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两种分层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①

2014-07-18 11:35孟文光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4期
关键词:教学班平行学期

孟文光

(浙江传媒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 杭州 310018)

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两种分层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①

孟文光

(浙江传媒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 杭州 310018)

为了在课堂上实现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许多专家以分层次教育理论开始进行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文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男女混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两种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真正提高篮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该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混班情况下的分层教学进行研究设计并实验。结果显示,设计的两种分层教学模式:独立班分层教学模式和平行班分层教学模式,相比普通的混班教学都更能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学生篮球技术和综合运动能力增强。同时,不同分层模式的教学效果也各有特点,独立班分层教学中,各学习小组人数有限,组别之间流通能力有限,易于进行小范围辅导教学,更适合基础较薄弱的女生。平行班分层教学中,突显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易于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比赛和交流,男生更能够体验到集体运动带来的快乐。

大学 篮球 混班 分层模式 实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一直是推进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很多学校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1]比如现在很多高校将体育课程的选择完全让学生自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对时间、课程及教师的三自主选课方式,这样学生获得了很高的自由度,也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特别是一些普及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以篮球选项课程为例,由于篮球运动是我国校园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其课程也受到学生的追捧,成为众多体育实践类课程被选大户,往往同一时段就有数个平行班上课,由于篮球运动项目的教学工作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得到广泛开展和普及,因此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篮球基础,身体素质和掌握技能水平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学生选课自由,不少学校班级里经常出现男女混班、学生篮球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课堂教学中出现“吃不了”和“吃不饱”的两极分化现象。[2]鉴于此,很多在教学一线的专家针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不少学者都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分层教学,但大多没有考虑的男女混班的情况,也鲜有同时进行两种分层教学实验的例子,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学校的混班特点,提出了混班情况下的两种分层教学模式,并相互之间找出异同,以期为今后的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浙江传媒学院2011级、2012级3位篮球老师的6个篮球选项班的学生,男生153人,女生74人,共计227人。实验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两个学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超星读秀知识库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及著作。对我国现有的体育分层教学模式及思路进行总结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2012年6月至8月,通过走访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包扩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及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等8所高校的篮球骨干教师和专家,对体育课程中分层教学模式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访谈,获取了有关篮球教学方面的中肯建议,并启发了对本研究的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2.2.3 问卷调查法

自制调查问卷,经过访谈的专家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后,对常规教学班及两种分层教学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

2.2.4 教学实验法

整个教学实验贯穿2012至2013学年(2个学期),我校篮球选项班学生上课时间集中在周三、周五,共计4位篮球教师所授的10个教学班,在第一学期根据本课程的相关教学目标、内容及考评方法进行常规教学,学期末对考试项目进行评测,考试项目为反映学生篮球综合运动能力的全场传运投相结合的内容,成绩总和为时间记录和技术考评两个部分,各占一半分值。为消除教师主观打分因素,学生技术考评由几位老师统一测评,取其平均值。为了降低后续实验误差,在分析了第一个学期后10个班级的男女生比例及成绩正太分布后,选取了3位老师的6个班级作为第二学期两种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相对于另一种分层教学模式为对照班),其中周三的三个班级为同一时段的平行班,实行研究设计的动态流动分层教学模式,周五的三个班为不同时段的独立班,实行班内等级分层教学模式,在第二学期结束后,考试标准进行测评,将两种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与第一学期的常规教学进行比对,两种分层之间再进行比对。在每学期结束后,还对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两种分层教学模式及效果的主观看法。教学设计示意图见图1。

图1 两种分层教学实验设计图

3 讨论与分析

3.1 混班中两种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解读

3.1.1 独立班分层教学模式解读

见图2。

图2 独立班分层教学模式示意图

如图1所示,教师负责本班的分层教学工作,根据第一学期篮球选项班学生的测评情况,将上学期成绩作为班内分层的主要依据,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针对各小组的具体情况将进行差别化教学,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手段各有不同,女生基础层次组注重对女生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将传球、运球和投篮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手段以篮球游戏和简单的练习手段为主;男生基础层次小组注重掌握基本个人技术的同时,学习的侧重点为两到三人间的攻防基础配合,对战术进行一定的了解,男生提高层次小组要求在掌握个人基本技术和攻防基础配合的同时,要求对全队战术进行一定的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关注到不同小组的学生技能获得及心理情况。

3.1.2 平行班动态流动分层教学模式解读

如图3所示,将同一时段的3个平行班捆绑起来重新分配组合,根据上学期测评成绩将所有学生分成3个班级:女生基础学习班、男生基础学习班和提高班,教师组成教学组,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和练习手段,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时的分层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互动交流,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相对于独立班的分层小组教学方式而言,平行班之间更具有流动性的优势,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老师可以互换,对学生的分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其目的是如何始终把学生置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最后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得到最大发展。[3]

3.2 结果分析

图3 平行班动态流动分层模式示意图

图4 对本学期同班(同组)学生之间篮球水平差异度示意图

表1 独立班静态分层教学班与常规教学班评测结果对比

表2 平行动态分层教学班与常规教学班评测结果对比

表4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篮球兴趣对比情况

图5 两种分层教学模式下男女生的体验与感受对比

3.2.1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第二学期末,应收集样本总量为227人,实际收集样本总量为 227人。对学生技能时间成绩(秒)与技术评定成绩(分数)进行了统计,并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由于学年始末的项目测评完全一致,学生前后测得的数据也完全对应,因此分别对两种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与常规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前和实验后两类测评出现不同的结论。

如表1、表2所示,在综合技能一项,两种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教学模式相比,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学生在两种不同的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综合篮球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技术评定成绩中,分层教学班与常规教学班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学生在两种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篮球技术水平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技术动作更加规范(见表3)。

将两种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综合技能项目,平行班动态分层班级与独立班静态分层班级呈现非常显著性性差异(P<0.01),说明,在同一时段将不同篮球水平的同学分别编班后,由于动态分层教学班使得教师和学生有了流动性,比独立分层教学班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技术评定项目,两种分层次教学班相比较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这两种分层次教学方法在改进学生技术动作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别。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对用常规方法教学的227名学生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97.3%,第二学期结束,对分在不同分层教学班下的227名学生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3份,有效率98.2%,其中平行分层班共115份,独立分层班共108份。

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相比第一学期常规教学模式下,第二学期两种分层教学班的学生明显感觉到同班(同组)之间相互间篮球水平差异的变化,在常规教学班中,有24%的学生感觉到同学相互间的篮球水平相差很大,而在两种分层教学班中,将这一比例降低到2%和7%,相反,在常规教学班中认为篮球水平比较接近的学生比例分别提升到到77%和79%。在问及不同班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时,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此问题的反馈也不尽相同,如表4所示,在常规教学班中,有25%的学生表示不太感兴趣,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而经过第二学期的分层教学后,两类分层教学班中,对篮球运动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比例达到到2/3,独立分层班对篮球不太感兴趣的比例为8%,平行分层班仅为3%,结果说明,教师考虑到混班中学生性别及篮球水平多层次的现状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班分组后,学生之间对待自身所处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学习的心理及态度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两种分层具体的环境也有很大区别,分层后男女生对待不同的学习环境也有不同的感受,如图5所示,在两种分层教学模式下男女生的体验与感受对比图中,两类分层班中,80%左右的男女生都感受到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提升,考虑到身体素质提高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到本研究中,主要原因是分层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校兴趣和参与率,持久的课堂锻炼加上学生自身的锻炼让大部分学生都感受到身体素质的增强。有85%左右的学生都感觉自身的篮球技术有提高,有96%的女生认为在独立班分层教学下感觉到篮球技术提高,笔者认为班级内部分层后,女生基础薄弱,在人数不多的同层次小组中学习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再问及能否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时,独立班中有74%男生认为在课堂中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相比之下,平行班中男生这一比例高达98%,考虑到人员数量及心理等差别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平行班中将尽可能同一层次的所有男生分配在一起进行练习和比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集体运动的魅力。

4 结论

(1)两种分层次教学模式相比于常规的男女混班教学,能认识到个体差异存在的客观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两种分层次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篮球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篮球技术水平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技术动作更加规范。

(3)独立班分层教学中,班内分层,各学习小组人数有限,组别之间流通能力有限,但易于进行小范围辅导教学,更适合基础较薄弱的女生。

(4)平行班分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了流动性,易于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比赛和交流,男生更能够体验到集体运动带来的快乐。

[1]刘留,张进喜.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85-87.

[2]邓泽祥.分层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 (5):139-140.

[3]杨云琳.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评价的模式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22-124.

Experimental Study of Two Kinds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basketball in Mixed Sex Classes

Meng Wenguang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Hangzhou,310019,chin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spect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 thoughts of individualizing student’s learning,many experts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courses,and.In this thesi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mixed class teaching,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teaching,aim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This paper uses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 and experiment on mixed class case study design and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two kinds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design:independent class teaching mode and parallel class stratification teaching mode in class teaching,general can have more respect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te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maximally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basketball,to enhance students' basketbal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At the same time,the different layers of the teaching effect also have each characteristic,independent class stratification teaching,each group Co.,limited ability to flow between groups,small range of remedial teaching, more suitable for a weak foundation of girls.Parallel class stratification teaching, liquidity highligh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between students to the same level of competition and exchange, boys are more able to experience the pleasure of collective motion.

University;Basketball;Mixed classes;Hierarchical model;Experimental study

G841;G807.4

A

2095-2813(2014)12(a)-0048-03

孟文光(1982—),男,山东济宁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教学班平行学期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逃离平行世界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雅韵·智慧·健康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的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加强教学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