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2014-07-02 01:45苏付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火麻仁胃肠病益气汤

王 艳 苏付兰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 丽水 323000

·临床报道·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王 艳 苏付兰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 丽水 323000

功能性便秘;脾虚气滞型;补中益气汤

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6~65岁,平均45.35岁;病程14个月~7年,平均3.24年。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及各种影响观察的急、慢性疾病。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1]制定。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主症:①粪便干结;②排便困难或不尽感;③有便意而难于排出以及无便意;④排便次数减少。次症:①腹痛;②腹胀;③痞满纳呆;④便后乏力;⑤面色白或萎黄;⑥肢倦神疲;⑦舌质淡、嫩;⑧苔白或白腻;⑨脉弱细或缓。凡上述主症具备一项,兼症至少三项者,即可诊断为脾虚气滞型便秘。

2 治疗方法

30例均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炙黄芪30g,党参15g,生白术60g,当归10g,升麻3g,炒枳壳10g,火麻仁15g,杏仁10g,陈皮5g,肉苁蓉10g,知母10g,槟榔10g,山腊梅叶20g,炙甘草6g。随症加减: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g;腹胀者,去炙甘草,陈皮加至10g,加厚朴10g;口淡涎多者,加茯苓15g,法半夏12g;夜尿多者,加肉桂6g;眠差者,加柏子仁、酸枣仁各20g,夜交藤15g;情绪忧郁者,加香附子20g,佛手15g。1天1剂,每次200mL,早、晚空腹服(由本医院药剂科统一制备,每袋200mL),2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排便周期、排便费力情况、腹胀等并进行量化积分。便秘症状分级量化标准:①排便费力:无:0分;轻微用力:1分;需大力帮助:2分;大力帮助并需手法或药物协助:3分。②排便周期:<24h:0分;24~48h:1分;48~72h:2分;>72h:3分。③腹胀: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3 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患者肠鸣音增加,腹胀明显减轻,排便费力情况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P<0.01),30例便秘症状量化积分情况见表1。

表1 30例治疗前后便秘量化积分比较() 分

表1 30例治疗前后便秘量化积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

4 讨论

功能性便秘属中医“脾约”、“不大便”、“阴结”等范畴。便秘发生的常见原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弱等,其基本病机是大肠传导失常,并与脾胃、肺、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慢传输型便秘是功能性便秘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有医家将其归为中医“虚秘”范畴[3]。便秘属本虚标实之证,脾气虚为本。脾气虚导致便秘的机理有三:一是脾气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形成“脾约”便秘;二是脾气虚,胃肠蠕动无力而形成便秘;三是脾气虚,导致脾胃气机失调性便秘。脾气虚引起的便秘同时也会伴有气滞,气虚胃肠运动无力而致气滞,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便秘,便秘又加重气滞。《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中曰“若其元气不足...则大肠不得传导之令,而大便亦结矣”。因此,便秘治疗应“补”、“润”、“通”三法兼施,尤其是要补肺脾之气。正如《本草通玄》谓“土旺则津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降而糟粕下输”。并要根据排便的生理特点及便秘发生的病因病机,重视调理脾胃、肺、肾、肝的功能。加减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黄芪为君药,益气健脾,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糟粕下输,此为治本。配伍人参、炙甘草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并以少量升麻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实验研究[4]表明,补中益气汤对肠蠕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六腑以通为用,加用炒枳壳、杏仁、火麻仁、肉苁蓉、知母、槟榔、山腊梅叶,理气行滞润肠,标本兼治。炒枳壳、槟榔、山腊梅叶行气宽中;火麻仁、知母、肉苁蓉润燥滑肠,滋养补虚,既能入脾胃滋其阴,又能走大肠润通燥结;杏仁含油脂而质润,味苦而下气,故能润肠通便。补中益气汤补气而无气滞之嫌,通便而无攻下之虞,尤其适合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

[1]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12):761-76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4-366.

[3]林锡芬,陈金泉,赖庆勇,等.术皮汤治疗虚证结肠慢传输便秘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6(11):118-120.

[4]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8.

2013-08-23

猜你喜欢
火麻仁胃肠病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火麻仁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策略*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火麻仁饮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胃肠病学》杂志投稿、审稿系统网址变更和定价变更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森下敬一与火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