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心雕龙》的创作看刘勰对儒家思想的接受

2014-06-27 22:52吴晓峰
中州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接受文心雕龙刘勰

吴晓峰

摘 要:刘勰《文心雕龙》是一部论述文章写作与文章批评的著作,无论创作动机还是写作内容以及论文依据都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序志》篇是全书的序言,全面阐述了刘勰关于《文心雕龙》写作动机、理念的思考,有助于我们了解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从《序志》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写作动机来源于儒家的立言理想,他的论文途径来自对孔子的学习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尊崇,他论文的依据乃至篇章结构的设计,均是以儒家经典著作与人文理念为标准的。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儒家思想;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4-0159-04

据《梁书》本传记载,刘勰少孤家贫,终生未娶,曾依靠佛门僧佑十几年。除笃信佛教外,他还精通各家经典。梁武帝时曾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等职,晚年出家为僧,出家不到一年去世。史传的简单记载,不足以让人对刘勰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他的不朽,完全由于创作了《文心雕龙》。综观《文心雕龙》一书,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哲理。不同的人读这部书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所以,人们常说《文心雕龙》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而且也是一部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的文化经典。那么,刘勰最初究竟为什么会写这部书?他的写作目的到底是什么?这部书中还有哪些内容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应该吸取的宝贵遗产?要了解这些问题,还必须仔细研读《文心雕龙·序志》。

《序志》篇是刘勰对《文心雕龙》写作问题的全面总结与概括。从《序志》中,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与具体的写作内容,还能了解到,刘勰虽然因出身寒微而与佛门结缘,但是骨子里却是真正的儒家思想继承者。《文心雕龙》的写作充分体现了刘勰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这其中蕴含的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精神,无疑都是我们今天最值得学习和吸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以儒家“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为目标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很早就有所谓“三不朽”的人生理想。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穆叔曾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①这正是儒家思想当中最重要的方面。刘勰在《序志》中全面总结与概括了自己写作《文心雕龙》的目的。他说:

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②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人的生命却不能永久存在。如果要使声名和事业流传,就只能依靠写作来实现了。特别是作为一位有道君子,既然得以生于世上,就应该树立功德,著书立言。而我刘勰显然只能走著书立言一途了,这不是因为我好辩论,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刘勰所处的时代,他想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根据清人刘毓菘的考证,《文心雕龙》完成于南齐末年,即齐明帝萧鸾永泰元年(489)至齐代最后一位皇帝和帝萧宝融中兴二年(502)之间。这时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特别频繁的时期,刘勰一介书生,又出身寒微,在当时几乎就没有进身出仕的机会。所以,刘勰选择立言以求不朽,其实是在立德与立功无望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不得已的选择。《孟子·滕文公下》曾云: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③

孟子因不得已而辩而成圣人,刘勰也希望自己因不得已而辩而不朽。可见,刘勰的这种创作动机是对儒家“三不朽”观念的直接继承。他明确表示,我为什么要写这部书?因为我的志向是要成为历史上可以不朽的人物。带着这样的动机写作,在《文心雕龙》其他各篇当中也就不免时时流露出强烈的对于立言不朽的渴望。如《诸子》篇云:

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莫显;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④

嗟夫!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⑤

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立德,其次是立言。千载之下,金石也会消散,唯有声名可以不朽。在《程器》篇中,他表达了同样的心声:

是以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发挥事业;固宜蓄素以弸中,散采以彪外,楩楠其质,豫章其干。攡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⑥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出自《周易·系辞下》中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⑦,是说君子应该具有良好的才德,如怀抱利器一样,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临就施展才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刘勰主张平时应该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以增长学问,使自己充实才德于内,散发华采于外,就犹如楩树、楠树的材质一样坚实,又如豫树、章树的树干一样高大⑧。如果写作文章,就一定要有助于军国大事;如果承担国家重任则要成为栋梁。如果仕途不利的话,就保持节操独善其身而写作著书;如果仕途顺利则驰骋才力而建功立业。

曹丕早在《典论·论文》中就说过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这里,刘勰也把写文章与军国大事联系在一起,意在强调自己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选择著书立说,不是消沉的表现,仍然不失为一种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正因如此,他才把写作《文心雕龙》这部著作作为自己精神和生命的寄托。在《序志》篇结尾他充满深情地说:“文果载心,余心有寄。”如果这部书能够真正表达自己的心意,我的精神和思想也就有所寄托了。这样的人生态度,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论文立言途径的选择体现了对儒家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既然立言可以不朽,那么如何立言,就是刘勰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刘勰在《序志》中描述了自己的一个梦:endprint

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⑨

他追忆在30岁左右的时候梦见了孔子,为此他十分兴奋,赞颂说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人如孔子一样伟大。可见圣人是多么难见,而自己竟然梦见成为圣人的弟子,并协助圣人祭祀,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呀。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刘勰在这里安排这样一个梦圣的情节,其实是表现出他对孔子的崇拜,对儒家思想的接受,进而表现为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因为儒家的经典都是圣意的表达。圣人已经难以见到,而经典却可以长存。圣人因经典而不朽,那么正确传述经典、传达圣意的人也就同样可以不朽了。所以他说: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⑩

注释经书是发明圣意的最好方式,但是马融、郑玄等人都已经做得很好了。自己无法超越他们,即使有些新见解,也不足以成一家之言。于是想到文章的作用很大,它是有助于经典的,各种礼仪要靠它来完成,一切政务也要靠它来实施,君臣之业和军国大事都要靠它来阐发清楚,然而追根溯源,它们都是从经书上发展出来的。可是圣人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现在文章的体制已遭到破坏。许多作家喜欢新奇,写文章一味地追求浮华的言词,以致文章越来越离开根本。这是《尚书》和孔子训教中早就关照过的问题,虽然说法不同,但是仔细领会其中的主要精神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里刘勰表达了两重含义:第一,传述经典是立言的很好途径,但是已经有人做了,自己无法超越,也就不会达到立言的目的。第二,文章是经典的枝条,是从经典中发展出来的。可是现在的文章体制出了问题,越来越偏离了根本。基于以上两点考虑,纠正文风、匡正文章写作存在的时弊是现在需要做的事。“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B11也就是说,刘勰决定出于匡正时弊的目的来论文,从而达到自己立言不朽的目的。

刘勰这样的选择是在继承儒家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他对后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就突出表现在通过自己的著述,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孟子·滕文公下》曾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B12司马迁也说:“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於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B13这些都说明孔子是由于担忧中华优秀的礼乐文化在他所处的时代断缺,而进行了文化典籍的修订整理工作,如作《春秋》,整理《诗》《书》《易》等经籍。

孔子是最早通过著述而立言不朽的人。刘勰受孔子的影响而开始论文著述,并把它当作自己精神与心灵的寄托。我们通过“文果载心,余心有寄”这句充满感情的话语,仿佛又听到了孔子的声音:“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然而,孔子所著所述的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刘勰所著所述的则是对经典以外的各体文章的创作经验及相关规则的分析、总结与概括。这是他不同于圣人著述的创新之处。因此刘勰对自己所作之文能否传于后世,能否被人们所接受并没有把握。虽然努力想要通过立言求得不朽,但是未来毕竟还是未知数,所以他说:“茫茫往代,既沈予闻,眇眇来世,倘尘彼观也。”(《序志》)B14“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知音》)B15刘勰把著书论文作为一种神圣的使命来完成,这种精神实在是令人感动。

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写成《文心雕龙》以后,在当时竟然“未为时流所称”。在万般无奈下,刘勰只好背上书稿,扮成小贩,去叩当时文坛领袖、世家大族文人沈约的车驾,以求知音。沈约读后,大为赞赏,认为“深得文理”而常陈诸几案以便随时翻阅。从中我们也可以真切体会到刘勰奋发上进的人生态度。

三、以儒家经典著作与人文理念作为论文的依据

刘勰一旦确定了论文著书的目标,接下来所要解决的就是怎样论文、以什么标准著书论文的问题。在《序志》中,刘勰首先列举总结了近代诸家论文的情况:

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宏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幹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B16

可见,刘勰并不是第一个开始论文的人。在他的前面已经有曹丕、曹植等人做过了。但是他们做得不好,有很多毛病,归根结底都是“未能很好地继承过去圣贤的教导,因此对后代的人也不能给予多少帮助”B17。找出前人失误所在,有利于自己的创新。因此,他为《文心雕龙》确立了写作的标准,也就是论文的依据: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B18

《文心雕龙》的写作,是从自然之道出发,以圣人为师,根据经典,参考纬书,并且寻究《楚辞》以下的变化。这样对于文章的主要关键,是可以搞透彻的。B19

应该说,刘勰为《文心雕龙》的写作所确定的文之枢纽,也就是他论文的依据。如何理解和有效运用这些依据来写作、论文,他在《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辩骚》五篇中有深入分析。

《原道》篇提出圣人的经典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是天地自然之道的呈现,圣人的意义在于秉承了天地自然之道。因此《宗经》篇就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B20因为经书取法于天地,征验于鬼神,深究事物的秩序,从而制定出人伦纲常;它们深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并掌握了文章最根本的东西。儒家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主流载体,是人性的奥区,也是文章的核心,具有穿透时空而得以世代传承与光大的永恒魅力。因此,刘勰希望通过宗经来矫正当时涣散的文风,回归自然与人性,从而摆脱当时“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的陋习。这也反映出刘勰的批判精神与创新勇气,值得借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写作,充分体现了刘勰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与认同。他的写作动机来自于儒家的立言理想,他的论文途径出自对孔子的学习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尊崇,他论文的依据仍然是以儒家的经典著作与人文理念为标准。即使是篇章结构的设计都出自于儒家所作的《周易·系辞》。《序志》云:“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B21译为:安排内容,确定篇名,一共写了五十篇,恰好符合“大衍”的数目;其中讨论文章本身的,只有四十九篇。B22范文澜注谓“大易,疑当作大衍”,《周易·系辞上》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B23《文心雕龙》共五十篇,《序志》总论《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等问题,相当于序言。而其余四十九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集中讨论文章写作、文章评论等问题。这种结构恰好与“大衍之数”相符。这些理念都反映出刘勰对儒家经典的认同、尊崇与发扬。

注释

①③⑦B12B2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979、2715、88、2714、80页。

②④⑤⑥⑨⑩B11B14B15B16B17B18B19B20B21B22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第602、253—254、261、599、603—604、604、604、610、581、606、607、607—608、609、110、608、610页。

⑧楩、楠、豫、章,因其树干高大挺直,皆可喻指栋梁之材。《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楠豫樟而剖梨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363页;《南史·王俭传》:“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栢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590—591页。

B13(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第3310页。

责任编辑:行 健endprint

猜你喜欢
接受文心雕龙刘勰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