4 教师脱产进行企业定岗实习 为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队伍双师素质,该系光伏技术专业教师从2011年开始实施分批次到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通过定岗实习,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其次,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员工工作标准及管理制度等,以便教师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注重学生相关素质的培养;第三,为了使毕业生适应企业要求,教师应当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第四,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管理工作,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十二五规划之际,湖北省已经将光伏太阳能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湖北各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有利机遇,在相关专业中增设光伏技术专业方向,培养多层次的光伏专业技能型人才。

[1]张世辉.低碳经济与职业教育——对中等职业类学校开设光伏技术专业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6):198-200.

[2]宋伟杰,杨晔,王维燕等.光伏产业:现状、前景及研究需求[J].太阳能,2011(3):15-17.

[3]倪祥明,马中秋.“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06-108.

[4]岳云霞.浅谈高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34.

猜你喜欢
顶岗太阳能校企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太阳能虚拟窗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2016《太阳能》与您同行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