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014-07-02 01:20阮晓龙耿方方
计算机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务程序

阮晓龙 耿方方

摘要: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通过分析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探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培养出具有合格的社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并对建立较为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业务;程序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从单纯的科学计算领域转变为一个支撑其他学科发展的应用性学科,同时也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工科门类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不同高校的办学背景、教学侧重点不同,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不同。课程体系的设置包括两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性。课程内容的选择根据业务流程中岗位的设定和分工确定,围绕程序展开,以知识点为落脚点;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性表现在以业务流程为参照系,由业务底层结构向业务高层结构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设计。

1 业务与程序

充话费需要去营业厅,购物需要逛街,转账需要去银行……这都是传统的办理业务方式。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日益普及,这些活动都转变为互联网上的各种业务,包括网上充值、网上购物、网上转账等,由此可见各项业务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一般情况下,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是由运营商提供服务,然后由互联网用户操作前台显示界面实现。因此,各种互联网业务由以服务器为后台、数据和程序为支撑、用户为业务的触发者和享用者实现。从狭义上讲,这里所指的业务就是生产企业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互联网以发布业务的形式进行展示,利用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远程管理业务员,控制产品交易流程,实现各地市场开发的目的。

程序是实现某种业务功能的基础(如用户登录注册、添加分类等),必须要求程序的高效性、容错性和开放性,而程序的完成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也就是说业务由很多程序完成,程序由课程所学的知识点构成,按照业务实现的先后顺序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排列,就构成了Web方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和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了落实河南中医学院“重视基础、突出特色、注重实用”的办学指导方针,我们依照完成业务的要素制定如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2)具备基本认知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学习科研和应用能力,能顺利地进入IT领域就业,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3)具有计算机硬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能力。

(4)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使专业能力保持与学科发展同步。

考虑到以上培养目标,笔者围绕业务、程序、知识点等要素,以互联网业务流程为核心探讨并构建课程体系。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的确定大体上受已有学科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网上冲浪已是家喻户晓的名词,也成为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同时,用户使用Pc机、笔记本、智能手机等不同终端,利用网络办理业务的现象也逐渐出现在各个家庭,网上业务实现简图如图1所示。完成一项业务需要两个角色,一是业务提供者提供服务,通常指网络运营商、电子商务厂商;二是业务享用者,通常指服务需求者。另外,从图1中可以看出业务的实现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掌握从业务部署实施到业务享用整个过程中的知识,能够解决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建立基于业务模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必不可少。

3.1 业务实施过程分析

根据业务的部署、享用步骤,我们将业务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8部分,见表1。

由表1可见,运营商提供业务资源,用户通过接口办理业务,成为业务的享用者。完成一项网上业务需要各种知识,因此要成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合格毕业生,还需要熟悉整个业务流程,掌握业务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

3.2 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

学习的过程有利于上述业务实施,笔者通过分析、归纳各个实施步骤的相关要点,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总结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业务中需了解的知识。由表1可以看出,互联网业务在部署、享用过程中主要由基础部分、通信网络、服务器、程序、用户接口、Internet、终端、业务的享用者8个部分组成,并且各个部分的实施都有一定的程序,而程序由知识点构成,这些知识点相互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课程。

业务实施基础部分中的机房环境建设模块涉及的程序为机房电路布线、硬件设施的采购、安装以及调试,包括电路、二极管、三极管等知识点,知识点对应的课程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通信网络与服务器部分涉及的程序为机房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连线等,其相应的知识点包括局域网技术、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对应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技术与实践等。程序部分涉及的程序为开发相应功能的代码、调试代码,知识点包括数据库设计、C#程序编码等,对应的课程为C#程序设计、Web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用户接口部分涉及的程序为良好用户界面的网站开发,知识点包括HTML、CSS、JS等,对应的课程有网页设计与网站规划、平面设计。依次类推,业务实施的其他部分也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课程体系设计必须考虑到教学的可实施性,按照业务部署与应用过程,还要考虑到学生基本素质和拓展能力的培养。我们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能力到综合能力的递进规律,将表1业务实施各个部分所对应的课程名称列出来,构建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由上至下,课程的学习过程与业务实施过程相符,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是可行的,有助于现代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专业,这就意味着该专业具有动态性。因此,在制定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由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一味地在原有课程上简单增加课程。总之,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业务流程和教育教学规律特点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在现有互联网应用模式下的应用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2-93.

[2]靳雁霞,蔺淑珍.大类招生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0):37-39.

(编辑:宋文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务程序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微信OA平台在办公业务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试析农机驾驶证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售电企业的管理创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