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瑞兽

2014-07-18 11:42撰文洱玫
中华民居 2014年12期
关键词:金蟾瑞兽民居

■ 撰文 洱玫

家有瑞兽

■ 撰文 洱玫

对于自然的崇拜,长久以来都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于是,当我们推开那些曾经生龙活虎的大宅院时,每一次都会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瑞兽镇守着家园。即便是岁月流转,伊人已逝,这些或用石刻或用木雕的生灵仍尽忠职守地留在原地,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这些前来走马观花的后人。

即便如今的建筑在外形上越来越追求现代化的造型,但总会有人怀念传统建筑在一些细节之处显出的传统文化韵味。这种韵味或许不在飞扬的马头墙上,或许也不再体现于小桥流水的选址之中,也许只是檐角浅浅含笑的蔷薇花,也或许只是墙角一隅藏着的模糊的瑞兽图案。

只需一笔轻描淡写的勾勒,便可说尽万千老故事。

蚩吻

凝固于建筑的“吻”

在对民居一窍不通的时候,便十分中意将镜头对准高高的屋顶,用长焦镜头将远远的站在屋顶的瑞兽拉入镜头之中。一直觉得,那远远逃离众人视野的精巧,恰好便是古人们的一丝不苟小心思的体现。

后来才知,那高高矗立着的小动物,叫做吻兽。所谓吻兽,便是在“大屋顶”的各脊尽端或转折之处安置的瓦质或陶质的兽形装饰。这被“束之高阁”的精灵自然不仅仅为了赏心悦目的美观,对于旧时的人们来说,这些都是可以驱逐厉鬼、保护家宅的“辟邪物”,也是可以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的吉祥物。

在汉代以前,那些比较尊贵的建筑物的屋脊上常常安置凤凰的形象,以示高雅与吉祥。而在另一些考证之中,也能在屋顶瞅见鸱鸺的身影。鸱鸺,便是如今所说的猫头鹰。庄子云,“鸱鸺夜撮蚤,察毫末。”人们或许便是看重了鸱鸺能夜视,置于屋顶便可守夜,以使宅子远离鬼魅之侵袭。或许,这便是后来脊饰又被称为“鸱吻”之缘由之一吧!

对以木材作为主要材料的中国传统建筑来说,火灾是人们所担心的。于是,除了修筑了封火墙等建筑部件以外,在装饰上也巧妙地用尽了心思。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很多的鸱吻是一种似鱼非鱼的造型,大抵便是因为鱼与水那份与生俱来的联系吧。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鸱吻的形象越来越近于龙形,中唐之后,鸱尾渐渐变成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而尾部上翘而卷起,这个造型又被称作“蚩吻”。明代人认为,蚩吻是龙的儿子,“天生好吞”,龙生于水,飞于天,自然祈求美好生活的装饰。

龙形大吻只能用于皇家建筑上

吻兽通常是两两相对出现的

当然,如龙之子一般的装饰大多只能出现在官式建筑之中。一些重要的建筑大多选择使用琉璃吻。紫禁城太和殿的大吻高达3.4米,重量达到4.3吨,由数块琉璃件拼凑而成,着实让人惊叹彼时工匠的手艺和智慧。

普通的民宅自然是用不得与龙有关的造型,于是在普通民居中有了另一种类似的建筑部件——鳌鱼。无论从设置的位置还是形象的寓意来说,鳌鱼都是吻这种部件的一种,寄托着建造者朴素而美丽的愿景。

一直认为北方的民居是粗犷而缺乏细节的,但大同古城里所留存的10余处屋顶上的瑞兽,倒称得上是凤毛麟角的艺术了。这些留存下来的,被称为“朝天吼”的辟邪兽带着浓浓的北方特色,豪迈又不失精致,虽有艺术之名却也带着一股子的生活气息。

与常见到的禽鱼不同,大同古城里所留下的瑞兽大多是类似“犬”样子,这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已将犬类驯化为生活的伙伴,既对主人忠心耿耿,又能对外人凶猛彪悍。大同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汇之处,生活中自然少不了犬的存在,而古城民居里瑞兽便是由这样的形象演变而来。彼时的匠人将生活中犬的形象提炼出来,又加以发挥创造,便有了后世所见到的瑞兽。

事实上,这些瑞兽的形象还有着佛教文化的影子。历史上的大同地区是敬畏佛教文化的,所以那些被安置在民居最高处的,面向四方做吼状的瑞兽倒也像是在向人们四面弘法。而居住于此的人们似乎也是在日夜敬佛,祈求在佛的保佑下生活得安稳幸福。

将这样的瑞兽置于屋顶便能防火唤雨,国泰民安这不过只是一种质朴而略显天真的愿望。资料记载,直到清代,在国家工程中,还保留着十分郑重庄严的迎吻仪式。可以想象,当时的工匠们毕恭毕敬地迎来脊龙,焚香叩首,虔诚得很。如此这般,大概也可知吻兽之于人们心中的位置了。

即便,如今这伫立屋顶的小兽只不过是一种符号与图腾,但谁也不能否认,缺了它,这建筑便少了太多的意蕴,成不了心中的中国味。

荷池中的麒麟

信手拈来亦是福

不单单是屋顶,任何一个中国传统建筑都在细微末节处有着瑞兽的身影,没有谁对它们感到陌生。蹲守在院落门口的石狮、大水缸上的蟾蜍、照壁上的“福禄寿喜”都尽忠职守地守着它们的领地,寸步不离。

旧时的人们借形或音寓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审美情趣。那些看上去并不太“萌”的造型和图案,寄托了一代一代统治者和百姓的理想。这些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纹饰出现在斗拱上、门楼上、花墙上、牌匾上,巧妙地表达着那些祖祖辈辈相传的人文思想。其中,亦不乏精妙的艺术品。

对于自然的崇拜,长久以来都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于是,当我们推开那些曾经鲜活的大宅院时,每一次都会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瑞兽镇守着家园。即便是岁月流转,伊人已逝,这些或用石刻或用木雕的生灵仍尽忠职守地留在原地,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这些前来走马观花的后人。

大自然滋养并孕育众生,同时也带来了太多难以抗拒的灾难。于是,在对自然现象并不能很好地认知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是无比的敬畏与尊崇的。所以,先民们将这种情愫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植入生活之中。

居住之地,注定是藏有最多这种情感的地方,“祥禽瑞兽”渐渐地也成为了传统建筑上重要的吉祥装饰纹样,它们将主人们对风调雨顺、生活惬意的愿景凝固在建筑之上。

即便到了现代人的居室里,依然少不了它们的倩影。

在中国人的居室里,大多都有着几样“吉祥物”以庇佑平安。前不久,读书时期的朋友乔迁之喜。家里倒是颇符合年轻人的现代明快之风,但目光忽地便瞅见门口的柜子上放了一只含着钱币的木蟾蜍,其寓意不言自明。而在电视机旁放了一对马型布偶,她立即笑着翻开布偶兜里藏着的百元人民币,忙不迭地说,“马上有钱,马上有钱”。这不,一时间也有了新的瑞兽崇拜了。

中国传统建筑都在细微末节处有瑞兽的身影,没有谁对它们感到陌生

相传,金色、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的动物在海里游荡,被称为鳌鱼。因其水性,古代人将其作为防火的瑞兽在屋顶安置

关于瑞兽,不得不知的小心思

当然,所谓瑞兽护家,也是有讲究的。选对瑞兽,摆好方位,才能达到主人家想要的效果。不妨一起看看,关于家中瑞兽的一些小心思吧!

三脚金蟾:俗话说“二条腿的人好找,三条腿的蛤蟆难求”,三脚金蟾是瑞祥之物,特别之处是它只有三条腿。相传,这瑞蟾所到之处,那里的人都必定会富庶起来;比如,这瑞蟾到了那宅,该宅的人便会随着飞黄腾达。当然,摆放金蟾也不是随意地放放就好。有讲究的人会择准时日和方位再放置,就算不精打细算也务必记住,这金蟾的头切不可对着门外,而要对准自己工作的位置。否则,聚财便成了散财了。

鱼:密宗的“八吉祥”之一便有双鱼,而鱼也成为了中国吉祥画像和摆设中最常见的主题。一般来说,养九鱼是最好的。不过若因空间关系,倒也可养一只、三只、六只。切莫将锦鲤形象作为地毯图案。一则因为锦鲤被设为神灵之物,应放置雕像或画像,踩在脚底略显不敬;二则地毯上人来人往,这锦鲤好不容易带来的财气又在这进进出出中被带走,真真得不偿失。

貔貅:中国古书记载和汉族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因能吞万物而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寓意。与金蟾相反,貔貅的头一定要对着外面,以便“吸财避煞”。

蝙蝠:因“蝠”与“福”同音,便象征着福气。而通常来说,古人喜欢绘制五只蝙蝠的图案,以此寓意“五福临门”。

龟:乌龟寿命长,于是常有龟鹤造型以期望长寿。而在快节奏的当下,龟的造型倒也有了慢生活的意味。

当然,并没有严苛的科学实验可以证明家中放置这些物件便能顺风顺水,但或许这些东西真正管用的是一种内心的安稳与宁静。大抵,这才是瑞兽所能带来的吉祥如意吧。

猜你喜欢
金蟾瑞兽民居
金蟾送宝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瑞兽祈福
鎏金瑞兽钟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藏于井底的美丽——读廖小琴的《金蟾》
金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