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伦理

2014-07-10 01:47
祖国 2014年5期
关键词:克里米亚普京俄罗斯

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以后,世界似乎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各种观点相继出台,先后有俄罗斯被北约东扩20年压迫的“弹簧论”;普京的“悲情论”;奥巴马动用美国战略储备石油试图平抑国际油价以打击俄罗斯经济命脉的“抑制论”;担心普京复制克里米亚公投模式不断在独联体国家开疆拓土的“恐慌论”;美国已经难以主导全球安全秩序,单极世界将走向多极的“战国论”;以及欧盟担心欧洲安全希望美国重新将战略重心转向欧洲的“回归论”等等。

面对这种种理论,普京似乎早已下定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决心,这位俄罗斯的铁血总统自1999年担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以来,已经成为了国际政坛的常青树,他还将继续领导俄罗斯整整10年,而世界各主要国家还是会走马灯似地更换领导人。就对全球政治走向的把握能力来说,在众多的领导人之中,普京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不管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克里米亚事件后将如何折腾俄罗斯,普京都将游刃有余地加以应对。

而美国一直是个需要有显性敌人的国家,中国的崛起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现在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赫地位,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在不断上升中。面对中国的崛起,冷战以后的美国“重返亚太”,特别是民主党执政以来,奥巴马政府不断在中国周围制造事端:建美日韩同盟搅局东北亚,订“菲美安保条约”搅局中国南海,筑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壁垒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等等。就在乌克兰危机尚在不断发酵、欧盟的担心与日俱增的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出访与中国冲突最严重的两个国家:日本和菲律宾,显示美国的战略重心依然会是在中国的周边,“重返亚洲”才是美国的进行时,至于会不会“重返欧洲”,那肯定是一个将来时了。

所以克里米亚事件最终会不会演变成一出俄、美、欧之间的狗血剧?现在还真是不好说。

乌克兰的颜色革命最后走向了国家分裂,相信这是西方势力当初支持该国街头政治时绝对没有想到的结果。实际上,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一系列颜色革命的国家,最终都没落下什么好结果:捷克和斯洛伐克最终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伊拉克至今为恐怖主义所困扰,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后,竟然有95%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而埃及内乱则推迟了中东的和平进程。看看今天的泰国,红衫军也大有把泰国带向贫困国家的势头。

西方主导的种种“革命”不仅使得当事国动荡不安,也为此付出了自己的代价,虽然萨达姆、拉登、卡扎菲先后被弄死了,但是全球性的恐怖活动反而一浪高过一浪,西方世界的反恐成本也越来越大。

那么,西方主导的这种“革命”还将继续吗?克里米亚事情也许是一剂清醒剂,它再次告诉人们:中国政府早在1954年就已经提出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明白人还是有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在《英国金融时报》发文称,中国没有动摇世界秩序便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国,这几乎是一个地缘政治的奇迹。如果西方能够效仿中国,采取战略克制,就有可能最终为其10年来的地缘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败做法划上句号。

是的,战略克制,也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强调的“战略定力”,也就是中国的政要们常说的“我们不惹事,但是我们也不怕事”。

零和世界确实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大国一定要有正确的大国心态!

猜你喜欢
克里米亚普京俄罗斯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狙击手普京”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普京与秋田犬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