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尼塞访学札记

2014-07-12 15:56李占扬
大众考古 2014年1期
关键词:尼古拉古人类俄罗斯

文 图/李占扬

叶尼塞访学札记

文 图/李占扬

夏秋季节的西伯利亚

在 2007年秋意正浓的季节里,我们驱车行进在俄罗斯叶尼塞河西岸的公路上,一路向南赶往格拉斯诺亚尔斯克大学(Krasnoyarsk University)大学生实习营地。叶尼塞河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河流,全长4130公里,它发源于俄蒙边界的山地,蜿蜒北流,注入浩瀚的北冰洋。中西伯利亚高原草甸黄绿斑斓,地势起伏且连成一片,可谓天生地造,形成硕大无比的草的世界、草的莽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草原!

在叶尼塞河畔,坐落着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这就是素有“叶尼塞明珠”之称的格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全城约有80万人口。格市是格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行政中心,这个行政区有2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在俄罗斯88个行政区中位居第二,人口约有300万。在来时飞机将要着陆的时候,邻座的来自天津做皮货生意的中年汉子,指着下面城里一座最高的建筑,不无自豪地说道:“哦,看啊,那是中国人盖的!”如这位在俄3年的中年人所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来这座城市的中国人已有好几千人(也有人说有一两万人),其中,以建筑业为最,其次是商人、菜农,也有一些从事餐饮业的。从格城至北京,乘飞机约4个小时的行程,每周有3个航班往返,机型全是一色的图-154。俄罗斯本土生产的大型客机,虽算不上豪华漂亮,但其性能也安全可靠。

我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是受格拉斯诺亚尔斯克大学校长尼古拉先生之邀,来此参加关于“欧亚大陆和美洲史前迁徙”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几年,史前考古学者在叶尼塞河岸边砂砾层里,发现了不少距今约10万年的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发现地纬度已达北纬58。。在这样的高寒地区,找到了史前人类活动的踪迹,具有不凡的意义。会议主办者希望各国与会学者,对石器本身和出土地层进行详尽观摩、认真研讨,并对此发表各自见解,以推动俄罗斯乃至欧亚地区史前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大约经过3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距克市200多公里、位于叶尼塞河岸边的一块大草场。一个用白桦树栅栏围成的园子便是大学的实习营地,也是本次学术活动的目的地。

园子约有百亩大小,在入口处,与会国的国旗,呼拉拉地飘扬在营地上空。里面有一幢用活动材料建造的二层楼房,白白的主色调,在红色线条的点缀和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几座典型的俄式木屋,自西向东依次分布。主墙以叠叠圆木堆砌而成,黛墙灰顶,点缀着绿色的草原。屋门开在山墙之上,在我国,将这种形式的房子称为竖头屋。木屋门外,是一个同主房相连的小小的廊房,供夏日纳凉和休息之用。园子南侧,有一个很大的帐篷(房),是本次会议主会场,学术活动主要是在此进行,近年发现的石器和动物化石也在此陈列。此外,还有很多分布无一定规律、形状各异、花花绿绿,依地形而居的旅行帐篷。帐篷通常是学生或工作人员住的地方,而那些楼房和木屋则是专家或老师们的下榻之处。营地整个布局以楼房为中心,木屋和帐篷围之排列成半圆形,如此布局,不免使人联想到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氏族村落,是主人有意设计或偶然巧合,其细节就难以说清了。

每年暑假一到,考古或其他相关学科的学生们来到营地,或在叶尼塞河沿岸作专题考察,或在古代遗址里发掘,或针对一些问题展开学术讨论,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同时,大批考古志愿者和中学生们也云集于此,参加营内的诸项活动。所以说,在夏秋季节的暑期,营地成了这些人课外学习、实践,更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田野课堂。当然,在这里举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既方便了学者们野外考察,又能使之领略大草原上的无限风光,也可省却一笔不菲的会议开支。此外,会议还可以同营内的正常活动结合起来,为大学生们提供求知的平台,一举数得,不失为精明而务实之举。

发掘现场

俄罗斯人,不管是教授或学生,司机抑或营地管理者,街市商店店员乃至路上轻轻走过的行人,老人和儿童,男人和女人,他们的脸上,永远是那样的干净明快,且洋溢着火一般的热情,像他们常吃的黑面包和白面包一样,虽品种单一但却体现着永恒;像他们常喝的伏特加酒一样,说不上浓烈够劲但也甘醇绵长;像西伯利亚的天空一样,永远是那样明朗、透彻,一揽无遗;像工艺店里摆放的俄罗斯油画一样,格调总是鲜明、热烈、盎然向上。抑郁和忧愁,似乎与他们无缘。这里是西伯利亚的纵深,受着北冰洋水气的滋补,不用费之千军万马协同作战,不用动之倾国倾域劳顿耕作。因有大量可耕土地,便有条件实行轮耕,以恢复地力。似乎用不着选育优良上乘的种子,既使是广种薄收也能绰绰养活有限的人丁。不用除草、施肥、杀虫、耙地,不用密植、间苗、浇灌、打理,照样能五谷丰登,年年盈余。在俄罗斯文字里,我们很少读到关于饥饿一类词语。除了战争,俄罗斯民族都在较为正常地发展着。正是因了这些优越条件,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和诗人,从而也奠定了战胜法西斯强大的物质基础。

但是,有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有取自不尽的生活物资,为何10万年前的古人类,偏要选择在接近北纬60°的地方居住呢?如此严寒的地区,这些人是季节性的造访,还是长久居住?是和今天的爱斯基摩人那样,天生就是耐寒一族,还是来自西边的人类开发新大陆?人是怎样渡过这悠悠寒冬,尤其是冬日里漫漫的长夜?种种问题,无不引起各国考古与古人类学家深深的思考。

俄罗斯村庄

叶尼塞石器

叶尼塞河岸边岩画

从古人用的石制工具看,确实有自西而东传播的印记,这里出土的尖状器有欧洲莫斯特文化的特征,勒洼娄哇文化时期的石片和欧洲地区的同类产品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似乎让我们有了一些脉络:即从西方来的人类,在较温暖的间冰期,自西而东迁移到西伯利亚地区,进而沿叶尼塞河向北发展,遗物随之被风沙埋藏起来,成为古人类到达的最北的记录。此外,在这里没有发现和古人类活动有关的其他遗迹,例如居住地或用火等等,石器也仅是零星发现,说明古人类即便到了这里,人数也不是太多,停留的时间也十分有限。

莫斯特文化: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因最初发现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莱塞济附近的勒穆斯捷岩棚中而得名。由勒瓦娄哇文化、克拉克当文化和阿舍利文化融合而成的。

水洞沟文化: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20 年代初发现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水洞沟附近。根据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和层位判断,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1920 年比利时神父P.绍特在水洞沟东边的黄土状岩石断崖中,发现一具披毛犀的头骨和一件很好的石英岩石器。1923 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水洞沟发现5个旧石器地点,通过发掘获得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破碎的动物化石,这批材料连同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以及陕、甘、宁零星材料的发现,首次证明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存在。

自西而来的文化类型,在中国的情况如何呢?根据近年的发掘和研究,高星研究员认为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物和叶尼塞河地区的有很多相似性,说明我国宁夏地区的古人类,同叶尼塞河流域的古人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这一文化传统没有到达我国华北地区,我国主要区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与西方、乃至西伯利亚地区有着截然的不同。

距今10万年左右最早的人类出现以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一地区人类的薪火并没有得到连续地传递。在此生活的人类犹如昙花一现,便不知去向,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到了距今1万多年的时候,叶尼塞河的上游地区,已有较多的人类出现,这时已处在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末期,全球性的气候转暧已经临近。个体人数增加,人类的形象思维也有了长足发展,原始艺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古人长年活动在叶尼塞河附近,过着狩猎采集的经济生活,自给自足。他们用带尖的硬石头,将所看到的和所希望得到的,刻凿在岸边的崖壁上,这就是著名的叶尼塞岩画。岩画的内容有鹿、牛和现在这里已经灭绝的猛犸象等动物,也有许许多多狩猎的场面,栩栩如生、蔚为壮观。

大会组委会主席,我们史前考古学界的同行——格拉斯诺亚尔斯克大学校长尼古拉教授,在我们行程即将结束之际,非常得意地拿出一张刚刚冲印的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向我们展示并介绍说照片上这位是普京总统,在一旁担当讲解的是小尼古拉(尼古拉校长的儿子)——在2007年8月15日,普京总统于中俄等六国联合军演的前夕,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小尼古拉负责的考古工地。此时此刻,我们之间虽然不能用语言进行充分地交流,但从尼古拉的神态中,我们似乎读到了一个学者异样的兴奋和自豪。

尼古拉校长说,他在高兴的时候,总是习惯一个人洗桑拿、喝伏特加。这是西风伯利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桑拿浴:先将蒸房石头烧得特热,人在蒸至灼热难耐之际,将一大木盆凉水顺头浇下,并用当地一种植物的枝叶抽打全身。如此三蒸三凉,这时再喝伏特加酒。

我们猜想,在会议代表离开西伯利亚的那天晚上,他一定洗了那种桑拿,并喝了很多伏特加!

(作者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尼古拉古人类俄罗斯
尼古拉:通快中国再创好成绩
枕上千秋
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类都是谁
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
《小淘气尼古拉绝版故事2》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黑白巴黎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