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Linux操作系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2014-07-18 18:57刘玉宏王耀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13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刘玉宏 王耀宽

摘要: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以及高校引入Linux操作系统教学内容的大形势下,分析了软件学院Linux操作系统基础在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中的位置及意义;深入分析了现阶段Linux操作系统基础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改革方案。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Linux操作系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3-3018-03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xcellence Engineers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LIU Yu-hong1,WANG Yao-kuan2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ftware School, Nanyang 473004,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llence engineers education progra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troduction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analyzed the position and meaning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base in software of school excellence engineers teaching plan; further analyzed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base, and we propose reform plans to Linux operating system base.

Key words:excellence engineer;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ffect; supporting effect

1 概述

根据教育部教高[2011]1号“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对卓越工程师教学提出了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和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等指导意见[1]。以及南阳理工学院在2011年10月19日,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被列为南阳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之一。软件学院目前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充分落实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各项标准与要求,切实推进了“产学研合作并行工程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理论在软件人才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卓越软件工程师作为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应以现实的工程为背景、以实际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基准,培养学生明确的工程意识、较高的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2],突破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育改革的尝试。

Linux是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统称。Linux操作系统也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Linux不仅免费,而且源代码公开,为用户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发挥空间。Linux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并迅速传播[3-6]。鉴于社会对Linux的认可度的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计划中也开设了Linux相关课程,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Linux操作系统基础是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中的6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是一门为后续卓越课程提供系统支撑的课程;因此,Linux操作系统基础的教学效果会对其他卓越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该课程对其他主要课程的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

在图1中,Linux操作系统基础是其他课程的基石,为其他课程提供思想、平台及原理性的支撑性知识。作为关节点课程,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叠加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索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并且该课程的教改将对整个卓越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 课程的现状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思想是一切都是文件,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Linux的操作是以命令行的方式进行的,操作起来不像Windows操作系统方便。目前,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的Linux操作系统基础教学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1)机械地讲授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基础操作,使学生无法掌握Linux统一的标准和使用所有Linux平台的大局观。老师上课都是从概述、系统安装、命令、系统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课下与学生们交流得知,学生很头痛这个过程中的“命令”,好一点的学生把大部分命令死记硬背记下来,差一点的学生连命令也没记住,即使好学生也只是记住了命令而已,不会应用到实践中,没有掌握这门课的精髓,也无法掌握Linux平台的大局观。

2) 课堂授课内容前后衔接不连贯,主线不明确,直接将课程内容切割成彼此独立的若干部分,忽视了整个课程的一致性、统一性和整体性。教师课堂授课时,都是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讲授,不考虑各个知识点的衔接性,也不考虑Linux操作系统基础这门课和其他前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连贯性,忽略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要求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衔接性。endprint

3) 仍以教师讲授为核心,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每节课几乎都是老师在讲,这种理论性强的课程,即使有生动的实例还是不够的,讲时间长一些,就会发现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始松懈下来了,有的干脆开小差干别的事。随着课程往后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

4)教学手段单一,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实践的八股式教学模式”。实际教学中,仍然采用理论+实验这种五五开或四六开的教学模式,即理论占50%+实践占%50(或理论占40%+实践占%60),而实践往往都是安排做若干个实验。在课下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真正把每个实验都做完的没几个,一般是班里有几个人做出来,其他同学拷贝、粘贴就可以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探讨企业导师和教师联合授课的可行性

卓越工程师要求具有工程素质和工程大局观,而工程素质和工程大局观要求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各种素质要素融合在实际的工程活动中。工程素质在工程活动中呈现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并最终获得提升[7]。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卓越的软件工程师而言,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所以,工程素质是其必备的素质。

要想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大局观,光靠老师讲或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要实践,而且是通过一个个实际的工程项目来实践。通过实践经验,然后再回推到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而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和上海锐学,北京博看等多家公司签有长期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并且有企业工程师常驻软件学院,这样就可以和企业工程师面对面地探讨企业导师和教师联合授课的方式与方法,通过企业的实际项目来增强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大局观。

2) 探索一条打破孤立教学、并将前置课程与后续课程衔接起来的教学方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具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工程技术型人才[8]。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一两门孤立的课程的讲解和学习就可以完成的,它渗透着一个专业相关课程学习的自始至终。

Linux操作系统基础和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紧密联系,C语言程序设计是该课程的前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都是该课程的后续课程。将前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适当纳入Linux操作系统基础,在讲授Linux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同时,促进Linux操作系统的学习;即以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主线,使用C语言部分知识将所有看似孤立的Linux基础部分串接起来,使之更加连贯、统一。同时,Linux操作系统基础又为后续课程提供思想、平台及原理支持,使整个教学计划更加连贯和统一。

3) 探索使课堂回归学生的教学模式

如果课堂教学以讲授为核心,而Linux操作系统基础这门课的特点是全命令式的,即枯燥又无趣,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思维,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老师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不同的任务,然后分组让学生来分别完成。分组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强强联合、弱弱联合,防止每组强弱搭配,否则强的更强,弱的更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知识探索、交流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学生是主角,老师成了配角,只做点评和总结,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4)增加课堂讨论内容,探索一条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他能力,并且可以强化Linux操作系统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软件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先后在校内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学生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不同,分别成立了很多不同的社团,要想进入社团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而且社团是面向整个南阳理工学院各个院系招收社员的,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特点,各个社团可以相互合作完成不同的项目。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卓越班的学生都分别加入了不同的社团,这样老师就可以利用社团来增加课堂讨论内容,让处于不同社团的学生相互了解彼此所做的项目、所用的知识,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他能力,同时也强化了Linux操作系统基础这门课程。

5 结论

Linu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和市场前景,但如何使其有机地融入到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中,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同时,要讲好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师的素质非常关键,只有达到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才能在实践教学模式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该文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希望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以及高校Linux操作系统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丽梅,韩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研究[J].前沿,2012(12):183-184.

[2] 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30-36.

[3] 王继魁,徐巨峰.高校Linux课程改革及教学模式的探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148-150.

[4] 赵炯.Linux内核完全注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张彦俊,孙晓宇,关心.Linux操作系统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探析[J].教育探索,2006(7):53-54.

[6] 应毅.针对实际应用的Linux实验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0):139-142.

[7] 张旭,胡东华,韩丽.基于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的操作系统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2(8):79-80.

[8] 姚红岩,谭丹丹.面向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的操作系统教学策略[J].计算机教育,2013(15):3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我的教学方法