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的栽培技术

2014-07-02 01:20孙义
河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桃小个果食心虫

孙义

冬枣的栽培技术

孙义

发展高产冬枣,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适合基层发展的一个极好项目。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 定植建园要求

冬枣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沙壤土最好,忌严重内涝地块。冬枣在栽前要平整土地,栽植时挖长、宽各60厘米,深80厘米的定植穴。将表土和厩肥混匀回填,每穴施厩肥5—10千克,过磷酸钙250千克,复合肥500克。栽植时间在春、秋两季适宜。秋季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春季在解冻后数日发芽前栽植。定植苗选用2—3年生直径1.50厘米以上,苗高1.20—1.50米,生长健壮、侧根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质嫁接苗。试验证明,酸枣砧木嫁接的冬枣,一般表现为耐瘠薄、抗旱;小枣嫁接的冬枣表现为前期生长迅速,成型早;圆铃枣嫁接的冬枣表现为品质优,且不易落果,是较为理想的冬枣砧木之一。栽植时先将苗木放在清水中浸泡10小时,然后定植。栽植密度根据土壤立地条件确定。株行距一般为2米×3米或3米×4米,具体应掌握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南北行向,每公顷栽植750—1500株。栽植深度以原根颈与地表平齐为宜。栽后踏实,并立即浇透水,枣苗栽好后,最好铺薄膜保湿增温。

二、冬枣的栽培

冬枣的发育期较长,一般为210—200天左右,当温度达到11—12℃,树液开始流动,13—14℃时开始萌芽,盛花期适温为22—24℃,秋季当温度低于14℃时开始落叶,就目前全国栽植分布看,北至辽宁沈阳,河北张家口地区,西至宁夏南部、新疆部分地区,南至江苏、安徽、东至渤海沿岸,均可进行冬枣的栽植,再加上冬枣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无论是平地、山坡、沙地、高原及盐碱地,冬枣均可生长。各地发展冬枣时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不能只看能不能生长、结果,更重要的是看品质,看丰产性及连续结果能力等。

三、注意肥水管理

要保持冬枣连年的高产、稳产,一定要合理施肥浇水,加强肥水管理。种植前施足基肥,种植后根据树势强弱,施入复合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栽后第一年为成活缓苗期,不能缺水,主要是根据土壤湿度和降雨情况浇水。全年保证浇水3—5次,雨水大时适当减少。以后每年秋季施入有机肥并加入适量的化肥,在萌芽、开花、幼果、果实膨大4个时期应进行追肥,每株每次追尿素100—500克,磷酸二铵100—300克,逐年递增。追肥的深度为10—20厘米。在开花期或果实增大期可采用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一年喷肥3—4次,冬枣在生长期需水量大,一年生苗土壤长期保持湿润,结果树在开花期、果实生长期不能缺水,缺水易导致落花落果。

四、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

枣树为喜光树种,通风透光不好,会造成树冠郁闭,内膛枝系光照差,导致内部枣股衰老死亡。合理的整形修剪有利于改善树体结构,提高坐果率。冬枣常用的树形有主干疏层型、开心型、小冠疏型、自由纺锤型4种。一般采用主干疏层型或开心型,通风透光条件好,利于病虫害防治。密植园宜采用纺锤型树形或小冠疏型,利于提前结果。幼树定植后,当年进行定干,定干高度50厘米,于定干高度以上30—40厘米处截干留出整形带,整形带以内培养4—5个骨干主枝。第2、3年的整形主要是通过拉枝、摘心、疏枝、环割等措施,培养10—15个均匀生长骨干枝,且同一侧骨干枝间距不小于50厘米,结果期后主要通过清除徒长枝、密生枝、重叠枝、竞争枝、病虫枝和细弱枝,维持树势平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结构。冬季修剪在落叶后、发芽前以2—3月为宜,修剪后注意保护剪口,对生长直立枝要进行拉枝,缓和枝条生长势,使顶端竞争营养能力下降,将营养分散到各个生长点上。夏剪一年进行多次,从树木发芽开始,凡是不需要培养成结果枝的枣芽都要从基部抹去,对特别旺的结果树在坐果期应剪去一部分枣吊,对二次枝要适当短截,消除无用枝,打开层次,以增强树体通风透光能力。

清河县已经开始种植批量的冬枣,冬枣花的特点是量大,一般坐果率为1%左右,过多的花会消耗树体养分,应注意及时疏花防止养分过度消耗,保持树势强壮。强壮树1个果吊留1—2个果。中庸树1个果吊留1个果,弱树2个果吊留1个果。为促进坐果,防止落果,促使幼果膨大,在盛花期、幼果期、硬核期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枣丰灵”系列产品进行喷施。为冬枣丰收创造条件。8月浇水1—2次,使土壤保持湿润,以减轻裂果。果实生长后期喷氮肥,使成熟期和阴雨天错开,防止裂果发生。8—9月喷0.3%尿素加0.5%的磷酸二氢钾,便于提高后期叶面的光合效能,有利于树体的营养积累。

五、病虫害防治

冬枣开花坐果期是决定冬枣产量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盛发期,加强冬枣病虫害防治与栽培技术管理非常重要。冬枣的主要病虫害有枣叶锈病、枣疯病、干腐病、炭疽病、枣尽蠖、枣黏虫、黄刺蛾、桃小食心虫等,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及时对症下药,防止蔓延。防治方法: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叶面施肥相结合的枣树生育期病虫综合防治措施。

花前阶段防治:一是冬季清园,深埋或焚烧枯枝落叶;刮除主干、主枝上的皮,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刮皮后用生石灰水涂抹起到杀灭病菌、越冬病虫及防寒的作用。枣树发芽前喷施3—5°Be的石硫合剂防治各种病虫害。

在枣树大量谢花时,喷洒杀灭菊酯乳剂6000倍,乐果乳剂1500倍和0.3%尿素的药肥混合液,均匀防治一次。主防枣尽蠖、枣壁虱、枣粘虫,从而达到了保叶、保花、增强树势,提高结果的综合效果。

对枣疯病采取发现疯枝立即带根刨除,铲除病源,控制病害蔓延的方法进行防治。对轻病树,落叶前剪去疯枝,萌芽前进行环割,有条件可用四环素液注射或灌根。

6月底至7月初在第1次施用的药肥混合液中再加入0.3%磷酸二氢钾喷药1次,防治枣壁虱和枣粘虫第2代粘虫,兼治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第1个高峰期和少数第1代初孵幼虫)和枣树龟蜡蚧、控制4种害虫成灾、减少生理落果、提高幼虫保存率。

果实生长膨大到成熟阶段防治:喷3—4次药,重点防治桃小食心虫和枣锈病。于7月中下旬出现桃小食心虫越冬成虫第2次高峰,用杀灭菊酯乳剂15000倍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1次,杀灭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初孵幼虫,也可用50%辛硫磷800倍对土壤均匀喷洒,杀死出土幼虫。(如遭到7月份干旱,无桃小食心虫高峰,可以不防治,减少1次药)此次喷药后约隔5—6小时,喷1次1∶2∶300倍波尔多液,预防枣锈病,控制灾害,兼治炭疸病。同时也还起到增施铜离子微量元素、提高枣叶生理效应作用。8月中旬或下旬出现桃小食心虫越冬代和第1代,全年两代成虫世代重叠的最大高峰时,用杀灭菊酯乳剂6000倍液防治1次,消灭第1代和第2代初孵幼虫,减少虫蛀落果、提高红枣的产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个月禁用农药。

总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冬枣,以其皮薄肉细、甘甜美观、酥脆爽口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价格居高不下,许多果农得到了非常可观的收入。然而,却还有不少果园,虽然果农管理积极性很高,投入也不少,但产量、质量却一直上不去,收入自然不理想。因此,尽早熟练掌握整套的冬枣栽培和管理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清河县林业局)

猜你喜欢
桃小个果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品种名称:京阑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苹果柱头覆盖剂对坐果的影响
结果
枣树桃小食心虫的预防与治疗
结果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