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活』应

2014-07-17 04:26孙守彦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花灯编织形式

孙守彦

一、废旧材料在美术欣赏后,被孩子说“活”的应用

《指南》中指出:“欣赏艺术活动对开启幼儿智慧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能够促进幼儿多感官协调活动,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们要尽可能地带领幼儿接触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带幼儿逛超市,回来后,就进行一个谈话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实物,通过大胆的回忆、想象,然后用我们提供的废旧材料去表述出来,你们可以用它去做什么?怎么去做的?孩子接到问题后,个个特别感兴趣,有的说:“老师,我能用废旧蛋糕盒弄成大鼓。”有的说:“老师,我想用废旧的娃哈哈瓶子弄一个大大的潜水艇。”有的说:“老师,我想用废旧的厚海绵弄成超市的蛋糕。”有的说:“我想用薄海绵做成超市里好吃的三明治。”有的说:“我想用废旧的布做成圣诞老人的帽子。”孩子的想象很丰富,描述得绘声绘色,孩子的大胆表现超出寻常,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妙妙也要用树叶粘成超市的风景图。我感觉到废旧材料在美术欣赏后,被孩子说“活”了。

二、废旧材料在美术绘画后,被孩子画“活”的应用

《指南》中指出:“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并能进行简单的艺术创造,既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因为艺术是人类创造美和表现美的重要形式,幼儿对外界的感受和理解常常会自发地通过某种艺术形式,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常常会自发地通过某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幼儿的天性。”如,在绘画课上,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些废旧的绘画素材,有报纸、包装纸、鞋盒、各类纸盒、广告纸等等。有的孩子在废旧的报纸上添画,有的孩子在废旧的包装纸上画树,然后卷起来做成了一棵大树。有的孩子在废旧的鞋盒上画“我的一家”,然后立起来就成了镜框,等等。孩子的画真是精彩极了,利用废旧材料作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被孩子画“活”了。

三、废旧材料在美术手工制作后,被孩子做“活”的应用

《纲要》提出:“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应当动脑筋、想办法,尽可能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基于上述的理论依据,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让他们在对废旧材料进行自由创造,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等,从而激发幼儿对废旧物进行再利用的兴趣。如,在《闹花灯》美术手工制作中,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废旧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创作,有的孩子用大大的废旧可乐瓶做成了一个花灯底,然后用废旧的台灯罩做成花灯顶,再加上装饰成了美丽的花灯,有的孩子用酒盒加以装饰也做成了花灯,有的孩子用废旧宣传单,剪成五边形做成彩灯,还有的孩子用废旧的蛋糕盒做底,在四周剪成洞,然后在四周加上彩带,一盏又大又漂亮的花灯做成了……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做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灯。在大人看来无用的废旧材料,可是经过孩子的再加工,真的给做“活”了。

四、废旧材料在美术编织后,被孩子编“活”的应用

《指南》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如,在编织课上我们给幼儿提供毛线、挂水条、面纸线、布条、彩条线、包装线、玉米皮、稻草秸等废旧材料。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废旧材料,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编制的创作活动:有的孩子用毛线编织动物的尾巴,有的孩子用玉米皮编织漂亮的金鱼,有的孩子用挂水条编织乌龟,有的孩子用包装绳编织彩球等等,材料不同,方法不同,作品的种类就不同。用废旧材料编制作品不但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废旧材料经过孩子们的手,给编“活”了。

总之,孩子天生就喜欢画和动手做,特别利用废旧材料后,更激发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对美术的各种活动都特别感兴趣,我们要让废旧材料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孩子的创造空间。让废旧材料的利用成为课改的一道风景线。

(江苏省邳州市邢楼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花灯编织形式
看花灯
体验编织的乐趣
挂花灯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做花灯
闹花灯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